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生縱橫
-
2 # 一心唯公
這是一個偽命題。目前,不管是大大小小的輔導班,還是正規的培訓機構,包括上市的培訓企業,負責培訓的骨幹教師、名師,絕大部分都是各中小學校的在職教師兼職,以及培訓機構從各中小學校挖的“名師”負責專業培訓。
培訓機構的名師、優秀教師,都是從各中小學校中選拔出來的在職教師。之所以培訓機構“名師”多,是因為他們將區域內所有的優秀教師集中在一起的緣故。單純從這個方面來講,培訓機構的教師肯定比學校的教師水平高。而且每個中小學校的教師,其水平、名氣都是參差不齊的,即使是水平相同的教師,其教學方式、抓促學生的側重點和方向都是有差異的。公立學校要求的是“德智體美”全方位的培養,還有行政管理、黨務政務、目標責任制建設、職稱評定、師德建設、學生規範、綜合素質提升等全面發展,不像培訓機構只注重學生的成績,甚至只注重階段性水平提高。單純在成績短期效應這方面來講,培訓機構肯定佔優。
教育部門嚴查“中小學校在職教師嚴禁進行有償補課”,以及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其目的,就是要求所有輔導機構、培訓機構自行招聘、培養自己的培訓老師,而不是完全依賴中小學校多年好不容易培養的在職教師,以及部分經驗不足的大學在校生、畢業生。
嚴禁、嚴查、整頓的目的,是為了穩定公立中小學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這些學校經過嚴格篩選,花十幾年時間,才培養出來的優秀教師、名師,以及一些緊缺的學科教師,卻輕易“為她人作嫁衣”,被輔導班、培訓機構以高薪挖了去。
這些培訓機構為什麼能開出“年薪百萬”的高薪挖人,還不是因為他們缺少了培育的環節,吃現成飯,節省了大量的成本!如果將自己培育“名師”的成本計算進去,還有培訓機構“年入百萬”的高薪嗎,培訓機構還是暴利行業嗎?
如果將中小學校的優秀教師,穩定在公立教學崗位上,不僅公立教學水平會大幅上漲,而且對於輔導、培訓機構來說,其吸引力比整頓前大大下降。單憑每個培訓機構中之前挖到的“鳳毛麟角”的專職培訓“名師”的,以及大量廉價僱傭的大學在校生、畢業生,缺乏了大量的中層優秀教師,這些培訓機構在家長心目中,還有那麼神奇的作用嗎,還值得信賴嗎?“禁止中小學校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對於整頓培訓機構來說,可以稱得上是“釜底抽薪”。再輔以規範教學,不次超前培訓,不準組織有目的的競賽,不準與學校招生掛鉤,減少高考加分專案,等等。教育迴歸學校、迴歸正規的日子,為時不遠。
-
3 # 80後聊教育
有培訓班的經驗,作為參與者來說幾句。
首先公立學校一般教齡豐富的老師水平肯定是比補習班的老師水平高,但做輔導班的都知自己的老師反而更容易有效果,為什麼?
一,課外輔導對雙方的意義不同,態度就不一樣。對在職老師就是兼職掙外塊,對全職老師卻是飯碗。
所以,有時候老師本身水平高不高和學生能不能出成績是兩回事,你要找的是能和你孩子溝通,能為你孩子在課堂的時間裡負責的老師。
-
4 # 老高說教育
作為一個培訓機構的創辦人,我從來沒有覺得培訓機構的老師水平比公立學校的老師水平高。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培訓機構的老師比公立學校的老師更努力。
培訓機構的老師能否保持穩定的工作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換句話說教學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手藝。為了生存,她們除了提高自己的手藝,別無他法。
對培訓機構的管理者來說,自己學校的教學質量是最重要的。教學質量不好,也就意味著自己學校的課程賣不出去,生存都成了問題。所以,培訓機構才傾盡全力來搞教學,搞教學質量,那些只知道營銷的培訓機構一定會死的很難看。
公立學校由於體制的問題,所有的人都是處於溫水煮青蛙的狀態。我本人在公立學校待過不少的年頭,公立學校就是誰努力,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同事們會說你想升官,想評職稱,想評先進,甚至有可能會說你和領導有特殊關係。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了。在學校裡帶一個班是掙那麼多工資,帶兩個班還是那麼多工資,那所有人都會認為為什麼要帶那麼多班?努力不努力掙得錢基本上都是一樣的,誰會為了塊二八毛的差異去玩命呢?當年剛畢業的時候,我到了一個公立學校,每週二十節主課,三節副課,兩個班的體育,我幫學校做了跳高架,我曾經想幫學校修一個簡易籃球場,大冬天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端著油漆殺外頭寫標語,從屋裡走到屋外,寫標語不到兩分鐘,油漆都凍了。學校沒有宿舍,我需要每天回家,有一次在去學校的路上滑倒了,在冰天雪地裡躺了接近20分鐘,我才爬起來。即便如此,我也認認真真上了前兩節課。活是最多的,工資是最少的,但我仍然是最積極的,最奇葩的是我成了大家嘲笑的物件。後來我就離職了,創辦了現在的培訓機構,不是我不喜歡原來的工作,原來的工作當中,我體驗不到快樂。
現在,很多地方基礎教育段最好的學校不是公立學校,教學質量優良,聲名顯赫的學校是那些收費超貴的私立學校,沒錢是絕對辦不好教育的。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家長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加個性化的要求,公立學校不懂得轉軌,會死的很難看。
無論是在培訓機構還是公立學校,優秀的教師人才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發揮他們最大的價值。給一個老師發2000塊錢一個月,還指望他玩兒命,這就是開玩笑嘛。我的觀點是,如果他不適合當老師,他連2000塊都不值,如果他適合當老師的話,你能給多少錢就給多少錢。很多公立學校的老師,如果不是為了公立學校老師這塊牌子,早都把工作扔了。很多人想扔,年輕時候沒想好,等到想好了,就沒有勇氣了,從根本上說就是習慣了。
公立學校的老師水平高,還是培訓機構的老師水平高,其實不用討論,兩者是不對立的,公立學校依然承擔著教育的主要任務,培訓機構能做的就是拾遺補缺,公立學校就是馬克思,培訓機構就是恩格斯,在目前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的情況下,這兩者是可以並存的。如果有一天,公立學校辦的好了,或者說教育資源分佈的平衡了,培訓機構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我就再回公立學校教學,哪怕沒有編制我也認了。
可是,公立學校和私立全日制學校的對立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很多地方公立學校和私立全日制學校的競爭是白熱化的,為了搶奪生源,那是不擇手段的。公立學校體制比較死板是他的弱點,買幾本書都要打報告,經營起來相當的不靈活,在這方面,私立全日制學校有非常大的優勢,私立學校的經營相對靈活。在個別地區已經演變成私立學校好比是相聲界的郭德綱,公立學校好比是相聲界的姜昆,兩客觀來說,姜昆相聲說得不好不能怨人家郭德綱相聲說得好,同在一個國家,同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大家的差異為什麼那麼大呢?這背後隱藏的問題不是我們吐口水,扔板兒磚就能解決的。我們大家各自努力,能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僅此而已。
回覆列表
不見得,輔導機構確實會有少部分高薪吸引過去的優質高水平的講師,但從整體水平上來說,遠遠比不上正規學校師資力量。
輔導機構老師會經常說家長喜歡聽得話,學生喜歡聽得話,很少說或者不會說令人反感的話,畢竟忠言逆耳但喜歡的不多,而科班出身的學校老師不僅僅說家長孩子喜歡聽得話,而且說的更多的確是不喜歡聽得話,因為實話真的不好聽,但這些話又必須得說,於是就招人煩了。
孩子的成長,不要只關注成績。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