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觀粉碎機
-
2 # 冷兵器研究所
一般認為,戚繼光的戚家軍覆滅於與後金的渾河血戰,連戚繼光的侄子——戚金也於此戰戰死。
《滿文老檔》記載,“明之步兵,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
《明史記事本末》記載,“諸將奮勇迎 擊,敗白標兵(即白旗),又敗黃標兵(即黃旗),擊斬落馬者二三千人”
但其實,戚繼光的戚家軍早在萬曆援朝之後,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這裡有個著名的史實“薊州兵變”:
《明史》記載,“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北韓,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保(薊鎮總兵王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給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時言南兵未嘗反,保縱意擊殺,請遣官按問。巡關御史馬文卿庇保,言南兵大逆有十,尚書石星附會之,遂以定變功進保秩為真,廕子。督撫孫幰、李頤等亦進官受賜,時論尤之。”
大概意思是說,戚繼光當年所徵募的那些軍隊,曾經被徵調北韓去對日作戰,結果撤回後,因為鬧軍餉,被薊鎮總兵王保誘導到演武場,說他們造反,突然攻擊,殺了數百人。
雖然有言官指責那些南兵沒有造反,是王保濫殺。但王保得到了上官的庇護,反而加官進爵。
有觀點認為,這是經濟壓力和南北兵矛盾的一次集中體現。因為戚繼光所募之兵,待遇很高,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薪達到約43兩。要解決這些士兵的軍餉問題,沒了張居正那種理財天才,自然費勁。而且在北韓戰場,南北兵矛盾很深(這其中也有南兵軍餉遠高於北兵的因素)。所以北兵勢力的代表,出自衛所繫統王保決定用解決債權人的辦法來解決債務,對戚繼光所募之兵搞了屠殺和鎮壓。被殺人數也有數百、一千多,三千多幾種說法。
而這次屠殺與鎮壓徹底打垮了戚家軍的脊樑。之後只有浙軍,再無戚家軍了。
-
3 # 不書公子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進犯我華夏東南沿海城市。倭寇人數雖然不多,但個個是武士出身,精通劍道,他們與當地的海盜沆瀣一氣,多次將明朝軍隊打得大敗!
倭寇四處燒殺搶掠,給東南沿海的百姓造成了很大傷害。身兼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直浙總督數職的胡宗憲,力推兩位名將抗倭:俞大猷、戚繼光。
戚繼光出身不俗,祖上一直在朝廷做官。嘉靖二十三年,戚繼光繼承父親職位,任職登州衛指揮籤事。後得張居正、胡宗憲器重,被調到抗倭前線浙江,兼任浙江都司僉事和寧(寧波)、紹(紹興)、臺(台州)參將!
戚繼光到任後,與猛將俞大猷一起,先後在岑港之戰、台州之戰中大破倭寇。
抗倭期間,戚繼光在金華、義烏兩地招募了四千名彪悍精壯農民和礦工,建立了戚家軍。戚家軍訓練嚴格、裝備先進,於嘉靖嘉靖三十八年成軍,在後來的抗倭之戰中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戚家軍裝備先進,戚繼光根據倭寇的作戰特點,給部佇列裝了狼筅,配置了戰車,並將士兵佩刀改進。火器方面,戚家軍車營火器比為43.60%,馬營火器比為42.57%,步營火器比為48.02%,輜重營火器比為58.70%,領先於當時全世界的任何一支軍隊!
戚家軍不僅裝備精良,戚繼光將軍在排兵佈陣方面的天賦,同樣令人欽佩,其所建立的“鴛鴦陣”,兵力、武器配置靈活多樣,非常適合針對倭寇作戰!
戚家軍的輝煌戰績:
戚家軍訓練完成後,敵人的噩夢開始了:
嘉靖四十年,台州之戰,戚家軍十三戰十三捷,斬殺真倭三千餘人;
嘉靖四十年,福建之戰,戚家軍斬殺真倭五千餘人;
嘉靖四十二年,平海衛之戰,戚家軍斬殺真倭兩萬餘人;
嘉靖四十四年,戚家軍與俞大猷部聯合攻破海盜吳平大本營,擊敗吳平麾下海盜、倭寇三萬餘人,斬首、俘虜一萬五千人,吳平本人跳海自殺。
隆慶元年,戚繼光奉命調任京師神機營副將,麾下主力三千人也被調往薊遼。
隆慶二年,蒙古朵顏部落首領董狐狸率鐵騎三萬進犯明朝邊境。戚繼光以車營擋住蒙古騎兵,自己親率火槍騎兵突襲董狐狸大帳,大破蒙古三萬兵馬,俘獲董狐狸侄子長昂,董狐狸孤身逃回北地。
萬曆三年,蒙古兀良哈部五萬騎兵在長禿的帶領下入侵。戚繼光再次率領火槍騎兵迎敵,蒙古五萬人馬被一戰擊潰,長禿本人被生擒。
萬曆十三年,戚繼光病逝,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則繼續為大明守土安民。
落日餘暉:
明朝後期,後金部落崛起。號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女真騎兵屢屢以少勝多,大敗明軍。戚家軍這支常勝之師,最終也湮沒於後金騎兵鐵蹄之下:
渾河之戰中,戚繼光的侄子戚金率領3000名戚家軍聯合秦民屏的4000白桿兵,迎戰滿清數萬鐵騎,消滅滿清正白、鑲白、正黃、鑲黃四旗精銳騎兵近萬人後,在彈盡糧絕、外無援軍的絕境中戰死大部,統帥戚金也以身殉國。
不久後,遼陽之戰爆發,剩下的戚家軍仍前仆後繼,最終悉數戰死!
結語:
自嘉靖三十八年成軍至遼陽之戰,戚家軍共斬獲敵軍首級近二十萬級,縱橫天下。遺憾的是,戚家軍最終全數一戰殉國,令人惋惜不止!
回覆列表
戚家軍的結局是全軍覆沒,一個不剩,而這全滅的過程主要是分兩次進行。不過要說戚家軍的結局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一件事,那就是當時浙江倭寇平定之後,戚繼光率領剩餘的戚家軍,又在義烏周邊的麗水、永康等地招募了一些新兵,一起北上,駐紮在明朝的軍事重鎮—薊鎮。後來由於戚繼光的後臺張居正去死,隨之張黨倒臺,戚繼光則被派去南方,最後革職查辦,解甲歸田。
而在這個背景下,戚繼光的所有戚家軍則留在了北方,但由於主帥落難,他們也隨之成為了北方將士們欺凌的目標。
一: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薊鎮兵變
戚家軍第一個噩夢發生在萬曆二十三年的十月二十日,當時的《北韓宣祖實錄》記載了這麼一句話:
“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錢糧不加,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這裡的南兵,就是當時戚繼光從浙江帶過來的戚家軍,又被稱為浙兵。在戚家軍於平壤之役中立下首功之後,當時的薊鎮總兵王保卻私自貪汙戚家軍的獎金,最後把當時留守在薊鎮建昌營的所有戚家軍騙到校武場,然後全部屠殺殆盡。並上奏誣陷戚家軍鬧兵變,史稱: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薊鎮兵變。
二:渾河血戰
渾河血戰發生在公元1621年,當時努爾哈赤利用裡應外合之術攻下瀋陽城,而駐紮在城外渾河岸邊的戚家軍以及明末著名女將秦良玉所率領的白杆軍聞訊,決定返回瀋陽救城。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瀋陽城炮兵已經被間諜李永芳購買,他令炮兵向戚家軍以及白杆軍猛烈轟擊,而在外圍,戚家軍和白杆軍也已經被努爾哈赤的大部隊團團圍住。就這樣,剩下的戚家軍以及白杆軍在這一戰全軍覆沒,一個不剩。即被譽為明末第一血戰的“渾河血戰”。
而經過一次坑殺和一次徹底的滅殺,從其組建開始就從無一敗戚家軍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敗仗,就是自己的全軍覆沒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