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念君回首

    歲兒的確是精力充沛,但並不像大人認為那樣是反抗意識強烈,反而十分喜歡與人親近地接觸社交生活;只不過富有傲慢、自信和獨立的反抗意識而被人認為喜歡反抗。 4歲兒非常喜歡任何事都嘗試,不論是錘子、剪刀、鞦韆或三輪車,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見他披著花衣服模仿電視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他們在這時期成長的腳步非常快。如果他們稍加停留,用認真的眼光注視著某件事時,一定會發現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接著便窮追不捨地發問:“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為什麼呢?媽媽。”對4歲兒來說,這世界上的事對他們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為了想了解,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去追究。對幼兒這種窮追不捨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 4歲兒同時也有大方、自誇且喜歡吹牛的一些特點。如果談到他們有趣的話題,往往令大人自嘆弗如。總之,4歲的幼兒已具有整個人格的縮影,日後會很巧妙地陸續表現出來。 迅速成長所導致的偏差和混亂,普遍地出現在4歲兒身上,希望大人以寬容的心來面對這些問題,這階段的幼兒,家庭教育必須留意下列幾點: 一、不要嫌煩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象。語言的發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為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範,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眾。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慾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製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度是最不應該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們會影響談話時,可先告訴他:“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讓他養成等待的習慣。以上的說法並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餘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並注意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此外,在母親為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為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話再多的4歲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裡那麼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在怎麼搞的?” 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4歲兒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順利進行,粗話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會經常脫口而出,這時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會化禁止他們說粗話而干涉他們的交往,反而等於禁止了他們的生活。當4歲兒第一次說粗話時,父母不妨對他說:“這句話不好聽,不應該這麼說哦!”然後教導他正確的說法;如果以後再聽到他說粗話就故意悶不吭聲,讓他以為這種話無法與大人溝通,自然而然就會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驚小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總之,幼兒是不斷在學習新詞彙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粗話的新鮮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二、正確對待孩子的自言自語 4歲左右的孩子往往會自言自語,瞭解有關孩子心理發展知識的父母都知道,這種自言自語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自我中心言語”,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平時我們用於交流的話被稱作外部語言,而不出聲的在頭腦中用以思考的話則是內部語言。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己具備了一定的外部語言,但還沒有形成內部語言。這樣當他們思考問題時,往往要藉助外部動作或語言的幫助。自言自語是孩子從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過渡的形式。孩子在遊戲時,一邊做動作,一邊說話,用語言補充行動,用語言指導行動。孩子自言自語時,往往不需要別人回答,當他們想出辦法時,還會自言自語他說出。因此,當大人聽到孩子自言自語時,大可不必擔心,也不要厭煩,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語。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言自語現象將逐漸消失。 三、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音樂教育 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音樂教育,並非是讓他們將來都成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透過與音樂交朋友,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音樂是一種美的事物,最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孩子能夠在學習音樂中找到樂趣,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學會發現美、感受美。在彈奏樂器時,需要孩子動手、動腦,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這就發展了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和創造力。透過持之以恆的練習,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從小樹立不怕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其頑強的毅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藝術修養,並形成良好的性格。對於 3 歲孩子而言,音樂啟蒙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家庭音樂環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如可以用豐富多彩的樂曲陪伴孩子的不同活動,輕鬆愉快的抒情樂曲伴隨孩子起床和進餐;節奏明快的進行曲伴隨孩子游戲;優美安靜的搖籃曲伴隨孩子入睡……此外,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樂器,讓他們在彈奏中感受音樂美,還可常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輕鬆活潑的演奏會或文藝晚會等……總之,透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和音樂交上朋友,並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培養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堅持性,需要耐心地引導。家長可用親切的語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堅持完成所進行的活動。比如,孩子畫畫只畫了一半就想離開,家長應提醒孩子:“畫完了你給我講講畫的是什麼呀?”孩子一聽家長要看畫,就會畫完。 培養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漸進。孩子可能學習一會兒就煩躁不安了,這時不要強迫孩子,而要用遊戲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堅持下去。開始時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再逐漸延長時間。 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 五、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又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鍛鍊孩子語言表達的好方法。 當你打算給孩子講述某一本書的內容時,最好事先把它看一遍,熟悉其中情節。可以用語言吸引孩子的的興趣,如“你看,這兒有一本好書,你想看嗎?”或者讓孩子自己發現它,這時你再開始給他講述書中的故事。 家長講述故事時,語言儘量形象、生動,可以適當加些動作,一次講述內容不要太多,以免孩子失去興趣。同一個故事可給孩子重複講許多遍,他們仍會聽得津津有味,邊講故事邊讓孩子翻頁或者用手指圖畫,更便於他理解故事內容。逐漸地,孩子就能講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對於單張的圖片,可以先讓孩子觀察,然後讓孩子把所看到的畫面用語言講給你聽,這時孩子就需要運用他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家長可以採取提問方式: “這幅畫上有些什麼?”、“他們在幹些什麼?”等等,孩子講述內容會增多。孩子講得不好時,不要訓斥他。可以從易到難,開始講好一兩句話就行了。孩子若講話不分先後順序,或不斷重複多餘的話,如“然後、然後……”,或者一句說不完就急著說下一句,家長應耐心些,給孩子做正確的示範,讓孩子模仿,提醒孩子先想好了再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魯能2019賽季踢亞冠,亞洲外援應該在哪個位置補強?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