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31253402538

    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對親人去世的理解與成人不同,如果解釋不當,就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那麼——

      5歲的童童從小由奶奶帶大,所以與奶奶的感情很深,這次奶奶生病住院,童童一直情緒低落,看著奶奶不會說話,不會自己吃飯,只是不停地輸著液體,童童很害怕,問媽媽:“奶奶會不會死?”媽媽告訴他,醫生阿姨會有辦法給奶奶治好病的,奶奶會慢慢恢復健康。

      一次在幼兒園,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做遊戲,老師告訴小朋友“地球繞太陽一圈,大家就會長大一歲”。可童童卻躲在牆角哭,老師問他原因,他說:“我不想長大,奶奶長大了會死,我長大也會死的。”老師告訴他:“人長大了不會那麼容易死,你看,小動物要長大,小樹苗也會長成大樹,小孩子總是要長成大人的。但是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小草到冬天就會枯死;冬天樹上的樹葉是要掉光的。”童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三個星期過去了,童童不太關注奶奶生病這件事了,也不再問有關死亡的事情了。後來奶奶真的去世了,媽媽很傷心,童童卻安慰媽媽:“媽媽,別哭了,不用害怕,人死是正常現象。”

      這是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老師親歷的一件事情。後來,童童媽告訴園園老師,她現在跟孩子溝通時都把他當作一個大人來溝通,因為有些事情是瞞不住孩子的。

      園園老師說,如果孩子經歷了親人的死亡事件,作為家長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可能會有意迴避或美化事件,但要遵守一個原則:不要脫離事實,否則很難讓孩子相信你,你也很難解開孩子心頭的疑雲,反而易讓孩子產生更多其他的想法。不如正視現實,給孩子以科學合理的解釋。

      對兒童解釋死亡誠實為上策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童話故事來掩蓋事實,例如,“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來替代死亡的說法,父母以為用這種應對方式可以將孩子保護在沒有傷痛的世界裡,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許慧認為,這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因為以後孩子很可能較難以去面對人生的真實一面。而且,時間一久孩子會對死者抱怨:怎麼去那麼久?當然,更不能把死比喻成“睡覺”,“安安靜靜地睡著了,睡好久好久永遠都不起來”。這樣的描述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覺這兩個事件,可能讓孩子害怕睡覺,甚至恐懼一睡就會起不來。

      許慧認為,比較恰當的做法就是自然而親切地給孩子講述事實的真相,誠實回答孩子的問題,說出你心裡的感受,鼓勵孩子朝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保留對親人的回憶和親人留下的紀念品。

      不同年齡段採取不同的解釋

      當然,對兒童解釋死亡,撫慰哀傷,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認知水平有很大差異,在使用有關死亡概念及哀傷撫慰技巧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人格及情緒的發展有所調整。許慧建議:

      (二)對於3~6歲的兒童:一般會明白死亡的後果,家長可以用植物來做比喻,花草通常會在春天、夏天的時候生長,到了秋冬時卻會一一凋謝,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樣,會有生長、茂盛及死亡等時期。應儘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語句和神情,最好用溫和的語調、簡單的詞語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形成一種對“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態度。因為有時孩子並不是被“死亡”嚇著了,而是被成年人對“死亡”的反應嚇著了。成人要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要表現得比較平靜、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絕,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覺得死是可怕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談論的重點也應放在生命是充滿美麗的一面,而非充滿著死亡和疾病。這樣,孩子會慢慢了解死亡的意義,並能夠減少恐懼心理的產生。

      (三)對於小學生:可以講一些具體的死亡概念。家長可以告訴他們,“這個人死了,生命沒有了,心臟不跳了,也不呼吸了。”鼓勵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焦慮以及問題,孩子會用簡單的詞句描述情緒反應,例如,傷心、害怕等。家長不要用“驚駭的”極端詞語,這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悲痛。為確保你能理解孩子,你需要認真傾聽,並和孩子建立友情。

      孩子出現不良反應要接納他並解釋事實

      如果孩子在親人去世後出現了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家長應妥善處理,鄭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二級心理諮詢師嶽曉亮建議:

      2。有些年幼的孩子往往會產生歸罪自己的傾向,特別是經常受到批評和指責的孩子,他們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乖、做錯了事,才使親人離開了他,這時一定要向孩子做出澄清和解釋。

      3。不要讓孩子總是接觸關於災難和傷害等資訊。在家裡,家長最好讓孩子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如果家庭整天總是處於災難和死亡的極度悲傷情緒中,對孩子必然會有影響,尤其會讓孩子感覺到沒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喪失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4。可以用一些具體行為來緩和孩子內心的傷痛,例如,和孩子一起種一棵樹來表達懷念,也可以讓孩子畫一幅畫,或寫一封信表達他對親人或小動物的愛和悲傷。此外,還要注意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更小的時候的行為和語言,如吮吸大拇指、小題大做、抱著大人不放等。要多給孩子一份愛,用愛彌補他心中所失去的,用愛消除他心中所恐懼的。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可用“團體減壓”的方式,即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最好是和有過同樣經歷的人在一起,共同討論發生的事,透過相互傾聽別人的經歷來調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 2 # 使用者5131253402538

    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對親人去世的理解與成人不同,如果解釋不當,就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那麼——

      5歲的童童從小由奶奶帶大,所以與奶奶的感情很深,這次奶奶生病住院,童童一直情緒低落,看著奶奶不會說話,不會自己吃飯,只是不停地輸著液體,童童很害怕,問媽媽:“奶奶會不會死?”媽媽告訴他,醫生阿姨會有辦法給奶奶治好病的,奶奶會慢慢恢復健康。

      一次在幼兒園,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做遊戲,老師告訴小朋友“地球繞太陽一圈,大家就會長大一歲”。可童童卻躲在牆角哭,老師問他原因,他說:“我不想長大,奶奶長大了會死,我長大也會死的。”老師告訴他:“人長大了不會那麼容易死,你看,小動物要長大,小樹苗也會長成大樹,小孩子總是要長成大人的。但是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小草到冬天就會枯死;冬天樹上的樹葉是要掉光的。”童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三個星期過去了,童童不太關注奶奶生病這件事了,也不再問有關死亡的事情了。後來奶奶真的去世了,媽媽很傷心,童童卻安慰媽媽:“媽媽,別哭了,不用害怕,人死是正常現象。”

      這是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老師親歷的一件事情。後來,童童媽告訴園園老師,她現在跟孩子溝通時都把他當作一個大人來溝通,因為有些事情是瞞不住孩子的。

      園園老師說,如果孩子經歷了親人的死亡事件,作為家長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可能會有意迴避或美化事件,但要遵守一個原則:不要脫離事實,否則很難讓孩子相信你,你也很難解開孩子心頭的疑雲,反而易讓孩子產生更多其他的想法。不如正視現實,給孩子以科學合理的解釋。

      對兒童解釋死亡誠實為上策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童話故事來掩蓋事實,例如,“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來替代死亡的說法,父母以為用這種應對方式可以將孩子保護在沒有傷痛的世界裡,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許慧認為,這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因為以後孩子很可能較難以去面對人生的真實一面。而且,時間一久孩子會對死者抱怨:怎麼去那麼久?當然,更不能把死比喻成“睡覺”,“安安靜靜地睡著了,睡好久好久永遠都不起來”。這樣的描述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覺這兩個事件,可能讓孩子害怕睡覺,甚至恐懼一睡就會起不來。

      許慧認為,比較恰當的做法就是自然而親切地給孩子講述事實的真相,誠實回答孩子的問題,說出你心裡的感受,鼓勵孩子朝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保留對親人的回憶和親人留下的紀念品。

      不同年齡段採取不同的解釋

      當然,對兒童解釋死亡,撫慰哀傷,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認知水平有很大差異,在使用有關死亡概念及哀傷撫慰技巧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人格及情緒的發展有所調整。許慧建議:

      (二)對於3~6歲的兒童:一般會明白死亡的後果,家長可以用植物來做比喻,花草通常會在春天、夏天的時候生長,到了秋冬時卻會一一凋謝,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樣,會有生長、茂盛及死亡等時期。應儘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語句和神情,最好用溫和的語調、簡單的詞語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形成一種對“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態度。因為有時孩子並不是被“死亡”嚇著了,而是被成年人對“死亡”的反應嚇著了。成人要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要表現得比較平靜、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絕,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覺得死是可怕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談論的重點也應放在生命是充滿美麗的一面,而非充滿著死亡和疾病。這樣,孩子會慢慢了解死亡的意義,並能夠減少恐懼心理的產生。

      (三)對於小學生:可以講一些具體的死亡概念。家長可以告訴他們,“這個人死了,生命沒有了,心臟不跳了,也不呼吸了。”鼓勵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焦慮以及問題,孩子會用簡單的詞句描述情緒反應,例如,傷心、害怕等。家長不要用“驚駭的”極端詞語,這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悲痛。為確保你能理解孩子,你需要認真傾聽,並和孩子建立友情。

      孩子出現不良反應要接納他並解釋事實

      如果孩子在親人去世後出現了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家長應妥善處理,鄭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二級心理諮詢師嶽曉亮建議:

      2。有些年幼的孩子往往會產生歸罪自己的傾向,特別是經常受到批評和指責的孩子,他們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乖、做錯了事,才使親人離開了他,這時一定要向孩子做出澄清和解釋。

      3。不要讓孩子總是接觸關於災難和傷害等資訊。在家裡,家長最好讓孩子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如果家庭整天總是處於災難和死亡的極度悲傷情緒中,對孩子必然會有影響,尤其會讓孩子感覺到沒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喪失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4。可以用一些具體行為來緩和孩子內心的傷痛,例如,和孩子一起種一棵樹來表達懷念,也可以讓孩子畫一幅畫,或寫一封信表達他對親人或小動物的愛和悲傷。此外,還要注意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更小的時候的行為和語言,如吮吸大拇指、小題大做、抱著大人不放等。要多給孩子一份愛,用愛彌補他心中所失去的,用愛消除他心中所恐懼的。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可用“團體減壓”的方式,即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最好是和有過同樣經歷的人在一起,共同討論發生的事,透過相互傾聽別人的經歷來調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是林則徐點燃了鴉片戰爭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