-
1 # 布夫舟
-
2 # 沉墨I方之城
《大明王朝1566》裡面最為經典的哲理性臺詞,就是呂芳教訓馮保的“三思”,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三思更是對整部劇裡面主要人物的一種宿命預言。
《大明王朝1566》裡面,主要人物能夠做到全身而退的只有兩人:呂芳和楊金水。各種權利群體的主要人物幾乎都捲入了那場政治漩渦中,都沒有逃脫君臣宿命。呂芳最終帶著裝瘋的楊金水遠避他鄉,他們的結局算是圓滿,當然這和呂芳的“三思”為官理論有很大的關係。
思危三思為官論其實在呂芳教育馮保的時候就已經解釋得夠清楚了,當官之人,任何的職位一定要考慮到政治的風險,比如劇中第一集就被打死的周雲逸,那只是一個管天象的小官,由於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疏,貶陳政弊,居然被嘉靖皇帝活活打死。
官場的風險不在於為官是否耿直、清廉,更多是在於政治環境和為官之道,在任何時候都要考慮政治的不可控性,整個政治風向帶來的變化。馮保只是暗揣聖意,打死了周雲逸;天降大雪,私報祥瑞,有些事情不是他這個角色,這個職位能去做的,就算一件小事也不行!
思危,更多是要為官者謹慎。
思退呂芳的思退意思有兩重:為官受挫當思退;為官到頂應思隱。
馮保先是打死了周雲逸,後又越級給嘉靖皇帝報了祥瑞,不但惹了朝中權貴(裕王為代表的清流派)的不高興,更是惹了自己同僚們的不愉快。
很明顯周雲逸是裕王的人,就是高拱等人指使他上書皇帝,試探皇帝對嚴黨的底線,嘉靖皇帝沒有上清流派的當,既不追查裕王派,又不深究嚴黨。馮保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直接把周雲逸給打死,讓嘉靖皇帝完成了殺雞儆猴的政治恐嚇,但是這個鍋是馮保來背的,馮保算是把裕王和清流派得罪完了。
當然,馮保非要冒著被同僚以及上級記恨的風險,私自搶先給嘉靖皇帝報祥瑞,也是在賭機會,但沒有想到嘉靖皇帝並沒有立刻重用馮保,但是他又完全的得罪了自己的上級和同僚,這時候的馮保可以說是裡外不是人。
呂芳對他的教訓非常誠懇,思退就是希望馮保能夠低調和認錯,夾著尾巴做人,重新樹立自己的形象,為未來東山再起做謀劃和打算,更是直接的告訴他為什麼要派他前往裕王府給世子當大伴,既能夠以退為進,也為未來執掌宦權創造機會。
為官到頂當思隱,這就是最後呂芳能夠帶著裝瘋的楊金水全身而退最好的解釋,作為當朝權柄最大的呂芳已經達到了宦官的頂峰,這個時候他已經在考慮後路,不露聲色的以宴請徐階和嚴嵩,自己作為和事佬的身份出現,這樣既可以惹惱嘉靖皇帝,又把自己對皇帝的忠心表露無遺。
呂芳伺候嘉靖皇帝三十多年,非常清楚嘉靖皇帝的心思,此時要對付朝中兩大勢力的政治惡鬥,呂芳這種老好人已經不適合這種“戰鬥”場合了,嘉靖皇帝更需要陳洪這種心狠手辣的奸宦,呂芳明白嘉靖的意思,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小坑,讓皇帝把自己貶出京城,同時還透過一張皇帝的空白籤紙,換走了裝瘋的楊金水,同時走的時候給自己的徒孫馮保下跪,希望未來能夠得到馮保的照顧,從這些細節來看,呂芳才是真正的老謀深算,權謀大家,一切都設計得滴水不漏。
思退,就是官場的一種自保手段,思退的勇氣和謀略遠比思危要更重要。
思變《大明王朝1566》劇中,真正的萬金油,老狐狸就是呂芳,他給皇帝、閣臣、下屬等等人都是老好人的形象,能夠在他們任何一方中任意切換角色,這種高情商不是一般的人能夠達到的,呂芳對於思變的理解和應用是無形的。
懲罰馮保,差點把凍死,是呂芳做出的,他要對同為同僚的黃錦、陳洪有個交代;親自給馮保檫雪暖身,甚至推心置腹的談也是呂芳,他既要保證馮保不要怨恨自己,更要為自己未來幾十年的佈局做打算,這是呂芳的一種變,利用和收買。
在政治權謀的舞臺上,如海瑞那種不思變通的官吏其實是難有所作為的,海瑞在劇中的作用其實很有限,但又很重要,這是編劇給他賦予的,讓他做了一把被別人拿在手中的劍,砍斷了嚴黨的左膀右臂,最後一舉扳倒了嚴嵩,但是最後他的結局其實並沒有得到重用,無論是在劇中,還是在歷史真相里,海瑞都是一個被利用的角色。
呂芳就不同,他在處理江南毀堤演田案中,左右逢源,不以善惡而分,只以利益為重,他很清楚,事情的真相遠沒有事情的發展更重要。只有變通的處理,才能平衡朝中關係,才能讓皇帝嘉靖有更多的迴旋餘地,才能讓朝中的各路大神不至於火併。呂芳太清楚嘉靖皇帝對於政治平衡術的玩弄了。
思變是就是一種為官為人的藝術,既要有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
《大明王朝1566》其實就一部權謀劇,但該劇更多的是把權謀鬥爭里加入了現實社會的智慧和思想,所以他被評為中國電視神劇之一無可厚非。
回覆列表
這是呂芳教育馮保時說的話。當時的馮保為了急著往上爬,臘月二十九打死了周雲逸,後來更是搶著給皇帝報祥瑞。呂芳為堵住眾人的嘴,懲罰了馮保。等眾人退了以後,呂芳又苦口婆的裡對馮保分析了他目前的處境。
呂芳是這麼分析:
“為了急著往上爬,你二十九打死了周雲逸。”“今天又搶著去報祥瑞,我不計較你,可宮裡這麼多人能不記恨嗎?”“還有周雲逸的那麼多同僚,還有裕王。”“要找死,也不是這個找法。”從這裡可以看出,馮保可以說是大難臨頭了。一方面,他這些爭寵邀功的行為必然會遭到其他太監們記恨,也必然會遭到打擊報復。呂芳能夠保護他一時,保護不了他一世。另一方面他得罪了周雲逸的同僚,特別是得罪了裕王。要知道裕王是極有可能繼承大統的,一旦裕王繼任大統,這個時候馮保肯定是逃不了的。
馮保聽了呂芳的分析,頓時間有放棄人生的想法。於是呂芳便告誡了他:
"做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叫思變。”呂芳其實已經很好的把“三思”的意思給解釋清楚了。從呂芳和馮保的對話來看,呂芳已經準備站在裕王這一邊了,還 把寶壓到還是皇孫的萬曆皇帝身上。這個“做官三思”也同時預示著這對爺孫的命運。不過二人正好相反。
馮保即得罪了宮裡的人,又得罪了裕王。一旦裕王繼位,他是跑不了的。所以這便是思危。為了避開危險,馮保必須遠離是非,慢慢積攢自己的力量,這便是思退。馮保去裕王府做皇孫的大伴。一方面讓裕王重新相信自己,另一面等皇孫繼位,自己便有了大展拳腳的幾乎。這便是思變。
從皇孫的出生,到嘉靖的“棗栗子”,以及無不表明裕王是極有可能繼任大統的。呂芳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自幼跟隨嘉靖皇帝,同權臣嚴嵩有著多年的合作關係。裕王繼任大統,呂芳肯定是會被取代的。一旦裕王那邊的人報復呂芳,呂芳多半是善終不了的。這便是思危。呂芳執掌司禮監多年,權勢極大,只要在權力的圈子裡,自然免不了爭鬥,有爭鬥就總有失敗的時候。嘉靖後來也顧念主僕情誼,讓他到南京去,遠離了爭鬥。這便是思退。在大明朝局微妙變化之時,呂芳把握了住了未來的方向,後來他把馮保派到了裕王那裡,自己也站在了裕王那邊。這便是思變。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