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奔命的人
-
2 # 小小荀
作為一個地道的德州人民至今分不清德州扒雞和道口燒雞到底誰是天下第一一直一來都是一個迷,今天我就說說德州扒雞和道口燒雞的分別,
扒雞是山東省的代表菜之一,是傳統風味的特色小吃,屬於魯菜系,德州扒雞在色,香,味,行,質,養,等方面獨具特色,因此也有中華第一雞之美稱。
道口燒雞,又叫燻雞,屬於豫菜系,是中華傳統的風味菜餚,最有名的還是河南道口燒雞,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道口燒雞的正宗門戶叫,;義興張。據說是乾隆的御廚把燒雞的秘方給了一個張名炳的人,做出的燒雞有點富貴吉祥的意思,
德州扒雞的工藝是扒,扒是魯菜的一種技藝,旺火煮在微火悶,把新鮮的雞身刷上糖色,放入滾開的油鍋炸至金黃色,投入老湯中,香料至少十幾種,蔥蒜辣椒不放,然後微火燜6個小時,至此一隻合格的扒雞就出爐了,骨頭輕輕一抖,骨肉分離,醇香入口。
道口燒雞就是八料加老湯,八料有,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八種佐料,將炸好的雞放在鍋裡,對上老湯,配上佐料,用武火煮沸,在用文火慢煮,出鍋的燒雞酥香軟爛,鹹淡適口。
-
3 # 吃貨彭雲
燒雞是中華傳統風味菜餚。將塗過飴糖的雞油炸,然後用香料製成的滷水煮制而成。香味濃郁,味美可口。
田園燒雞
原料:雞、桂皮、、味精、白糖、陳皮、八角、
精鹽、姜、肉蔻、山奈片、沙仁、丁香等。
特點:味香肉嫩、香酥脫骨、色澤鮮亮、香沁肺腑。
營養功效:具有健脾、強胃、補血養生的功效。
用此配方作出的燒雞,不但具有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健脾、強胃、補血、養身的神奇保健功效,而且在盛夏時節,放上四五天仍保持色、香、味不變,讓人久吃不膩。
-
4 # 五味玉食
燒雞每個地方的做法都不同,薄片平底鍋雞肉製作出來雞肉的皮是脆脆的,配合香脆的紅薯和甜的甜椒美味非嘗不可呀。
需要準備配料:2磅雞腿剝皮,骨頭摘除,1磅小紅薯,半截,1茶匙猶太鹽,分割的,2湯匙鮮榨檸檬汁,1湯勺橄欖油跟 1/2湯匙橄欖油分開裝,2湯匙幹牛至,1湯匙幹羅勒,丁香大蒜,切碎。2中紅色或黃色甜椒,去核,播種,切成1/2英寸長的條狀。1/4茶匙新磨黑胡椒
有烤箱的可以用烤箱中間放一個架子,加熱到400℉。在烤箱加熱的時候,在烤箱裡放一個有邊的烤盤。用3/4茶匙的鹽調味雞肉和土豆。將雞皮放在烤盤的中央。把土豆切成平底,放在烤盤的邊緣,烤15分鐘。同時,將檸檬汁、1湯匙油、大蒜、牛至和羅勒放入一個小碗中攪拌,備用。
將辣椒與剩餘的油和剩下的1/4茶匙鹽放入中碗中攪拌,備用。把雞皮翻過來。在雞肉上塗上檸檬和香草的混合物。把辣椒撒在雞肉上。烤至雞肉和土豆變得脆,辣椒在邊緣變嫩變黃,大約再烤15分鐘。放涼在烤盤上10分鐘後即可食用,美味啊。
-
5 # 徽幽
用燒雞燉雞湯可以說是一絕,建議可以試試。
先把燒雞撕成條,雞架骨都保留。
鍋里加油,油溫三四成熱,放入蔥薑蒜進行翻炒提香。
然後把雞絲倒進去翻炒,盛出。
放入雞架骨,翻炒後加水,大火熬製。
開鍋倒入炒好的雞絲,轉為小火。
最後加入喜歡吃的青菜。
關火,加麻油。
味道超出你的想象。
回覆列表
德州燒雞
德州有三寶:扒雞、西瓜、棗。德州扒雞是經典傳統名菜之一,屬魯菜系。古城德州(山東省),九達天衢京杭大運河貫穿州城南北。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后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倍受中外人士的青睞,凡品嚐者無不拍手稱絕,康熙皇帝賜"天下第一雞"。德州扒雞的特點是: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造型上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雞呈臥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是上等的美食藝術珍品。
山東的德州燒雞(也叫"德州扒雞"),派生於河南滑縣道口燒雞。不但在海內馳名,更獲得國際間的讚賞,美國的炸雞,是望塵莫及的。日本在三四十年前就派人專門去德州學扒雞的做法。德州雞並不是出源於德州,正像金華火腿不出於金華,而出於東陽,良多栗子不出於良多,而出於房山一樣,得地利有很大的關係。德州扒雞的真正出處山東禹城縣,距德州南一百里地,同在津浦鐵路線上(天津至浦口),德州在冀魯交界,是兩省的交通樞紐,同時德州還盛產三白瓜(德州西瓜,瓤白、皮白、子白,所以叫"三白"),商務繁盛,禹城的燒雞在德州有大市場,於是本地人也仿效經營起來了,相沿有三百年的歷史,銷路打開了,名聲出去了,人們也就只認德州燒雞了。生意擴張,改進的條件多了,加工配料精益求精,真是"錦上添花",作為一種特產,銷售始終不衰。
德州雞的加工,是很有講究的。有些內行人歸納為"選料好,用料準,加工細,手藝高"幾點都要做到。還有配料中要用中草藥四五種(有人說要十來種),砂仁、豆寇、桂皮等,都算比較珍貴的。至於花椒、茴香等大料用得更多。具體做法,生雞選用兩斤左右的,從脖子下開口取出內臟洗淨後,把兩隻翅膀編插進去,稍稍脫水便進油鍋炸一炸,拿出來用藥材燻擱了。廚司說這一工序是關鍵,時間、用料都得恰合分寸。這樣燻出的雞,中藥補益的藥性透雞體,而中藥苦辛的藥味卻不能存在。然後再加香料上大鍋蒸透,做到肉香四溢,骨松肉嫩。手藝好的,燒雞提起一抖,雞骨自然脫落,皮肉保持完整,被稱為"脫骨扒雞",才是上等的。
芋頭燒雞
燒雞的做法
原料:芋頭燒雞
一隻三黃雞、一個芋頭、蔥半根、姜4大片、大蒜5瓣、辣椒3顆、八角2個、橄欖油1勺、老抽1大勺、料酒2大勺、鹽1小勺、冰糖依據個人口味新增。
做法:
1、三黃雞切塊,洗淨。雞胗、雞心和雞肝不要丟棄,待會兒也可以一起燉。在市場買雞的時候可以讓攤主忙幫清理內臟剁成塊。
2、做鍋開水,把雞塊放入,撇去血沫後撈出備用。
3、在鍋裡倒入橄欖油放入蔥段、薑片、拍松的蒜瓣、八角和辣椒,煸炒出香味。
4、放入焯好雞塊翻炒兩三分鐘。
5、倒入老抽上色調味。
6、倒入料酒。
7、倒入開水淹過雞塊,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半小時。
8、湯汁收到一半的時候放入兩塊冰糖。
9、放入芋頭塊再燉十五分鐘。
栗子燒雞
摺疊原料
光雞半隻(約500克),去殼栗子250克,油、精鹽、姜、蔥、醬油、白糖、五香粉適量。
摺疊製作
1. 雞斬成塊,薑切片,蔥切碎。
2.鍋內放油少許,油熱,放蔥、姜略炒, 再放入雞塊、栗子煸炒,加入適量醬油、精鹽、五香粉、白糖及水,用大火燒沸,改小火燜透。
摺疊要點
雞塊和栗子下鍋煸炒,開始用中火,待醬油、精鹽等佐料下鍋後改用旺火燒沸,再改小火燜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