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歡且談

    罵人是最原始又最直接的情緒宣洩方式。

    梁實秋卻在他的一篇文章裡稱,罵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的。這個觀點我舉手贊同,畢竟罵人之術我是TMD一竅不通。

    既然一竅不通,那不妨“學習”一下古人是如何爆粗口的——讓罵人顯得更文明一些!

    罵人有一樣訣竅,就是貶低別人的身份地位。比如《史記·留侯世家》中,漢高祖劉邦罵酈食其“豎儒,幾敗而公事”,“豎儒”意思近“賤人”,表示蔑視,但蔑視酈食其也就罷了,他還自稱老子:“而公”,等於乃公,直譯就是你老子。(求酈食其的心理陰影面積)。劉邦打天下之初,日常事務紛繁,情緒極易失控,“豎儒”、“乃公”一度成為劉邦的口頭語,看來這位同志很喜歡當別人的爹,簡稱“喜當爹”?

    《水滸傳》中,石秀劫法場救盧俊義未果,反被梁中書擒住,石大罵梁: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意思是說,梁是奴才高俅的奴才。這很好理解,官場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只要官高一級,定要順勢欺身壓倒下一級。這也是人性,魯迅的《二心集》中說,奴才做了主人,是決不肯廢去“老爺”的稱號,他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還十足。華人,痛苦,每個人都抻著腦袋往上鑽。

    其實,上面的梁中書被罵作奴才的奴才,並非要命,罰酒三杯可能還是酒肉朋友。《三國演義》中,呂布被張飛喝罵“三姓家奴”,譏諷呂布是三家主子的奴才。正處酣戰之中的呂布當眾被扒開黑歷史,哪裡忍得,氣得當即要拿小拳拳捶張飛的胸口……

    此外,《南史·宋本紀》中,廢帝劉子業登基伊始,對其父孝武帝劉駿之死“悖然無哀容”,甚至在他父親的墳上撒尿潑屎,並咒罵他爹“齄(zhā)奴”,直譯就是“你這個酒糟鼻子的奴才!”究其緣由,劉駿生前管教極嚴苛,動不動打罵這個兒子,這在劉子業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是恨透了這個老頭了。

    《戰國策》,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古代妻妾婢階級差別鮮明,“而母婢”直譯就是“你媽個奴婢”,這是一句比較難聽的話(肯定是啊),現在耳熟能詳的“NMB”既是發音於此。

    被譽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嘴裡也不乾不淨。《隋唐嘉話》中,有一次太宗被魏徵的進諫弄的惱羞成怒,掩面跑回家跟老婆哭訴:“會需殺此田舍翁!”,意思就是總有一天勞資要乾死這個鄉巴佬,嚶嚶嚶……

    如此罵人,訣竅在於地位懸殊有落差,才能出效果。舉個反例,好比你是農村人,再罵別人“鄉巴佬”就是搬石頭砸自己腳了。

    運用想象、誇張的手法罵人,盡顯格調。比如《新唐書·李密傳》中,稱隋煬帝的罪惡“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罵人罵的這麼對仗工整,簡直令人賞心悅目。

    惡意譏諷別人自不量力的時候,常說這人“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大全集拾遺》,“何不以溺自照面,看做得三路運使無?”,意思就是,你怎麼不撒泡尿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配不配做這個三路運使。這句流傳甚廣,把人貶損到塵埃裡了。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載,秦穆公欲攻鄭國,老臣騫叔不贊成,秦穆公則執意出兵,蹇叔大叫:“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老夫眼看著大軍出發,估計是看不見他們回來咯!蹇叔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不同意就罷了,還哭哭唧唧的喊喪氣話,軍隊還沒出發就被你亂了陣腳。秦穆公聽言,罵蹇叔說:“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意思就是:你TM早該死了,你要是活夠平均年齡就去世的話,你墳上的樹都能合抱了。用現在的網路語言就是“墳頭草有三尺高了”。

    震驚!有人竟然用罵人的來救人!《三國志》記載,有一郡守患病,華佗認為只有憤怒才能治療這病,於是華佗刻意收下錢財卻不治療,這還不夠,捲款逃走時,還“留書罵之”,郡守氣得半死,吐黑血數升而愈。華佗:郡守,你對力量一無所知~

    曹操經常偏頭痛。一次他和袁紹打仗,袁紹底下有個文才陳琳為袁紹寫了一篇檄文《為袁紹檄豫州文》,文章一直罵到曹操祖宗十八代。結果,這一罵竟把曹操的偏頭痛給罵好了。(這算資敵嗎?),後來袁紹大敗,陳琳被捉。曹操罵陳琳,你寫檄文,罵我也就罷了,為什麼連我爸比媽咪也不放過?陳琳說,我也沒辦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陳琳不愧是大才子,跳出了私人恩怨的框框,趁對方不知所措之時,在戰略層面上一舉擊敗對手,拿下一血。陳琳:阿蠻,你對力量一無所知~

    當然,罵人還是要小心,不是每個人都有陳琳的運氣,搞不好就賠上一條小命。比如後來有一位跟風學陳琳罵曹操的,罵也就算了,還邊罵邊擊鼓伴奏,後來就給恁死了。他叫禰衡。曹操:禰衡,你對力量一無所知~

    雅俗共賞的市井罵法。《國風·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你為什麼不去死啊?)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你現在不死等待何時?)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趕緊去死!)

    氣勢恢弘,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最騷的是每一句還平仄押韻,朗朗上口,你說這要是給背下來,將來在街頭巷尾跟人對罵,那種場面簡直酥脆,還不把人罵的一愣一愣的。

    大思想家孔子也有破口大罵的時候。比如《論語·憲問》中,記載孔子罵他老鄉原壤:“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意思是,你個老不死的,真是個的禍害呀!罵完還不解氣,手杖敲人家腳脖子。孔子這一罵,讓籍籍無名的原壤名垂青史。原壤: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被罵者留其名!

    《齊東野語》中記載宋太祖寢室房梁損壞,需更換,大臣拍馬屁,奏報要截根巨木做房梁,宋太祖在摺子上痛批“截你爺頭,截你娘頭”,直抒胸臆,令人稱快。

    《資治通鑑》,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大罵高仙芝,“啖狗糞高麗奴!”,意思是,食狗屎啦高麗棒子!這種罵人技巧,混雜了種族歧視、人格侮辱等,代表了當時大唐盛世時期罵人的較高水準。

    下面是幾個現代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罵人話,也脫胎於歷史典故。學到了下面的知識,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小兔崽子”:

    西晉張華《博物志》卷四,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在古人眼裡,兔子不夫而妊,望月產子。後來“小兔崽子”就成了老少鹹知的罵人的話。

    “不是個東西”:

    古人罵人曰“不是東西”,即謂其為“南北”,南屬火,北屬水,在文言中,“水火”指的是大小便。所以,罵人不是東西就是說人是大小便,相當於現代罵人話“臭大糞”。不露髒字,高啊!

    “王八蛋”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孔子的德育教程的全部精髓,這八字即是“八端”,忘八端,就說這人不知禮義廉恥,衍生到今天就以“王八蛋”代音了,而今意又擴大了被罵的範圍,讓父母和祖宗也連坐了。

    中國地理幅員遼闊,文化博大精深,以上罵辭只是悠悠歷史文化中的滄海一粟。

    罵人一時爽,但生活中,大多數人是被罵的那個。當你想罵人的時候,不妨想一想自己以前被罵時候的遭遇,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借用大劉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說的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這裡我也呼籲,在我們寶貴短暫的一生時光裡,給我們的時光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時光。

    “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武林外傳·郭芙蓉》

  • 2 # 一份擔待一份福

    這裡口吐芬芳是出口成章,而且文采斐然的意思,最著名的應該就是王勃滕王閣序的故事了。能口吐芬芳,首先取決於古人的天份――天資好,再加上勤奮學習。這兩點我認為缺一不可。

  • 3 # 越竹齋閒時

    說說真的口吐芬芳,古人也會使用香口丸祛除口氣。長安十二時辰劇中提到一種可以清新口氣的東西叫“口檀”,其實就是古人的口香糖。古人為了“吐氣芬芳”可以口含“雞舌香”。

    此外,五香丸,蜜和丸也屬於香口丸的一種,古人還會用香鹽刷牙,令滿口芬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款增肌粉可以推薦?堅持有計劃的鍛鍊半年了,長了點體重但還是太瘦了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