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哲161220469
-
2 # 奇堯最棒
教育孩子是一門深不見底的學問,既要培養孩子活潑、天真、快樂的性格,又要給孩子一片愛心,讓他(她)們懂得美德、善心、正直、誠實的做人常識和辨別是非對錯的知識,只有這樣,才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幸福。
所有的嬌生慣養、無度寵愛、無形中培養了孩子任性、無理取鬧、為所欲為,其結果害了孩子、毀了家庭。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逐步認識自己,使孩子有一種充滿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個人的榮譽感、名譽、健康的自愛心,將會是孩子一生的動力源泉之一。
-
3 # 清心無礙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家庭都存在,教育孩子達不成一致的結果,就是讓孩子處在迷茫之中,不知道該聽誰的,或者,只聽有利於自己的那方的話。
鑑於此種情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1、在教育孩子之前,家人先做好溝通,協商達成一致。
題主家裡不但有寶爸寶媽,還有爺爺奶奶,如果四個人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都沒法達成一致,想必孩子更多的是無所適從。
比如這次孩子哭了,大人立刻抱起來哄。事後一定要和其他人達成一致,明確自己的觀點,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該怎麼做。
2、有不同意見,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起爭執,私下裡溝通。
孩子雖然還小,但很多時候都會把大人的話聽進去,雖然不明白什麼意思。看到父母大聲爭執的畫面,孩子會感到害怕,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極為不利。
即使當時有不同意見,也儘量忍著,實在忍不住,就走開一會兒,實在忍不住想吵架,也要等孩子不在的時候再說。
3、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讓自己更有話語權。
好吧,雖然不想承認,但事實如此,即使在家庭中,很多時候也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要想獲得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更多的話語權,就得不斷的提升自己,尤其在育兒領域的知識。
平時多看多聽多想,多和身邊的寶媽們溝通,多看看專業書籍,多瞭解不同的情況,以面對寶寶層出不斷的問題。
4、事實勝於雄辯,多用具體事例說話。
很多時候,道理講了一千遍一萬遍,不如眼睛看到的事例。
確定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就要積極的行動,只有讓大家看到孩子在你的教導下更加活潑健康,身心都在朝有利的方向發展,他們才會更加認同你的觀點。
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啊,不過既然能組成家庭,相信父母雙方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會有太大的分歧。只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往往感性認識大過了理性認識,所以才有了意見不合的情況。
願每個寶寶都健康的成長!
-
4 # 青青藤教育
然後意見不合可以召開家庭會議,先家庭內部統一意見,不要以為這種實施比較難,把問題拿到桌面上談,比藏在情緒裡焦慮強。列舉存在異議的情況,將教育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存在的角色進行合理分配,各自做好自己的那一塊,不能爸爸在教給孩子一些道理的時候,其他人拆臺,孩子不知道聽誰的,最後他會察言觀色,選擇最利於自己的而不是最正確的。
引進權威,多聽一些專家或者教師的建議,大家都對科學的權威的育兒知識信任。
-
5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雖然教育者都提倡全家人統一教育觀念,但這確實很不容易,畢竟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爸爸媽媽性格不同,性別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經歷也不同。
兩個同時代成長的同齡人都已經有這麼大的區別的,更何況年輕的父母和祖輩家長之間,更存在看法上的差異。
所以,如果一時難以統一全家的教育觀念,這很正常。
不用焦慮,也沒必要強求,更不要因此,反而加劇了家人之間的矛盾——畢竟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火藥味爆棚的家庭氛圍裡,這比規則不統一的傷害更大了。
再說了,誰能保證自己的觀點就是對的,自己沒想到的方式,就真的不行呢?
我們不如在尊重對方觀念的基礎上,慢慢改善。
比如,先給“黑臉”一個洗白的機會。
雖然方法不能統一,但可以先統一好我們家長在孩子面前的態度。
即便不同意對方的教育方式,也不妨尊重對方的想法,靜觀其變。
可以嘗試這樣一些方法:
1、自己身兼兩職,既當“黑臉”又當“白臉”,有罰,也有賞。
2、如果自己的愛人一直唱“白臉”,那給自己的愛人一些當“黑臉”的機會。教育是團隊合作
3、和自己的愛人商議好,在孩子面前,你們倆才是“盟友”,這是“鐵律”。
4、“盟友”之間一定不能拆臺,只能助攻,當然,如果實在想為孩子說好話,可以用“和緩”的語氣助攻。
5、不能在孩子面前分化“盟友”。
6、在適當的時候,把握機會,在孩子面前給“盟友”發好人卡。捫心自問一下,你有多久沒在孩子面前誇獎孩子他爹/媽了?
-
6 # 巧妙媽育兒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儘量做到教育的一致性呢?
個人認為最普適的做法就是:溝通和共同學習育兒知識。要達到有效溝通,的確沒有一個適合所有家庭的標準方法。每個家庭情況都不相同,家庭教育的分歧到底是什麼,家庭的結構如何。就像醫生不瞭解病症,是不能隨意開處方的。
只能根據自己養育孩子的經歷,談談是如何做到有效溝通的。
1不帶情緒。
情緒真是萬惡之源,本來一點小事就會整得驚天動地,雙方崩潰。
在溝通之前要整理情緒,溝通之中一定要提醒自己,目的是:希望對方能認同我的教育方式,達到一致性,對事不對人,不指責不抱怨對方的不是,而是認同他對孩子的愛,方式上希望他能接受怎麼怎麼做。也就是不要帶著“應該思維”去溝通,而是希望對方怎麼樣。
2.開放的心態。
在愛的原則下,教育孩子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經常會出現,我認為自己是對的,其他人就應該按我的做。
這樣的思維模式,會關閉我們的心門,把好東西拒之門外。而是換種角度,聽聽對方這樣做的理由,如果真有道理就要接受,不合理再提出自我想法,共同探討。
3.堅持正確的育兒原則。
當我們溝通無效,沒法說服對方時。就別過多糾結,而是堅持自己的方法。
比如:爸爸帶孩子時不設邊界,當媽媽私下溝通又無效時,面對場景媽媽可以默言。但是同樣的事情,媽媽帶時你可以設邊界,並堅持。
堅持幾次,孩子自然會遵守,這樣做不會造成雙重人格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拉長,爸爸會看到教育的有效性而接納。因為爸爸會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只聽媽媽的。
-
7 # 好父母勝過好學校
家長教育孩子時,意見不合,需要雙方溝通。但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發生矛盾,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父母應該私下裡達成共識,不管對方意見是否合理,都要在孩子面前表示支援,維護對方的權威,這樣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才會聽話,否則,孩子會向意見偏向自己一方尋求庇護,而對另一方的管教毫不在乎。
比如:本該是寶寶的無理取鬧,我覺得等她自己鬧完了再跟她好好說,先不理她,寶爸的就是隻要寶寶一哭就會立刻抱去哄,包括寶寶的爺爺奶奶,這個問題真的好頭痛。
回覆列表
父母雙方在教育孩子有分歧時可以讓孩子嘗試兩種不同的方法 看孩子更適合那種 在實踐中不斷的磨合找到適合的方式 當然最佳的狀態還是夫妻兩人在私下裡達成共識 千萬不要當著孩子面表現出你們的分歧 私下裡溝通 然後在找機會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