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親子溝通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6
回覆列表
  • 1 # 完美家庭內參

    在寶寶幼兒階段,最辛苦的就是老人家了,當年帶自己的孩子都沒有這麼上心過!但是他們的育兒經驗,很多都是以前資訊閉塞年代口口相傳的土辦法,缺乏科學依據,而有些育兒土方還可能毀了娃!這裡列出6條,寶爸寶媽們看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1:總認為孩子吃不飽,一哭就餵奶

    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哭了,就覺得孩子肯定是餓了。孩子的哭是有很多種原因的,不一定是餓了才哭的呀。長期如此,寶寶的胃很容易被無形中撐大,為以後的肥胖症埋下了隱患。

    正確做法:根據寶寶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形成有規律的餵奶時間。

    2:用純淨水、礦泉水衝奶粉更健康

    純淨水除去了各種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長期飲用會造成孩子營養素攝入量不足;礦泉水中含有的營養素又過多,長期飲用會造成孩子某種元素攝入過多。

    正確做法:使用自來水燒開冷卻到合適溫度衝奶。

    3:鼓勵孩子大口吃飯

    許多家長喂孩子時,都特別喜歡鼓勵“大口吃”“快點吃”等,覺得孩子只有狼吞虎嚥,才是胃口好,是乖孩子的表現。其實這是不對的,這種鼓勵只會造成寶寶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導致孩子吃飯被噎住。

    正確做法:從小讓孩子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吃飯時要專注,不亂跑、不玩玩具。

    4:嬰兒白天睡覺也拉窗簾

    很多家長從月子裡開始白天也會拉上臥室的窗簾,來保證孩子有一個完全黑暗環境來提高睡眠質量,但在新生階段,這樣做反而可能不利於建立寶寶晝夜週期。

    正確做法:對於半歲以內的小寶寶,建議在白天儘量不要拉上窗簾,晚上則儘量保持黑略和安靜,也不要將睡著的孩子叫醒喝奶。

    5:打呼嚕說明寶寶睡得香

    寶寶偶爾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寶寶經常打鼾,可能是由於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或其他原因,

    影響了鼻咽部通氣造成的。

    正確做法:如果寶寶經常有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的情況,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6:動不動就補鈣

    就現在都市孩子,缺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出汗多最大可能是給孩子捂太多了:枕禿大部分孩子部會有,如

    果過早使用枕頭或者床品選擇不好更明顯:頭型問題更可能因為睡覺姿勢不對,俯臥時間過少導致……

    正確做法:0-6個月無論是母乳、配方奶還是混合餵養的寶寶,只要奶量喝夠,鈣都是充足的。6個月後,如果寶寶飲食平衡,就沒可能缺鈣。

  • 2 # 胡書漫

    1.帶著情緒和成見——看到孩子玩手機。“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能有出息嗎?眼睛還要不要了?”這樣只想一股腦把自己的埋怨和委屈傾訴出來,而沒有注意到對方在和你對抗,感覺特別痛苦。這樣不但起不到好效果,還把孩子置於對立立場。氛圍不好先不談,調整情緒和語氣。氣氛緩和後才能找到更好的內容的方法。生氣的時候不要和孩子溝通,談話前,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表達關心和愛,表達理解,過濾掉預設立場。

    2.對事和對人的誤區——孩子打碎杯子。“哎呀你怎麼總是這麼笨啊!這麼大了連個杯子都拿不住,還能幹點啥?”這種簡單粗暴的評判會讓孩子立刻啟動防衛機制,讓溝通陷入辯論。不要說判斷,判斷會讓對方生氣,啟動防衛機智導致陷入辯論。要說事實,不要誇大錯誤的程度。先說具體的事實。

    3.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有多少人因為“那個隔壁家的孩子”而達到了父母所期望的激勵效果?又有多少人因而過不好這一生?應該儘量使用縱向比較,讓孩子的每一點一滴的成長和進步得到父母的肯定。

    4.要贏了孩子還是要贏得孩子——“知道錯了嗎?”“錯啦。”以為逼孩子認了錯,進行了場面上的壓制就解決了問題,其實並沒有改善問題本身。態度並不是問題本身,我們要的結果是具體行動,而不是態度上的口頭承諾。

    5.採用失去關愛為結果的威脅——“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這是對孩子殺傷力最大的錯話之一,遇到那種總愛說“你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親戚朋友,離他們越遠越好!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愛不是無條件的,會導致孩子隱藏自己的缺點,甚至撒謊,而不是去改善行為。

    6.利益交換式的誘導——“你把飯吃完,媽媽就讓你看動畫片。”對孩子做到一些本該做到的基本事情都頻繁使用獎勵,就會陷入利益交換的誤區。獎勵要用在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獎優手段,不要用物質獎勵,口頭肯定就可以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在孩子心裡比物質更為珍貴。

    7.只顧講大道理不會傾聽孩子——溝而不通,家長自以為說的都是對的,孩子都得聽你的,這是一個跟孩子不平等的溝通,這是在訓孩子。殷教授說得好:“溝通就是你說說我聽聽,然後我說說你聽聽,最後達成一個共識。”

    8.否定式教育誤區——“小心點,別把被子打碎啊~”記得那個粉紅大象的試驗嗎?“你不要想那隻粉紅色的大象”,反而我們腦中會出現一隻粉紅色的大象。這種心理暗示只會加深孩子對錯誤的印象。要用正面表達,別把杯子打碎,可以改成寶貝你端的很穩啊,加油!

    9.解決方案誰來提——孩子把牛奶弄灑了,家長趕緊過去打掃。有些家長習慣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沒有讓孩子承擔錯誤的後果,錯失了教育的機會,讓孩子弄不清做事情的邊界在哪裡,失去鍛鍊主動解決問題的機會。要讓孩子自己提出處理方法,主動承擔錯誤的後果。人會傾向於對自己承諾過的事情兌現。

    10.錯誤的結果引導——“不愛讀書,以後就考不上大學!”很多家長以為說出做錯事情的結果,孩子就能得到改善,其實這需要強大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自制力才行,小孩子意識不到長遠的目標,大孩子道理早就懂了,只是缺乏自制力,所以我們經常是在做無用功。

  • 3 # 楊sir育兒之道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親子溝通實際上是消極的、不良的。這種不良的溝通卻時刻在傷害著孩子的心靈,楊sir下面簡單說說家長朋友包括我自己也曾經犯過的不良溝通吧!

    第一種是話語中充滿著指責:

    比如說“你看你,一天就知道玩,也不知道學習,你這一天天的遺傳誰的基因啊?”我父母也說過我“知道你這樣,當初在垃圾箱就不給你抱回來了”(我們東北老輩人總說孩子是撿來的,好像是比較好養活的意思)。這種話很多時候父母都是有口無心的,這種責罵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損壞了家長朋友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第二種是對孩子百依百順:

    比如說“孩子進了超市拼命喊著要這個要那個,媽媽說好了,媽媽給你買就是了”,再者年輕的父親母親為了爭奪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強大能力,“你爸說的不算,他說不買,媽媽給你買”(我家就發生過,事後我與老婆私下進行了溝通,杜絕了此類事情)。在父母眼中,孩子最重要,尤其表現在隔輩長輩對孩子的百依百順。只要孩子發話,家長就唯命是從,時間久了孩子就開始了任性和霸道,以自我為中心等表現。

    第三種是家長大包大攬:

    我父母就跟我說過這樣的話“你什麼都不用管,你就學習就學,其他的事情我們全給你辦好”。父母做起了孩子的大管家,父母在生活方面極度的滿足孩子需要,但是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時候家長認為的“關心”卻大大傷害了孩子的心理,時間久了孩子就出現了逆反和牴觸。

    這裡楊sir根據親身經歷,為您送上自己的拙見,如不滿意,請見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有哪些光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