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霞孤鶩i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相互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主張“克己復禮”,使每個人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

    在這個時期的儒家思想只是奴隸制度的維護者,在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又經過了孟子和荀子的發展,但是沒能為處於兼併爭霸時期的諸侯所接受.

    到了漢朝,經過六十多年的修養生息之後,漢朝的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加強,但同時還存在很多的社會問題:土地兼併嚴重,諸侯過的勢力日益膨脹,匈奴為患.為了加強中央幾圈,適應國家統一的發展形勢,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

    一、對待“仁”的態度.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匯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恆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物件,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孔子還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利用半年的時間,從思維混亂、表述不清進階到條理清晰、邏輯清楚,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