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二戰後一打就70年,緬甸國內至今還未停止嗎?
3
回覆列表
  • 1 # 阿咚哥

    緬甸內戰的根本原因是--在一個類似西方式聯邦制的國家內,卻施行著封建的東方中央集權式的政策。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只有一個解釋,就是緬人根本就沒有做好建立聯邦制國家的準備,他們的獨立、民主和自由只是侷限在緬甸本部的範圍,緬族的精英分子們考慮的更多的只是緬族自己,若不是英華人有這樣的獨立的前提要求,緬族的昂山根本就不會去跟其他少數民族簽訂一個《彬龍協議》來。換句話說,就是,以昂山為首的緬族獨立精英們,在緬甸獨立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去和其他少數民族一起去爭取緬甸的獨立和自由。對於一個給緬甸少數民族以很多跟緬族平等權利的《彬龍協議》的不同解讀,導致他們內部發生了分裂,於是,昂山就只有去死的結局了。

    這種對聯邦制國家的認識水平,至今也沒有看到緬人有什麼深刻的理解,而他們更熟悉的,是東方式的中央集權式的領導模式,確切的說是一種封建的東方式的中央集權,是一種沒有經過資產階級革命的自由、民主、博愛的中央集權,他們或許更熟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權,而這樣的認識水平,與現實國家的西方式聯邦制的實體,就產生了巨大的認識與實踐的反差。在這種落後於時代的封建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治理國家的方針和政策,就無可避免的會處處碰壁,導致國家經濟停滯,國內民族矛盾尖銳。看看緬甸在世界落後國家裡的排名,看看緬甸國內民族武裝衝突不斷,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 2 # 薩沙

    這是因為緬甸自獨立以後,內戰就一直打到今天為止,根本沒有停過。

    因為歷史原因,緬甸的北部始終是遊離在中央政權之外的。

    在緬甸王朝時期,緬甸北方山區實際上是有世襲的土司管理,和緬甸國王只是形式上的君臣關係。

    土司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自己的地盤,自己的人民,一切都是自說自話的。

    即便是英國殖民緬甸以後,緬北地區也是英國管理的真空。

    很多緬甸山區條件惡劣,少數民族彪悍,英國也只是象徵性管理,地方還是自治。

    所以緬甸獨立以後,緬北大部分地區都是軍閥割據。

    但這些軍閥的割據,不是中國這種單純的一個軍閥奴役一些老百姓。

    緬北還有複雜的民族問題。

    這裡少數民族多如牛毛,普遍反感中央政權的緬族。

    所以,少數民族大體都是要求自治的,也支援自己的領袖。

    這是複雜的民族問題,不是單純靠武力可以搞定的。

    我們以克欽獨立軍為例。

    克欽人就是中國的景頗族。

    緬甸1948年獨立時,緬北的克欽人就宣佈自治,要求獨立,建立了自己的武裝。

    期間,雙方開始零星的武裝衝突。

    1958年緬甸政府軍透過聯合國試壓,大體搞定了緬北國軍以後(緬甸政府軍曾經被緬北國軍孤軍兩次打的慘敗),開始準備對對克欽人動手。

    1961年克欽人建立了克欽獨立軍,隨後和緬甸政府軍一直作戰到今天。

    1994年2月始終剿滅不了克欽武裝的緬甸政府,被迫簽定了《停戰協定》,允許克欽人自治,保留軍隊。克欽獨立軍控制的地區被緬甸政府稱為“克欽邦第二特區”。

    2011年6月緬甸政府軍撕破協議,再次大舉進攻,雙方鏖戰到2015年,才因緬甸政府更迭,暫時停止了大規模的衝突。

    但去年2018年雙方再次激烈交火,甚至殃及中國邊境。

    為什麼克欽人能夠和緬甸政府軍作戰這麼多年?

    主要是全民皆兵的民族戰略。

    按照“克欽政府”的規定:男子從13歲起就必須當兵,且終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後不在軍隊裡也只能算“休假”,有戰事發生就必須馬上回來;每戶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須3名參軍,有3或4名子女必須兩名參軍,有兩名子女必須一名參軍;如果沒有男子就招女兵。

  • 3 # 西安劉律師

    說起緬甸,我們對它的情緒有些複雜的。

    緬甸在歷史上可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之輩。它始於公元前200年驃人開始建立的前國家集團。在東籲王朝和貢榜王朝時代,緬甸南征暹羅,北擊大清,居然都打的不錯。直到英華人到來。

    緬甸被英國征服後,被列為印度緬甸省,英華人為了壓制較為開化的下緬甸緬族人,招收少數民族建立了緬甸殖民軍。緬族人的反抗經常被這些殖民軍鎮壓,再加上英華人無處不在的挑唆和民族區分對待,民族不和的種子已經種下了。

    1948年緬甸獨立,1950年克倫人就反了,這就是緬甸內戰的開始。當時的緬族軍隊只有五六個營,幾千人,根本不是克倫軍的對手(作為民武第一代領頭羊,克倫當時擁兵六萬,實力超群)。克倫軍橫掃緬軍,包圍仰光,新生政權岌岌可危,此時,繼承了英華人奸詐狡猾伎倆的緬人,對克欽許下了無數誘人的承諾,軍事上強大但政治上極其幼稚的克欽揮軍南下,擊敗克倫大軍。緬甸政權得以存續。

    昂山將軍開始打算建立單一制國家,但經過考察,昂山還是決定對現實妥協,準備採取聯邦制,賦予民族邦較大的自主權,甚至是自由退出聯邦權等。但是,即使是這樣談不上多麼進步的措施,也為緬族極端勢力所不容,昂山被殺,國家動盪。1962年軍人接管政府,徹底取消了民族邦的一切特權,並開始有計劃的扼殺民族邦的民族性。軍政府期待能將民族邦同化,但遺憾的是,幾乎所有少數民族都選擇了武力捍衛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尊嚴,緬甸內戰自此擴大化,長期化。

    緬甸南部的克倫人,據說就是以前自中國移民而來的羌人,它是內戰早期民武的老大,實力雄厚。緬軍首先著力打擊它。克倫人抵抗了幾十年,軍隊從六萬打到現在的不足五千,已經不足為患(很可笑,克倫人期盼西方能給予軍事支援,而西方一直口惠而實不至,眼看克倫流盡了血)。

    緬北情況複雜,現在存在傳統軍事實力派克欽解放軍(克欽獨立軍的翻譯是不正確的)。以及受克欽扶植的德昂軍,若開軍。還有從緬共分化而來的果敢,佤邦,四特等。2009年緬甸收拾了軍事實力最弱小的果敢(唉,果敢也是作死,緬共解體時果敢的東北軍區兵力最強,但是此後果敢一直不停的窩裡反,還和北邊鬧的極不愉快,結果到2009年緬軍進攻前時果敢軍只有五六百軍人,駐果敢的緬軍反而有近兩千人,戰略要地盡被佔領)。本來打算一鼓作氣攻下佤邦四特,不過出現了緬軍無法控制的情況,緬軍極其不情願的暫時中止了對佤邦四特的軍事計劃。

    2011年6月緬軍終於和克欽大打出手,信心極度膨脹的緬軍本來想很快拿下克欽,不料這仗一直打到現在依然不能完全吃掉克欽,反而在克欽的扶持下,又出現了恢復的德昂軍,和新成立的若開軍及很微妙的果敢同盟軍(即所謂的北方聯盟)。當然這八年克欽解放軍實力也嚴重消耗,雙方都覺得精疲力竭,但又不得不繼續撐下去。

    從2018年年底的情況看來,緬軍暫時放下克欽德昂果敢不打,打算全力攻擊最有進取心的若開軍。這幾個月若開軍戰事不斷,緬軍似乎進展不大,不過緬軍調動頻繁,今年在若開軍活動的實皆省,若開邦還有大戰。

    緬甸內戰打到現在,七十年了,老實講,還看不到徹底結束的希望。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緬甸民族矛盾與衝突,也牽涉到大國角力。緬甸政局關係中國西南大後方的安全,也是我們影響東盟的另一支手臂(當然是不那麼正式的)。是非常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坐月子的女性在不影響母乳的前提下,如何快速收盆骨、瘦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