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曾經努力教導自己的親人,也曾動過"以知識融資"的念頭,但最終全放棄了。不是教得不用心,而是對"學生"的要求很高,感覺真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學成的。
4
回覆列表
  • 1 # yzhuo1

    證券投資的知識範圍很廣,方法很多。每個人的資金情況、感悟能力、適應程度也不一樣。只有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才可贏多虧少。先付學費總是難免的。而且股市遊戲規則還是動態變化中,所以二八定律是規律。多數人成就少數人發財。

  • 2 # 解學豐

    證券投資交易知識,無損傳遞出去,是不可能的事!這裡麵包含的內容太多了,不是誰都能學到手,有的可以舉一反三,有的根本就學不到手!投資經驗,那是日積月累的,不是誰能學到的,有的買股十年八年都整不明白!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炒股,最好遠離股市,普通投資者,獲利太難了!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普通投資者不如買基金,自己投,太難了,很難獲利!

  • 3 # 西天蝸牛

    想要將投資或交易知識無損傳遞應該是不現實吧。

    舉個栗子,你的投資或交易邏輯或者的體系好比是丐幫的“打狗棒法”(夠經典了吧),但是繼位者學了“打狗棒法”能發揮幾成的效果,甚至有沒有突破,這是很難預料的事情。

    神鵰俠侶中,洪七公的打狗棒法厲害吧,黃蓉天資聰明一學就會,但是黃蓉之後的丐幫幫主魯有腳雖然也學了打狗棒法,你覺得他的功夫如何?學到了幾成?再看魯有腳之後的丐幫幫主耶律齊,比起魯有腳雖然好一點,但是比起黃蓉、洪七公那就差得遠了去了。

    我以前是當老師的,一個班幾十位學生接受的教育是一樣的,但是學習的結果卻是天差地別,有些是因為天賦原因、有些是是自身的興趣原因,也有些是努力程度原因,很容易造成分化的結果,這不是老師能解決的問題。

    孔子三千弟子,也才只有七十二賢人,而且即使是這七十二個人中,才能也是差別極大,能夠配享文廟的好像也只有顏回一人。

  • 4 # 木易論

    我的理解是證券行業想要無損傳遞,幾乎不可能。

    就拿我自己來舉個例子,我在這個行業待了近十年,我有好些個師兄師弟,但說實話,對於這個行業我屬於半路出家,我也並非什麼科班出身,所以我會的所有證券行業知識,一是來自於工作中老師的講解,二是來自於自己不間斷的學習,三則是在實戰中積累的經驗。

    為什麼說無損傳遞幾乎不可能呢?這就如同我的幾個師兄弟,十年時間過去了,還在這個行業工作的人只有剩下兩個,一個自然是我,另一個是我的師兄。

    有的師兄師弟工作不到兩年就改行了,你會發現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有的能學到七成,有的只能學到一半,還有的恐怕連三成都不到,也同樣會有人青出於藍。

    在證券行業裡,指標那麼多,所有人都能學到同樣的用法,但是最終,對於指標的解答或許是多種多樣的,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指標雖然是量化的,對個人的理解無法量化,這就導致了你能看出三浪,而別人卻覺得有五浪。

    每個人的悟性及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無損幾乎不可能,這就跟年少是念書一樣,總有人成績好,總有人成績差,同一個老師教的東西,總會有人是學不到的,卻也總會有人學的挺好。

  • 5 # 天啟量投

    客觀知識可以無損傳遞。

    這些都是客觀的知識,你可以無損傳遞。

    然而,主觀知識難以無損傳遞。

    比如,以前有人告訴我,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非常的雄偉壯觀。

    我知道了。

    在我的腦海裡,埃菲爾鐵塔=雄偉壯觀。

    然後,直到有一天,我去了一趟巴黎,我走到了埃菲爾鐵塔的腳下,然後,在我抬頭的一瞬間,我才算明白了,他眼中的雄偉壯觀,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色。

    我沒有經歷,我就體味不出,雄偉壯觀這個客觀詞語背後的主觀感受。

    同樣,我們倆的感受,也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這跟我們各自的人生閱歷,可能都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主觀層次的知識,我認為,沒有辦法無損的傳遞,只能說,前人走過的路,提煉出來精華,給後來者一些幫助而已。

    需要後來者自己的經歷,自己的閱歷,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其積累的足夠深的時候,前人的知識,才能夠最大程度的傳遞出去。

    所以,比如我說一句:做交易,必須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就傳遞出了兩層含義。

    第一:我們所看到的字面意思。

    第二:我在漫長交易生涯中,經歷的,思考的,融合的那些理念和想法。

    在經歷不同人的眼中,這些字的意思就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這個時候,有那麼一個人,他經歷的足夠多,他已經站在了門檻前,那麼,我這一句話,就能夠給他踹進門裡。

    可能還會讓他滑行一段距離…

    各位覺得呢?

  • 6 # 初心價值

    基礎知識是可以無損傳遞的,但自身的投資方式是很難做到無損的。

    基礎知識已經經歷了歷史的沉澱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並且這是客觀理論,傳遞困難度不大。

    但是自己的投資操作方式是很難用文章傳遞,因為裡面包涵了太多自己的主觀判斷,每個人性格不同,看問題角度不同,都很可能導致同一種方式出現多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看看格雷厄姆的書籍,他雖然是教父級人物,但所寫的書籍大多是傳遞投資觀念和投資心態,因為這些是基礎不管你是投資又或者投機都需要這些東西作為投資基礎。

    而技術類書籍例如《日本蠟燭圖》,講的也是K線最基礎的理論,並不會去加入太多的自己的主觀操作意見。

    還有每一本好的投資書籍講的最多的是風險,因為控制風險是投資或者投機最客觀的存在,不懂得控制風險就不可能長久獲得收益。

    因此選擇投資書籍,主要的是選擇比較基礎的書籍,觀念,心態,風險,圖形基礎理論。其他那些什麼戰術戰法的書籍也許只適合作者本人使用,對讀者未必有用,可以借鑑不可生搬硬套。每一種方式方法其實最終也都是從基礎演變而來,打好基礎,那麼自己創造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也就不難了。

  • 7 # 西格瑪的化學

    證券投資比較特殊,投資知識是客觀存在的,清晰明瞭的,但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不同的價值觀以及思維方式決定了對投資知識的不同理解,同樣的投資知識,價值觀不同的人,能夠理解的角度和深度是不同的。

    對於傳授投資知識來說,你可以準確無誤地講授你所理解的投資知識,可是,因為接受你講知識的人,因為價值觀差異,不一定可以理解你講授的意思。比如最基本的常識:股票價格由公司的價值決定。這句話,未必每個人可以理解。

    所以,投資知識可以清晰明確地講授,但學的人未必能夠清晰明確地學到。

  • 8 # 孟可的思想空間

    你的這個感覺是很對的。不是什麼人都能學好炒股的。

    我在30多歲時在碧聊(一個網路平臺)講過炒股技巧。當時是一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做我的講譚助教。就是每當我講5分鐘後,他就接過話筒來對我的內容進行講解和總結。一開始他對我內容的理解還湊合,講解的還算基本到位。但是到了後面就越講越離我的原義越遠了。使我不得不叫停了他的講解。因為他對我的講話理解的偏差太大了!再不及時糾正就晚了。

    從此,再講解股票技巧時,我就自己一個人從頭講到尾了。雖然累些,至少能夠表達出我真正的意思。

    一個人對你講的東西的理解,肯定是在他所經歷過的、所理解的事物的基礎上的理解。如果你講的內容是他所從未接觸過的,他如果還未掌握核心思想,他就很容易把內容與他以前學過的經歷過的看似最相近的東西相聯絡。但是這種聯絡往往是錯誤的聯絡。

    以前的大操盤維克多.斯波朗迪也試著收過幾個學生,最後都沒有教授成才。

    《海龜交易法則》中的十幾個弟子,也是從上千人中選出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時代來了,使用者需要更換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