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術伍
-
2 # 木易中則歷史堂
個人覺得是無法實現的。
首先,古代戰爭中,想要抓到敵方元首,是基本不可能的。
其次,就像金朝抓北宋皇帝,也先抓明朝皇帝一樣。皇朝內部完全就可以重新尋找新的國君。
-
3 # 勇戰王聊歷史
在古代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例子,那就是秦國扣留楚懷王。
在春秋戰國之前,諸侯國之間打仗多是“義戰”,要光明正大的打敗對手。而到春秋之後,多是不義之戰。講究的是陰謀詭計之術。而在戰國時期,楚懷王卻是一位典型的講究“禮樂文明”的國王。
公元前299年,秦國為了搶奪楚國城池,秦昭襄王先欺騙楚懷王到武關會面。楚懷王手下大臣昭睢、屈原等人都勸楚懷王不要去,秦國是虎狼之邦,肯定有陰謀。可能楚懷王覺得不應該“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且,宣太后(《羋月傳》中的羋月)還是楚國羋姓,是楚懷王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楚懷王算是秦王的舅舅。
現實很殘酷,秦國不顧國際交往的基本準則,在武關扣留了楚懷王,向楚國索要城池土地。楚懷王嚴詞拒絕,楚國國內也擁立太子為楚王。秦國的詭計雖然沒有得逞,但是,一直扣留著楚懷王。楚懷王曾找機會逃走,奈何路過趙國時,趙國不敢得罪秦國,沒有收留楚懷王。楚懷王被秦國追兵捉回。
公元前296年,楚懷王鬱鬱而終。
此次事件,面對不屈服的楚國,秦國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城池和土地。反而在列國之間失去了信譽。秦國“虎狼”的帽子,算是戴穩了。
-
4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擒賊先擒王”,很多人以為出自文人杜甫的詩及文人所著的《三十六計》,因此有諸多質疑,以為又是書生的浪漫想法。但他卻一直是中外軍事歷史上都努力爭取的軍事原則。
到了今天,我們看美國近來進行的所有戰爭,都在努力爭取這一軍事目標。不管是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還是利比亞戰爭。美軍都會在戰爭開始階段開始,就尋覓敵方首腦的位置,實施“斬首”。誠然,不管是薩達姆、本拉登還是卡扎菲,都不是死於這樣“斬首行動”,可是,由於美軍“斬首行動”的威懾,整個戰爭期間,這些獨裁者的中央指揮系統都處於癱瘓的狀態,無法最高效地協調組織力量。更有甚者,在這些戰爭期間,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假新聞,比如薩達姆已經被炸死了,卡扎菲早就逃出首都了等等,這些新聞,真假不說,但是對抵抗方計程車氣會有很大的打擊。
也因此,這些戰爭,和過去傳統時代相比,都會有一個新趨勢,不管勝方負方,傷亡都不多,這就是因為透過”斬首行動“為代表的攻擊,敵人從組織上就渙散掉了,難以進行有組織的抵抗。
因此,擒賊親王,可以從組織上渙散敵人的領導力。是歷來優先選擇的一種戰術。
當然,在古代戰場上,由於資訊化程度和遠端打擊力量的匱乏,要想找到目標和打擊目標難度都遠遠大於現代。
因此,我對擒賊先勤王戰法的實施,做了幾個歸類。請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類,戰略級別的消滅敵軍主帥。
這一類放在第一,就是威力最大,效果最佳。甚至可以不戰而勝!
這一類的實施條件是,敵軍的組織完全依賴某一個關鍵人物。以至於該人物如果被殺,就完全失去抵抗的決心和能力。因此,往往與刺客聯絡在一起。
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時期的吳國。要離刺殺慶忌。從一開始就避免了武裝衝突的發生。而戰國時期的荊軻刺秦,也是有一定的類似動機。當時,如果嬴政被殺,縱然無法改變秦強燕弱的局面,但是,很可能秦國依然沒有優秀的接班人,為燕國創造求生存和發展的時間。
這方面,美帝也不遑多讓。據說美帝策劃並且實施了1000多次對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的刺殺!
第二類,創造條件直接攻擊地方主將。選定目標階段的投石問路+遠端打擊。
比較出名的出現在安史之亂中的張巡守睢陽之戰。當時,張巡軍孤城少軍,應對叛軍十萬之眾。不出奇謀難以長久支援。此時,張巡使人射剡蒿攻擊敵人,敵人得到張巡軍沒有箭矢的訊息,立刻呈給主將尹子奇(鎖定目標),賬下有神射手南霽雲射擊敵軍主將。雖然有些遺憾,未能一舉射殺,但是重傷敵將,沉重打擊了敵人的指揮系統和士氣,為長久抗戰創造了條件。
另外一個比較出名的就是北宋曹瑋。在一次交戰中,透過穿戴判斷出敵軍主將後。招來神射手李超商討”斬首“計劃。李超判斷只需15騎配合可射殺敵將,曹將軍果斷給李超100騎配合,射殺敵將。
日本戰國中,織田信長一舉聞名的桶狹間合戰中,沉著待機,偵知今川義元位置後,利用有利地形和有利氣象一舉擊殺,贏得戰役。
在抗日戰爭中,這樣的事例就更多了。由於日軍軍官的囂張氣焰,透過軍服非常容易判斷出指揮官來。因此,鎖定敵軍指揮官的難度大大降低,無論國軍、共軍,均常擊殺日軍前線指揮官。
第三類,把握戰機,摧毀敵軍指揮系統。
敵軍主將指揮部隊,需要搭配指揮系統,打亂敵人的組織力。這點剛才提到的”斬首行動“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這一類與第二類行動在策劃時是非常類似的,但是能否擊殺敵軍主將,除了策劃還需要運氣,但是,摧毀敵人指揮系統,則相對有把握達到。
在古代戰爭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劉秀的昆陽之戰。在劉秀在外找到救援部隊後,利用有利氣象,果斷直接攻擊新軍的中軍大營,在混戰中一舉擊殺敵軍主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否則,就算昆陽城下新莽軍全部是豬,劉秀部隊也抓不完!
最出名的就是遼瀋戰役。林彪透過繳獲物資中長短槍的比例,判斷出廖耀湘集團指揮部的位置後,做了相應調整。也因此,在殲滅廖耀湘的戰鬥中,一開始就摧毀了敵軍指揮系統,為全殲廖耀湘集團創造了條件。
而在抗日戰爭中,岡村寧次也是各種高手。為了摧毀八路軍總部和129師總部,專門成立了幾個別動隊(亮劍中有演示)。給八路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抗日名將左權將軍就是在這樣的行動所造成的轉移過程中,不幸犧牲的。
第四類,李代桃僵,造成敵軍主將已經被”擒“的假象,摧毀敵軍士氣。
古代戰爭中,由於通訊系統的不發達。謠言計的殺傷力非常大。
在隋末戰爭中,王世充就用過這樣的計。在混亂的戰場上,他找來一個長相、身形都酷似李密的人,讓軍隊高呼李密被擒! 瓦解了瓦崗軍計程車氣,擊退了瓦崗軍。
當然,這種計也有反過來使用的。漢高祖劉邦被項羽圍困。也是找了長相類似自己的人假冒自己出降,讓自己的骨幹團隊成功突圍。
事實上,在現代的商業生活中。擒賊擒王的戰法就運用得更多了。所有做銷售的人都知道,要搞定"KEY PERSON";在做市場的過程中,要抓住”最核心客戶群體“;在做管理的過程中,要抓住”關鍵流程節點“,都是如此。
-
5 # 劍心書韻975
古今中外,擒賊先擒王不乏先例。鍾會攻陷成都,捉拿了阿斗,蜀漢就此滅亡。十月革命一下子捉著沙皇,沙俄帝國崩潰。
回覆列表
理論上能,所謂的王,大都是軍事指揮官,不是指國王,君主。若擒得君主,體制尚存,還會推出新君主,對於戰爭來說,勝負意義不大或沒有,宋徽欽二帝被掠,朝庭獨存,軍隊尚在,岳飛等抗金戰爭照樣如火如荼,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