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網

    戰國七雄之爭其實是一種爭寵行為。

    周失其鼎,天下共逐之,由此確立了七雄並立。中央朝庭衰落,無力控制天下。周天子為了制衡各國,採取了挑拔矛盾、驅狼吞虎策略。一方面製造各國矛盾,挑起中原戰爭。另一方面對戰爭的勝利者封給爵號,許以更高的中原地位。其他強國見此,更是紛紛效仿,各國矛盾更加尖銳,互相攻伐,逐漸失控,人口損失嚴重。一山難容七虎。為了結束這種混亂局面,只能由最強者統一中原取代周天子。

  • 2 # 中匯新媒體

    兩個很大的原因,資源和野心,這兩個也是推動人類前行的必不可少的基因,這就好比你鄰居家有一個寶藏你想得到他一個道理。

  • 3 # 大秦鐵鷹劍士

    戰國之世周王朝的統治能力已傾於無,春秋霸主也均已作古,高山為谷,深谷為陵,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正是鐵血大爭之世。戰國時代固的有統治秩序已經被破壞,小國圖存,大國圖強,凡有血性,皆有爭心;因此諸侯國相互兼併,彼此攻伐,最終目的就是建立一個新的統治秩序。在戰國這樣的環境裡,各國只能奮力求存圖強,如果想置身事外、明哲保身,那麼必然早亡。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都不得不參與戰爭!

    戰國時期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鐵器取代青銅器成為生產工具。土地被大量開發,人口數量激增,有限的資源被無限增長的人口所爭奪。華夏大地列國林立,相互之間設立關卡,互徵重稅;又沿河各築大壩,引水淹沒敵國土地,皆做以鄰為壑的缺德事。因此大國兼併小國,小國力求存活,彼此之間爭鬥不休,為的就是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形成一統。戰國七雄皆有統一天下,結束紛爭的理想與志想!

    周失其鼎,諸侯共奪之;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天下無王久矣,故各國相互吞併,意圖統一天下,成為天下共主。王是天子的爵位,只有天下共主才能稱王,戰國七雄皆僭越稱王,意味著七雄均有代周自立的想法與行動。想要統一天下,則必然要消滅各國,不戰不足滅國,不伐不足統一天下,因此各國合縱連橫相互兼併,都在謀求自身的最大利益,盡力削弱別國。

    戰國時期各國相互兼併的現象是用武力統一天下的一種行為,這種現象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戰國之後天下歸於秦,秦亡後又有楚漢相爭,天下歸於漢;漢朝式微後三國爭霸,最終歸於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並立期間,各國亦相互征伐,目的還是統一天下;民國前期,各地軍閥相互混戰,其目的也是擴大地盤,統一天下。因此戰國七雄相互吞併的現象其實是分久必合的必然情況,只有天下歸於一統,才不會出現相互混戰的現象。

  • 4 # 源稚生

    誠邀。在中國戰國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戰國起於公元前475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經過春秋時期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晉的結果為標誌,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那麼戰國時期為何出現各國相互吞併的情況呢?

    事實上,春秋五霸是對君主個人魅力的名義尊奉,戰國七雄則是對於三百年局勢的實際分析。簡言之,五是君主列舉,七是國力評估。

    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滅亡,至周平王東遷洛陽作為東周起始時間,也是春秋時代的起始點,要知道此時,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不同的諸侯國,而其中比較大的諸侯國,有齊國、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曹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燕國等。而到了戰國初期,包括七雄以內,剩下的諸侯國只剩下了二十餘家。所以要論吞併,春秋時期,吞併更甚。

    春秋時期的霸主也滅國,但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霸主還會出面協調諸侯之間的矛盾;戰國之間的霸主不管這些,只想無限制的擴張領土、掠奪人口資源,獲取更多利權,小國生存局面更加困難。像春秋時期鄭衛宋陳蔡等反覆被強國蹂躪還能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戰國時期滅國成為潮流,戰國的滅國不同於春秋,春秋時期楚國滅亡了陳國、蔡國,還尊敬周禮,讓陳蔡復國了;戰國時期要復國只有靠自己,像中山國復國、田單復國。

    土地供應早晚會達到上限。各國諸侯不是傻瓜,所以就盯上了鄰國的土地,聰明的諸侯更是要在危機爆發前先下手為強。春秋時代人口少,距離危機尚遠,雖然有戰爭,但屠殺較少,因為土地和人口是諸侯都想霸佔的。春秋戰爭可以看成吞國戰爭或兼併戰爭,就是把整個國家吃下去,來壯大諸侯的整體實力。

    而到了戰國時期, 形勢全變了,人口數量接近危機點,社會動盪已經開始湧現。諸侯必須靠發動戰爭屠殺敵國的有生力量,來獲得無主之地,這樣土地供應危機才會暫時緩解。

    戰國戰爭可以看成滅國戰爭,諸侯只把土地吃進去,但是人口拋棄掉。這時候的戰爭不需要什麼規則來約束,殘酷的殺戮就是最簡單有效的制勝秘訣。所以戰國就出現了《孟子·離婁上》所說的“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局面。

    之所以戰國時期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必然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形勢使然。

  • 5 # 老豆224876384

    這是正常呀,地球形成之初有國境線嗎?沒有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嘛,這一定律,今天還適用哩,優勝劣太呀,好自為之。

  • 6 # 一個人的歷史

    談到戰國時期各國相互吞併、征伐的現象,不能簡單的用“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來解釋,因為這種說辭說的是趨勢,換句話說就是放到哪裡都適用,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文化發展的推動

    戰國時期已經經歷了春秋時期諸子百家文化學術發展的巔峰期,在各種學說和思想的碰撞下,人類的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儒墨道法”四大顯學各顯其能,除了墨家思想不為各國君主所用外,儒、道、法三家都找到了自己理論實踐的土壤。戰國時期法家思想佔據了主流,吳起在魏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變法圖強成為了一種潮流和趨勢。透過變法魏國最先稱霸於諸侯,魏武卒威震天下,把秦軍打的一敗再敗。這種變化打破了春秋及戰國早期的天下均勢,為強兵滅國提供了可能。

    霸主雄心的踐行

    和秦奮六世之餘烈一樣,戰國七雄中也不乏傑出的君主。這些君主的心中都有兩個詞“稱霸、滅國”,因此戰國前期的重心是“稱霸之策”,到了後期才演化為“滅國之謀”。統一的第一步是土地,第二步是人口,第三步是人心。吞併土地、開拓疆域,是謀天下的第一要務。始皇帝滅六國統華夏,弘法治結民心,揚國威於四海,樹豐碑傳萬世,建立了不世功勳。

    謀者博弈的舞臺

    謀者謀國、謀身、謀天下,謀者的最高追求,讓自己所在的組織利益最大化。古往今來的謀者所有的奇謀良策都是為了實現自己人生最大的抱負,謀得天下就是他們最大的追求。合縱連橫、東齊西秦都是謀者的博弈,都是謀天下的角逐。沒有吞併共伐,沒有了滅國之戰,謀天下從何談起。法家的申不害、慎道、商鞅都是理論的踐行者,他們要透過稱霸滅國來證明法家是強國之術,法家思想是博弈的最終贏家。

    勇者殺伐的領域

    勇者殺伐之能,不戰則無威,無威則無位。這些戰場上的英雄需要有讓自己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機會來嶄露頭角,無敵並不是最終的目標,平天下才是終極的抱負。白起在長平之戰後,想到的是藉機一戰滅趙,奠定秦一統天下的根基。所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為將,不謀全勝者,不足以為謀。

  • 7 # 瓊林夜話

    自春秋以來,周天子的統治力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於諸侯的約束力更是一紙空談,諸侯表面尊重周天子,實際上誰也看不起他,為什麼?因為諸侯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周天子。既然沒有了約束,實力強的諸侯便開始找藉口吞併實力弱的諸侯。

    齊國吞併了魯國、薛國,趙國吞併了中山國,就連實力最為弱小的南韓也吞併了鄭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只能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各諸侯國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的會因為爭奪資源而爆發戰爭。古代資源有限,隨著人口的發展,資源的需求成為了各諸侯首要的問題。在有限的土地上,不可能再增加更多地資源,只能向外需求發展,擴充套件土地讓多出來的人口去耕種,然後生產出需要的資源。但是,適宜耕種的土地也是有限的,這就會引起諸侯為爭奪同一塊良田產生戰爭。戰爭打的是實力,實力強大的就佔有土地,實力弱小的就只有被欺負,甚至亡國。

    我們以秦魏為例。魏國自魏文侯以來,在吳起的幫助下,國力強盛。此時,他有四個發展方向,為什麼偏偏和秦國過不去呢?因為北邊是趙國,東邊是所有諸侯都眼饞的宋國,南邊是強大的楚國,只有西邊是貧弱的秦國。於是,秦魏之間在河西之地拉拉扯扯了一百多年,直到秦國商鞅變法以後,才分出勝負。

    打仗需要人口和資源,充足的人口提供充足的兵力,充足的資源提供充足的糧草。之所以把那段歷史稱為戰國,就是因為戰爭是那段時期的主題。如果想要在戰國生存,就只有發展自己,讓自己實力強盛。於是,各國開始了各種變革,秦國商鞅變法,魏國李悝變法,趙國胡服騎射,南韓申不害變法,楚國吳起變法等等,都是為了國家強盛。

    所以,戰國時期各諸侯的相互吞併,都是為了能夠擴大資源,強大實力,避免像宋國一樣被其他國家瓜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豪車維修為什麼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