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益杏林

    首先說明月經病變是以月經的週期,經期,經量異常為主症。或伴隨月經週期,或於經前,經後,月經過多過少等。如月經先期是氣虛引起,應該用補中益氣東加減,腎氣虛用固陰煎調理,月經後期,腎虛用當歸地黃飲加減,血寒用溫經東加減,月經過多,氣虛用舉元煎加減,月經過少,腎虛用歸腎丸調理,血虛用滋血東加減。辨證是重點,用藥是關健。

  • 2 # 她日記

    氣血虛,腎虛,體寒導致月經不調,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情況。

    三者是會相互影響。

    氣血是人體本源,腎是先天之本。

    腎具備內分泌的功能,位於腰部兩側後方,所以腰痠疼痛的人是腎不好。

    有些人來月經時,除了肚子疼,腰也痠痛的,也是腎不好。所以腎虛的人,月經也會失調。

    氣血虛,表示人體內氣血不夠充盈。

    氣為陽,血為陰,氣血虛,陰陽虧。有些人,爬個樓梯也上氣不接下氣,胸口跳得厲害,就是氣不供心,血不應來。

    當外界的風,氣,溼進入人體時,由於氣血不足,陽氣不夠,外界的溼風邪就開始侵佔體內,停留在體內。沒法及時排出,導致溼寒,怕冷。

    女人最忌冷,身體冷,子宮也就跟著冷,子宮冷,經血就不好順路排出,積留在子宮內就成肌瘤致癌。

    調理從源頭起,祛溼寒,補氣血。

    祛溼寒,比較重的,前期艾灸,拔罐或刮痧是比較明顯的。 做完後,一定要保暖,不可著涼。做完的當天晚上,或第二天從飲食上稍微來個氣血。但不好大補。

    ⏬最好的是烏雞湯,加一點當歸黃芪紅棗。

    晚上睡覺熱水泡腳平時煲點山藥薏米芡實粥,健脾祛溼。堅持運動,讓氣血流暢,出汗排除溼寒。

    一個強健腰腎的簡單動作,平躺,屈膝雙手抱膝蓋,滾一下,刺激腰部。

    按摩推一下背部,也是很好的養腎法。方法有千千萬,找到自己的個人方法,把它列入每天的生活,行成自己的私人調理方案,每天堅持做,一定會有改善的。

    曾經我就是這樣的一個案例。到現在,我基本上來月經都不會腰痠疼痛,正個人的狀態要好很多。我也依然每天按照自己的方案節奏來調理。堅持很重要。

  • 3 # 盧醫師傳承中醫

    謝謝邀請!月經不調以月經週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等發生異常,分為月經先期、後期、先後不定期、月經量過多、過少,經期延遲、延長,並伴有痛經,血塊,乳房脹痛,頭痛,身痛,浮腫,洩瀉,發熱及情緒異常等症狀。氣血虛,腎虛,體寒以素體虛弱,或飲食失節,損傷脾腎,致衝任不固,經行提前或延後,質清稀,小腹隱痛,喜溫喜按,腰痠無力,頭暈心悸,手足冰冷。治療原則以補氣溫腎調經為主。一般用當歸地黃湯合艾附暖宮丸治療,臨床應用療效不錯,藥用當歸10克,熟地黃15克,烏梅4枚,川芎8克,黃芪15克,祈艾12克,益母草15克,大棗5枚,桂枝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15克,生薑10克。

  • 4 # 蔚美食堂

    月經不調就是:

    月經的週期異常(一個月來潮數次;或2-3個月來一次;紊亂了)

    月經量出現異常(少的一晃就沒有了;量大的啥衛生巾都不好用了)

    有人說:“大姨媽”來了煩,不來更煩!

    月經不調形式多樣!月經正常與否和女性一生的健康、幸福密切相關,一旦出現月經不調,必須及早調理!

    氣血虛可以出現:月經先期、月經後期、經期延長、月經過多...

    腎虛可以出現:月經先期、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過少...

    體寒可以出現:月經後期...

    月經週期改變的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以經量改變為主的有月經過多、月經過少。月經不調除期、量的異常外,也會伴有經色、經質的改變及其他症狀。

    氣血虛的月經不調

    1、月經先期

    月經週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個月來二次。

    【表現】經行先期,量多色淡,質清稀,面色萎黃,神疲肢軟,心悸氣短,或食少便溏,或小腹有空墜感等

    【調理】補氣攝血調經。方選補中益氣丸(有中成藥)。

    2、月經後期

    月經週期延後七天以上,甚至每隔40-50天來一次。

    【表現】經期延後,量少色淡,質清稀,小腹空痛,頭暈眼花,面色萎黃或蒼白,或心悸失眠,面板不澤,大便燥結等

    【調理】補血益氣調經。方選人參養營湯(人參、黃芪、當歸、白芍、熟地、白朮、肉桂、陳皮、茯苓、五味子、遠志、甘草、生薑、大棗)

    【藥膳】阿膠粥。阿膠末30克,糯米100克。糯米洗淨放入砂鍋,加水煮成粥,調入阿膠末,拌勻,再用小火煮10分鐘,早晚2次分服。

    3、經期延長

    月經週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延長七天以上,甚至淋漓不淨達半月之久。

    【表現】月經淋漓不淨,色淡質稀,神倦乏力,心悸失眠,納少便溏等。

    【調理】益氣健脾,溫經止血。方選歸脾丸(有中成藥)

    4、月經過多

    月經週期正常,而經量明顯超過正常月經量,或經期持續超過七天,總量也增加者。

    【表現】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色淡質清稀,面色晄白,心悸怔忡,氣短懶言,小腹空墜,肢軟無力等。

    【調理】補氣攝血,昇陽舉陷。方選舉元煎加味(人參、黃芪、升麻、白朮、甘草、阿膠、艾葉、炮姜)

    【藥膳】阿膠蒸雞肉。阿膠20克,雞肉150克,龍眼肉15克,大棗5枚,生薑、黃酒、精鹽適量。上養一同放入瓷碗加水400毫升,隔水蒸至酥爛即成。分2次趁熱服。腎虛的月經不調

    1、月經先期

    【表現】經期提前,量少或量多,色紅,質稠,兩顴潮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心煩不眠,小便短赤,口舌糜爛等。

    【調理】養陰清熱調經。方選兩地湯(生地、地骨皮、麥冬、玄參、阿膠、白芍)

    2、月經先後不定期

    月經不按週期來潮,或提前或延後七天以上,並連續出現三個月經週期以上。

    【表現】月經週期不定或先或後,經量少色淡,面色晦黯,頭暈耳鳴,腰痠如折,或小腹空墜,夜尿多,大便溏等

    【調理】補腎調經。方選固陰煎加味(人參、熟地、山藥、山茱萸、菟絲子、遠志、五味子、甘草、肉桂、附子)

    3、月經過少

    月經週期正常,而經量明顯減少,或行經時間縮短,甚或點滴即淨。

    【表現】月經量少,或有周期延後,經色淡紅,質薄,腰痠膝軟,足跟痛,頭暈耳鳴,或小腹冷,或夜尿多等。

    【調理】補腎養血調經。方選當歸地黃飲(當歸、熟地、山茱萸、杜仲、山藥、牛膝、甘草)

    體寒的月經不調

    1、月經後期

    【表現】經期延後,經色淡而量少,質清稀,小腹隱痛,喜暖喜按,頭暈短氣,腰痠無力,面色晄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等

    【調理】溫陽散寒,養血調經。方選大營煎(當歸、熟地、枸杞、甘草、杜仲、牛膝、肉桂)

    女性朋友們,健康永遠屬於我們自己!月經不調,一定要重視起來,它關係到我們的生育、性和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當初為何沒有一把火燒死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