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汶水才子

    一是說說什麼是金文。不瞭解金文的人,估計都是從金文二字字面來認識,認為是金屬文字或金色文字。金文主要是周代青銅器的銘文,銘刻於青銅器上。為研究中國書法和漢字的演變提供了強力的有力證據。這就是金文的來歷。

    周代以後,青銅器興盛,型別繁多,其銘文也長短不一。如當時的盤、彝、鍾、鼎等器物上都有鑄有銘文。銘文主要內容論撰其先祖功德、慶賞、勳勞、聲名,也就是說銘文是用先祖功德來教化後人學習的。

    二是金文的風格。在歷史長河之中,金文發展有三個時期:

    1.商金文和西周前期金文。商金文很少,銘文不長,長達十幾字或幾十字的銘文多見於帝乙、帝辛時期,其書朴茂自然。西周前期武王、成王、康王三代,金文風格大氣,如《司母戊大方鼎》《利簋銘》《大盂鼎銘》。

    2.西周中期金文。金文書風趨向端莊遒麗。銘文的內容較多。

    3.西周晚期即金文成熟的階段。書風絢麗多彩,如《散氏盤銘》《毛公鼎銘》。

    為便於瞭解金文,舉例說一下吧!如《利簋銘》,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器內底部銘文4行32字,記錄周武王伐商之事。銘文說:“武徵商,唯甲子朝”。經過戰鬥,“夙又商”。過來七天,到辛末日,王在某地“賜有司利金”。這就是記載在甲子日上午,周武王親自率近5萬軍隊進攻商王朝,在牧野打敗商軍,商紂王自焚而亡,商朝滅。利參戰有功。利簋是利為銘記武王的賞賜而鑄造的青銅器。也是目前能確定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是目前唯一能證實武王克商的日期和研究周初歷史的重要物證。

    所以說,金文的產生對研究歷史和漢字演變具有重要的價值。

  • 2 # 小漢字見大歷史

    「金文」說簡單一點也就是【殷周-秦漢】青銅器上的文字。

    從古至今,華人的「宗教」就是「祖先崇拜」,中國古人也有「事死如生」的價值觀。

    所以,華人用美食和美酒祭祀祖先。

    這樣,「鍋碗瓢盆」這樣的廚具和酒具,就成了祭祀的禮器。

    這些禮器剛開始是陶製,後來以青銅澆築。

    我們知道,青銅在先秦比較貴重的物資。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這樣青銅禮器漸漸成為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成為代表政治權力的國之重器。

    訴諸常識想:

    如此貴重且有意義的「鍋碗瓢盆」,你想不想在上面標識物權——這是我的財產?你想不想傳之後世,子孫永保?

    這就是金文的起源和來歷。

    所以,最初的金文都是家族的標記——族徽,最早出現在商代中期。

    【族徽】類似於一種「影象文字」,介於「文字」和「圖畫」之間。

    從商代晚期開始,青銅器上開始用文字刻寫的物主標記。

    這類物主標記青銅器銘文大部分形式是:主人是誰,在家族中的稱謂,很簡單的幾個字。

    如下圖是商代一些叫【父甲】的男子青銅器上的銘文:

    商代晚期也有很少量青銅器上30-50字的銘文,記載商王賞賜、戰功等事蹟。

    如商代晚期的《戍嗣子鼎》有三十多字,記載了商王賞賜「戍」二十串「貝幣」,「戍」用這些貝幣買了青銅,製作了一個鼎,幾年他的父親「癸」。

    從西周開始,記載的內容也越來越廣泛:冊命、祀典、賜命、征伐、圍獵、契約、婚嫁等等。

    比如《毛公鼎》銘文記載的瘦周王冊封官職之事,有500多字,郭沫若稱「抵得上一篇《尚書》」。

    有些青銅器是陪嫁用的,上面記載有女方名字、女方家族的做器者的名字,一般是兄長和父親。這種青銅器叫做「媵器」,得名自「姪娣陪嫁」的「媵婚制」。

    媵器銘文的基本格式是:饋贈者+受器者+ 器名+吉語 。

    比如:春秋時期的【魯伯愈父鬲】:「魯伯愈父作邾姬仁媵羞鬲,其永寶用」。

    大致意思是:「魯伯愈父」為女兒「姬仁」出嫁邾國而作此青銅器,願子孫永寶。

    目前所見青銅器上的金文有以下幾種製作書寫方式:

    澆築法

    先是將古漢字用硬筆寫在陶範上,然後澆築銅液的時候,就倒模到青銅器上,有「陶範法」和「失蠟法」兩種。

    殷墟考古發現的商代青銅器模範分塊模範法示意圖:失蠟法失蠟法制造「蘋果」:錯金銀法

    青銅器上的大多數金文都是澆築上去,但是有少量金文是用【錯金銀】的工藝刻寫上去的,也稱為【金銀錯】

    比如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踐劍上的文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就是【錯金銀】法寫上去的:

    秦代的【杜虎符】上的金文也是使用的【錯金銀法】。

    刻寫法

    有極少數戰國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用利器刻寫上去的,比如:商鞅方升和晉侯穌編鐘

    下圖是【商鞅方升】和【晉侯穌鍾】上的銘文細節放大,可以發現刀刻的特點:

    筆畫難以一刀而成,而是鑿點連線,以4-6刀接連刻鑿連成,特別是弧度轉折處。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曾經做過實驗,如果不用鐵器,完全不可能在青銅器上刻字。

    這說明在西周晚期,當時晉國已經掌握了鐵器的冶鑄技術(晉侯穌編鐘是西周厲王時期的器物)。

    ---------------------

    綜上所述:「金文」起源自人類的「物權意識」——古人在自己貴重財產:青銅器上標識物權,寫下家族的族徽圖案、物主名字等簡單的標識。後來,古人會在銘文中寫下作器的「原因、時間、地點、人物」等等,範圍擴大到「祭祀、冊命、祀典、賜命、征伐、圍獵、契約、婚嫁」各種場合。所以,金文成為研究先秦史無可比擬的一手史料。目前來看,金文大部分都是「澆築」到青銅器上的,少量是【錯金銀工藝】和「利器」刻寫。

  • 3 # 隹谷

    金文是商、周青銅器上銘文的統稱。屬大篆系統,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書形體,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金器起源於商代早期,盛行於西周,種類有炊器、食器、酒器、洗器、樂器、兵器。

    金文的內容多為當時祀典、錫命、田獵、征伐、契約等記錄,故又為研究上古社會歷史的寶貴資料。金器上的文字大都不多,甚至僅一二字,最長為《毛公鼎》,凡32行共491字。東周後,簡策盛行,宗周金文就接近尾聲了。

    殷商的金文帶有強烈的象形性質,近於圖畫,商末始有較長的紀年的銘文。周初銘文筆畫中間粗重、兩頭尖鋒,或有明顯的捺刀形。西周後期,筆畫粗細均勻而兩頭渾圓。春秋中期以後,筆畫變細而字型加長。

    “金文”這一名稱是20世紀初文字學家確定的,此前有大篆、籀文、鐘鼎文等稱呼。相對於小篆,金文稱為“大篆”。因為據說是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15篇,所以它又被稱為“籀文”。又因為它是鐘鼎彝器上的銘文,便又被稱為“鐘鼎文”。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小篆以前、甲骨文以後的篆書,最規範、字數最多的就是青銅器上的銘文。青銅古時稱為“金”,所以金文是大篆最有代表性的名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NBA下賽季哪些球隊能奪冠,湖人或快船或火箭或勇士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