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古軍中馬前卒
-
2 # 史海爛柯人
墓葬的情況太複雜了,也絕非幾百字能解釋清楚。在此,簡單說一下吧!
古代的墓葬既有“實心填土”的情況,也有具備一定“空間”的。這需要根據具體的墓葬來分析,並不能一概而論。在喪葬文化誕生之初,就是最為簡單的埋葬方式,即將死者的屍體進行掩埋,便完成了一次“葬禮”。這樣的墓葬很原始,在新石器時代便已經出現,並得到考古證實。我們有理由推測,在更早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也應該具有類似的喪葬行為。當然,這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工作來予以證實。
(湖北沙洋新石器時代墓葬)
墓葬具有一個從無到有、由簡入繁的發展過程。人類對逝去親人或同伴乃至於敵人屍體進行有意識的掩埋,是古人思維進步的重要體現。在這一過程中,喪葬文化也開始產生,並得到不斷的發展,比如隨葬、祭祀等禮儀性行為也開始出現。
一般來講,早期“成熟”墓葬多是實心填土墓。用一句不太嚴肅的話來講,這樣的墓葬形式可以概括為“挖個坑,埋點土”。在選好墓葬位置後,挖出墓壙,然後埋入棺槨,之後再填土。最初的墓葬是不樹不封的,就是說將墓葬填滿後,不做刻意的標記,不設高大的封土,遠遠看去,跟地面無異。
(大辛莊商代土坑豎穴墓)
不過,不樹不封不代表埋完不管。每個家族或氏族的墓葬,都會定期舉行祭祀。這一點,是幾年來未曾改變的傳統。
在此,還需要補充兩點:
1.土坑葬的墓壙其實也比較複雜,雖然以“土坑豎穴墓”為主,但也不僅僅都是自上而下開挖,有些挖到一定深度後,會再橫向開挖,從剖面來看,類似一個“L”型的結構。另外,有些墓壙還設有“二層臺”,即先往下挖一定深度後,留出一個臺子,再往下挖。如果打一個比方,墓壙部分可以比作一個倒寫的“凸”字。
2.限於家庭財富和社會地位的限制,有些墓葬是不設棺槨的,多是用席子之類的東西對屍身進行簡單的包裹,然後下葬。這樣的墓,最為簡單。
(土洞墓·區域性)
就以上的土坑木來講,如果不考慮使用棺槨而形成的“空間”,基本可以視為“實心”的。不過,也不排除土坑墓會仿照現實生活中的建築形式進行搭建墓室的情況。畢竟,事死如事生,盛行千年的喪葬理念。
以磚石材料壘砌的“大型”墓葬。在這裡用一個加引號的“大型”,是從感官上來講的。必須指出的是,墓葬的大小並非按照材質來劃分的,因為有些土坑墓的規模,比現代人居住的別墅還大。
隨著人類建築技術的進步,墓葬的結構也發生了轉變。當然,有財力和資格率先使用更為複雜的墓室的人,都絕非一般的平民百姓。用磚或石頭壘砌的墓葬,顯然營造出了一個地下“房屋”。
(磚室墓)
當然,這種地下“房屋”也有等級和規模差異,有的僅僅是一個墓室,而有會配備有幾個甚至十幾個耳室,儼然是一個地下院落。這樣的墓葬,就是最為典型的“有空間的”墓葬。
(帶有耳室的大型磚室墓)
此外,除了以上兩類比較常見的墓葬以外,還有崖墓、積石墓、懸棺墓等眾多墓葬形式,而且有些少數民族還並不設墓,採用天葬的方式。若論工程難度而言,我想最為勞民傷財的應該屬崖墓了吧!崖墓,也稱為崖洞墓,採用的是開山為陵(墓)的方式。在沒有大型機械配合作業的情況下,要在一座山上開鑿出墓室,其難度可想而知。
比較著名的崖洞墓多屬於漢代。一個強盛的王朝,確實總能留給後人以諸多奇蹟。漢代的崖洞墓在南北方均有發現,其中北方以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最為著名,南方則以龜山漢墓比較典型。
顯然,崖洞墓也是一個“有空間的”墓葬形式。
(滿城漢墓內景)
積石墓是一種比較特殊墓葬形式。這種墓葬不挖墓壙,而是用河卵石或石塊壘砌墓壙,然後將棺槨置於其上,再於堆放石塊,形成一個堅固的墓葬。這種積石墓在中國東北多有發現。另外,在南方某些地區還存在類似的埋葬方式,即將人的屍體置於平地,然後堆土砌石,形成一個高大的土堆。這種墓葬有些是帶有墓室的,有的則是直接填實的,需要根據具體墓葬來分析。
(積石墓·石碓下埋有棺槨)
懸棺墓多發些於中國西南地區,即將棺槨懸於懸崖峭壁之上。這種做法非常特殊,至今仍有不少謎團。但就這一問題來講,懸棺墓顯然難以用“實心”或“有空間”來區分了。
(三峽地區的懸棺墓)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墓葬形制多樣,從墓內的空間角度講,這兩種結構都是有的。
1.實心填土墓這種墓,用專業名詞來說,多屬於“豎穴土坑墓”。簡單地說,在地上挖個大坑,放入棺槨,然後把挖出來的土回填進去,就完成了整個埋葬過程。
這樣的墓,填土與棺槨之間壓得密密實實,沒有多餘的空間。
應該講,這種墓起源很早,也是沿用時間最常的,直到現代,一些地方的土葬還在採用本質相同的做法。
2.墓室空間的形成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有空間的墓”,考古專業名詞叫“室墓”。
從第一種墓到這種,經歷了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
在豎穴土坑墓中,小型墓比較簡單,屍體外包裹草蓆,或者用棺材裝起來就行。但是大型的墓,會在棺材外面用木材修築槨室。槨室一方面加強了對棺木的保護,另一方面也在地下構築起一個空間,裡面可以擺放各種隨葬品。
如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就是這樣的槨墓,在墓坑之中有木槨,槨室內又用木板分割成好幾個小的邊箱,裡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隨葬品。
(馬王堆漢墓槨室)
不過,木材修建的槨室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木材價格昂貴,比如木材長度有限,因此槨室的空間有限,等等。因此人們也在尋找其他的辦法。後來主要有以下兩種辦法:
1.磚室墓
就是用拱券技術,在地下用磚修砌一個墓室,可以理解為地下的小磚房。這樣的墓內部空間很大。墓頂封閉之後,墓室內部是“空的”,並不用土填埋。
(磚室墓頂部外觀)
(曹操墓內景)
當然,除了用磚,也有用石頭的,稱之為石室墓。
順便一提,磚拱券技術在中國出現的很晚,大概在兩漢之際才開始普遍應用於修建墓室,很多學者認為這是受西方技術的影響而出現的。
2.崖洞墓
在多山地區,利用山坡或山崖,水平向山體之中掏挖出墓室來,就像地道一般。埋葬的時候,墓室中同樣不會填土,只需要把墓道封堵起來就可以。
這樣的崖洞墓在古代也很流行,甚至有些皇室貴族也會採用,如徐州發現的西漢楚王墓,大多采用這樣的形制。
(徐州龜山漢墓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