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廣東寶安遇到颱風;
1978年,寶安的村民泅渡逃港;
1980年8月26日,全華人大批准在深圳設立經濟特區;
1982年,2萬基建工程兵進入深圳,援助深圳建設;
1992年8月10,深圳發行新股,來自全國各地的100萬人搶購;
1996年12月,滬深兩市股市大跌;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引起全球經濟動盪;
2017年,深圳舉辦第十九屆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
從1978到2018,有這麼多大事在深圳發生,僅僅簡單羅列一遍,就已經讓人產生浩渺之感,經歷過這四十年的人,恐怕會在每一行字前面都注目沉思良久,如果把深圳的這四十年放進一部電影裡,那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正在上映的張唯導演的電影《照相師》,試圖完成的,就是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當然,最好的做法,是找一個小的切口,進入歷史,進入這浩蕩的四十年。這樣的小切口,其實並不好找,切口太小,故事裡的人自顧自生活,似乎有與世隔絕的嫌疑,切口太大,故事裡的人積極參與每件大事,又有符號化的嫌疑。《照相師》卻找到了一個巧妙的小切口:一個三代做攝影師的蔡姓人家。
▲第一代攝影師(電影採用了“照相師”這個更有時代特色的稱呼,並且用做片名)蔡祥仁。
這三代攝影師,跟隨時代對自己的位置做了微調,老父親蔡祥仁開照相館,拍證件照,第二代人蔡安國做過婚紗攝影、人體寫真,最後在紀實攝影裡找到歸宿,生於九零年代的第三代人蔡正雄則開發了一款照相手機。
他們因此有了兩重身份,兩重任務。身為深圳人,他們必然主動或者被動地參與深圳這四十年的大事小情,是身在其中的人;身為攝影師,他們必然要以自己的方式記錄深圳這座驚奇之城的各種變化,他們又是旁觀者和記錄者。這兩重身份合在一起,深圳四十年的往事,很自然地在他們的生活和職業生涯裡展現了出來。
▲第二代攝影師蔡安國,他的髮型和著裝都很“八十年代”。
一旦承載著這樣的任務,就難免符號化,但《照相師》裡的人,以自己獨特的故事和獨特個性,避免了被符號化的命運。
故事開始於1978年的一次泅渡逃港中,蔡安國的母親乘船逃港後,不知去向,蔡安國幾度泅渡逃港,為了尋找母親,也為了對岸的生活,所謂泅渡,就是要在茫茫黑夜裡,憑藉肉身和一點簡單的器具幫助,游到對岸的香港去。
他失敗了,被捆綁起來,要接受懲罰,關鍵時刻,有開明的領導聞訊趕來,救下他們,因為他們深知“兩邊的差距太大了”。這是一句很有人性的話,簡單,卻有著對人的深深體諒,也說明了當時所有人的處境。
以至於,我不能不懷疑,這句話來自現實,曾經真實發生在某個特別的瞬間,由某個特別的人物說出來。
▲第三代人蔡正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照相師”了。
差距如何縮小,如何才能不用逃港,而過上對岸的日子?1980年,深圳被設為特區,老人安慰依舊蠢蠢欲動的蔡安國“深圳已經是特區了,今後一定會比香港還好”,果然,一切都開始飛速輪轉,這一家人的命運也有了變化。
蔡安國和妻子陳文娟的人生核心,也轉移到賺錢上來,他們先是把照相館改為婚紗影樓,後來,發現拍人體寫真更賺錢,又投身寫真界,陳文娟則投身股市,收集身份證排隊搶購認購證,購買原始股,甚至糾集了左領右舍的積蓄,成了有影響力的大戶。
然後,他們不可避免地,要和深圳這艘大船深度繫結,同起伏共命運,他們經歷了經歷了1996年的大跌,2007年的次貸危機,陳文娟轉型做基金,做投資人,最後成為兒子的高科技公司的股東。
▲1992年,百萬人搶購股票認購證。
他們也必然經歷了社會氣氛的變化,寫真攝影不那麼吃香了,人到中年,激素分泌水平也下降了,蔡安國也轉型紀實攝影。許許多多深圳人,恐怕都是這麼一路走來的,不停尋找方向,接受摧毀,也接受新生,那些高樓大廈背後,都是這種螞蟻搬家式的財富積累。
和他們的命運相關的,對他們的人生有著最重要影響的,還是大勢。深圳是中國四十年大勢的試水船,他們的一生,他們的財富,他們的情愛,都緊緊跟隨大勢。潮起,他們會有立在潮頭的瞬間,潮落,他們也要捱過低谷裡的時光。這四十年,屬於深圳的這條K線,是整體上揚的,他們都是潮頭的人,充分地付出了,也充分地享受到了時代紅利。
▲蔡安國和妻子陳文娟,陳文娟被設定為湖南人,這個設定很有意思,廣東尤其是深圳,有大量外來人口來自湖南。
他們同樣經歷了這些潮起潮落,他們是身後無數來自四面八方,最終在深圳紮根的深圳人的縮影。
三代攝影師這個設定,讓他們經歷這一切,並且記錄這一切這件事顯得非常自然。蔡祥仁拍下幾代人的臉,蔡安國拍下了深圳從一個小城變成大城的全過程,他的作品,那些真實的照片,拓寬了整個故事的時間和空間。
而蔡正雄則是通向未來的攝影師,他開發的照相手機,會讓更多人成為記錄者。但在故事最後,作為攝影師代表的蔡祥仁,卻把記錄者身份拱手相讓:“這輩子,我只拍好了這張照片,你們紀錄了這座偉大的城市,在你們面前,我只是個照相師。”
創造者,才是真正的記錄者。
講述大城的故事,要有空間感,《照相師》用四十年的城市景觀變化、人物命運起伏,營造了空間感;講述四十年變遷的故事,要有時間感,《照相師》帶出了這種時間感。
不過,最難營造的,其實是建立在時間感和空間感基礎上的節奏感,《照相師》用字幕、用真實事件,用人物在事件中的穿梭,製造出了這種節奏感。
有些場面,非常難得一見,例如逃港泅渡,還有解放軍進入深圳。有些場景轉換非常有意思,蔡安國在家裡聽著《萬里長城永不倒》,外面卻傳來進城的解放軍合唱《我們的隊伍像太陽》的歌聲。
有些臺詞大有深意,例如蔡祥仁說:“一張營業執照,兩種經營方式是沒問題的,自家的房子做自己的生意。”有些細節也很有特性,例如蔡國安因為專注於攝影,在馬拉松比賽的一次小事故中仍然不忘拍照,差點成了網路“紅人”。
缺陷也有,例如,為了讓劇中人趕赴下一個時代,節奏過於匆促。陳文娟籌集了左鄰右舍的錢去炒股,不幸失敗,左鄰右舍乃至家人,險些失和,這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但蔡祥仁出馬解決了問題,讓這個縫隙匆匆閉合。
▲1982年,解放軍的工程基建兵進入深圳,援助深圳建設。
作為深圳人的代表人物,這些人物的故事,過於典型,過於正派——很可能是有人物原型的原因,陳文娟因為炒股離家十年,卻沒有出軌,或者衍生出另外的感情(故事裡暗示了她和趙為民走得很近,但沒有進一步挖掘),趙為民的工廠遇到了危機,借錢也要給工人發工資,太正派了,太凜然了,多少有點不可思議。
而且,演員都是中年人,卻要在將近三分之一的劇情裡扮演青年人,有點力不從心。
所以,我更期待這個故事能夠拍成電視劇,《大江大河》《外灘鐘聲》一樣的電視劇。這四十年,華人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故事,慢慢講這些故事吧,我們有的是時間去聽。
1978年12月,廣東寶安遇到颱風;
1978年,寶安的村民泅渡逃港;
1980年8月26日,全華人大批准在深圳設立經濟特區;
1982年,2萬基建工程兵進入深圳,援助深圳建設;
1992年8月10,深圳發行新股,來自全國各地的100萬人搶購;
1996年12月,滬深兩市股市大跌;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引起全球經濟動盪;
2017年,深圳舉辦第十九屆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
從1978到2018,有這麼多大事在深圳發生,僅僅簡單羅列一遍,就已經讓人產生浩渺之感,經歷過這四十年的人,恐怕會在每一行字前面都注目沉思良久,如果把深圳的這四十年放進一部電影裡,那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正在上映的張唯導演的電影《照相師》,試圖完成的,就是這樣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當然,最好的做法,是找一個小的切口,進入歷史,進入這浩蕩的四十年。這樣的小切口,其實並不好找,切口太小,故事裡的人自顧自生活,似乎有與世隔絕的嫌疑,切口太大,故事裡的人積極參與每件大事,又有符號化的嫌疑。《照相師》卻找到了一個巧妙的小切口:一個三代做攝影師的蔡姓人家。
▲第一代攝影師(電影採用了“照相師”這個更有時代特色的稱呼,並且用做片名)蔡祥仁。
這三代攝影師,跟隨時代對自己的位置做了微調,老父親蔡祥仁開照相館,拍證件照,第二代人蔡安國做過婚紗攝影、人體寫真,最後在紀實攝影裡找到歸宿,生於九零年代的第三代人蔡正雄則開發了一款照相手機。
他們因此有了兩重身份,兩重任務。身為深圳人,他們必然主動或者被動地參與深圳這四十年的大事小情,是身在其中的人;身為攝影師,他們必然要以自己的方式記錄深圳這座驚奇之城的各種變化,他們又是旁觀者和記錄者。這兩重身份合在一起,深圳四十年的往事,很自然地在他們的生活和職業生涯裡展現了出來。
▲第二代攝影師蔡安國,他的髮型和著裝都很“八十年代”。
一旦承載著這樣的任務,就難免符號化,但《照相師》裡的人,以自己獨特的故事和獨特個性,避免了被符號化的命運。
故事開始於1978年的一次泅渡逃港中,蔡安國的母親乘船逃港後,不知去向,蔡安國幾度泅渡逃港,為了尋找母親,也為了對岸的生活,所謂泅渡,就是要在茫茫黑夜裡,憑藉肉身和一點簡單的器具幫助,游到對岸的香港去。
他失敗了,被捆綁起來,要接受懲罰,關鍵時刻,有開明的領導聞訊趕來,救下他們,因為他們深知“兩邊的差距太大了”。這是一句很有人性的話,簡單,卻有著對人的深深體諒,也說明了當時所有人的處境。
以至於,我不能不懷疑,這句話來自現實,曾經真實發生在某個特別的瞬間,由某個特別的人物說出來。
▲第三代人蔡正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照相師”了。
差距如何縮小,如何才能不用逃港,而過上對岸的日子?1980年,深圳被設為特區,老人安慰依舊蠢蠢欲動的蔡安國“深圳已經是特區了,今後一定會比香港還好”,果然,一切都開始飛速輪轉,這一家人的命運也有了變化。
蔡安國和妻子陳文娟的人生核心,也轉移到賺錢上來,他們先是把照相館改為婚紗影樓,後來,發現拍人體寫真更賺錢,又投身寫真界,陳文娟則投身股市,收集身份證排隊搶購認購證,購買原始股,甚至糾集了左領右舍的積蓄,成了有影響力的大戶。
然後,他們不可避免地,要和深圳這艘大船深度繫結,同起伏共命運,他們經歷了經歷了1996年的大跌,2007年的次貸危機,陳文娟轉型做基金,做投資人,最後成為兒子的高科技公司的股東。
▲1992年,百萬人搶購股票認購證。
他們也必然經歷了社會氣氛的變化,寫真攝影不那麼吃香了,人到中年,激素分泌水平也下降了,蔡安國也轉型紀實攝影。許許多多深圳人,恐怕都是這麼一路走來的,不停尋找方向,接受摧毀,也接受新生,那些高樓大廈背後,都是這種螞蟻搬家式的財富積累。
和他們的命運相關的,對他們的人生有著最重要影響的,還是大勢。深圳是中國四十年大勢的試水船,他們的一生,他們的財富,他們的情愛,都緊緊跟隨大勢。潮起,他們會有立在潮頭的瞬間,潮落,他們也要捱過低谷裡的時光。這四十年,屬於深圳的這條K線,是整體上揚的,他們都是潮頭的人,充分地付出了,也充分地享受到了時代紅利。
▲蔡安國和妻子陳文娟,陳文娟被設定為湖南人,這個設定很有意思,廣東尤其是深圳,有大量外來人口來自湖南。
他們同樣經歷了這些潮起潮落,他們是身後無數來自四面八方,最終在深圳紮根的深圳人的縮影。
三代攝影師這個設定,讓他們經歷這一切,並且記錄這一切這件事顯得非常自然。蔡祥仁拍下幾代人的臉,蔡安國拍下了深圳從一個小城變成大城的全過程,他的作品,那些真實的照片,拓寬了整個故事的時間和空間。
而蔡正雄則是通向未來的攝影師,他開發的照相手機,會讓更多人成為記錄者。但在故事最後,作為攝影師代表的蔡祥仁,卻把記錄者身份拱手相讓:“這輩子,我只拍好了這張照片,你們紀錄了這座偉大的城市,在你們面前,我只是個照相師。”
創造者,才是真正的記錄者。
講述大城的故事,要有空間感,《照相師》用四十年的城市景觀變化、人物命運起伏,營造了空間感;講述四十年變遷的故事,要有時間感,《照相師》帶出了這種時間感。
不過,最難營造的,其實是建立在時間感和空間感基礎上的節奏感,《照相師》用字幕、用真實事件,用人物在事件中的穿梭,製造出了這種節奏感。
有些場面,非常難得一見,例如逃港泅渡,還有解放軍進入深圳。有些場景轉換非常有意思,蔡安國在家裡聽著《萬里長城永不倒》,外面卻傳來進城的解放軍合唱《我們的隊伍像太陽》的歌聲。
有些臺詞大有深意,例如蔡祥仁說:“一張營業執照,兩種經營方式是沒問題的,自家的房子做自己的生意。”有些細節也很有特性,例如蔡國安因為專注於攝影,在馬拉松比賽的一次小事故中仍然不忘拍照,差點成了網路“紅人”。
缺陷也有,例如,為了讓劇中人趕赴下一個時代,節奏過於匆促。陳文娟籌集了左鄰右舍的錢去炒股,不幸失敗,左鄰右舍乃至家人,險些失和,這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但蔡祥仁出馬解決了問題,讓這個縫隙匆匆閉合。
▲1982年,解放軍的工程基建兵進入深圳,援助深圳建設。
作為深圳人的代表人物,這些人物的故事,過於典型,過於正派——很可能是有人物原型的原因,陳文娟因為炒股離家十年,卻沒有出軌,或者衍生出另外的感情(故事裡暗示了她和趙為民走得很近,但沒有進一步挖掘),趙為民的工廠遇到了危機,借錢也要給工人發工資,太正派了,太凜然了,多少有點不可思議。
而且,演員都是中年人,卻要在將近三分之一的劇情裡扮演青年人,有點力不從心。
所以,我更期待這個故事能夠拍成電視劇,《大江大河》《外灘鐘聲》一樣的電視劇。這四十年,華人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故事,慢慢講這些故事吧,我們有的是時間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