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霸雪領飛
-
2 # 翰妮衣櫥間
1.父母要培養孩子樹立獨立意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缺乏獨立意識,缺乏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和能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
2.儘可能的表揚孩子,給孩子信心,有時候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3.在孩子情緒不好時,要及時梳理孩子的心理問題,給他講道理,讓孩子在面對挫折時也能坦蕩面對。
4.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心理培訓,鍛鍊孩子的抗擊能力。
5.可以培訓孩子適當的發洩情緒,能夠自己消化不良的情緒。
-
3 # 金豆心語
心理承受力就是孩子在面對困難、挫折,以及負面情緒的抵抗能力。
有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很快就適應,並且把這次困難當成墊腳石,反而更前進了一步。
但也有的孩子,被困難打到,從而逃避困難,害怕挑戰,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理承受力差的孩子。
心理承受能力差,說明孩子的自信心不足,當困難來臨時,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去面對困難,而是心理自發的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克服這個困難。
所以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關於自信心的提升,有幾個小建議:
家長首先是一個自信的人,言傳身教,孩子的自信心自然會上來;
多給孩子讀名人傳記,告訴孩子,每個成功的人生都會有各種苦難,但打敗它們,就會有無限的可能。
讓孩子接觸優秀的人士,他們的自信力會感染孩子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孩子自我確認。孩子要自己明白自己是越來越強大的,他的自信心就會不斷的提升。
相信,當一個孩子有了極強的自信心,那麼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不可能差。
-
4 # 藍山52719461
最為一名母親和老師,每次看到新聞上報道說某某孩子因為家長或老師批評幾句就跳樓或離家出走,心裡都非常的擔憂。這樣的時間頻發,說明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有一點挫折或煩惱就受不了,很容易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為了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
1.不要一味的誇讚孩子。我們身邊經常聽到家長或老人誇孩子“寶貝真棒!”“寶貝你是最優秀的!”鼓勵和讚賞對孩子固然重要,但是一味的誇讚會讓孩子對自己認識不清,會以自我為中心,一旦遇到一點困難,就會反應過激。
2.要鼓勵孩子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能一味的包辦,而應該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減少他們對他人的依賴,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3.適當的進行挫折教育。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家長或老師可以適當的為孩子創設一些挫折,讓他們體驗挫折或失敗的感受,並引導孩子積極勇敢的面對並克服困難,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4.給孩子宣洩的權利和機會。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家長或老師要給孩子時間和機會,讓孩子能宣洩出內心的負面情緒。同時,要教給孩子宣洩的正確方法,比如轉移注意力或向他們尋求幫助或向朋友家人傾述。
5.幫助孩子制定科學的成長目標。引導孩子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目標,循序漸進,並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成長目標。
生活中挫折無處不在,要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
-
5 # 愛搗蛋的好學生
很榮幸回答!
怎樣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題主的這個問題涵蓋的年齡段和麵比較廣!在這裡我就分享下,孩子在四歲以前提高心理承受力的方法。
孩子從出生後,隨著年齡的增加,他的意識形態及思想也在逐步的提高。隨著孩子對周圍事物及環境的認知,心理的問題也就會顯現出來了!
一、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多與陌生的人交往。讓孩子多主動與同齡人打交道。
以為陌生的環境總是能促進人的成長,跟陌生的小朋友交往也不例外。孩子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會自己體會到,與人相處的方式和方法,並且在語言的溝通表達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平時的生活中,儘量得讓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所有的事情由家長來代辦,如果出現問題或者錯誤,家長及時糾正即可。
三、平時對孩子得教育,不要用打罵的方式。
孩子年齡小,不明白和不懂地方太多了,我們最家長的,學會得耐心的引導和糾正。打罵孩子會導致孩子性格上的軟弱和膽小,甚至會讓孩子出現強烈的逆反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四、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透過參加各種體育比賽或者是對抗,來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
體育運動多數是需要經過努力的堅持才能確定相應的結果。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吃苦能力幫助很大。透過參與一些對抗,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吃苦精神。
五、多帶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動。
這個就需要家長也參加志願者活動,透過活動可以讓孩子明白付出有收穫的道理,也鍛鍊了孩子的吃苦耐勞的精神。純粹的去從事一些體力勞動,效果不一定好,用玩樂的方式,帶著孩子參與效果更好!
六、多一些時間陪伴孩子。
因此孩子不管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成長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切不可著急,拔苗助長。
-
6 # 健康養生週刊
兒童虐待的危害已為大家所熟知,但是由於軀體、行為方面的虐待更顯而易見,所以類似新聞裡這樣的“心理虐待”還沒有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然而研究表明,兒童心理虐待的發生率為44.28%。心理虐待主要來源於對兒童有責任義務、關係密切的人,是持續、重複、不當的行為。這些行為不涉及對兒童身體和性的接觸,主要包括恐嚇、忽視、貶損、干涉和縱容五種型別。
國內研究表明,心理虐待對兒童及成人之後的行為、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消極影響非常明顯。受到心理虐待的兒童容易自卑、學業成績低、有暴力傾向、逃避現實、適應不良、網路成癮、不能正確理解與解讀成人的行為等。
不僅如此,心理虐待還會導致兒童四種大腦發育的永久性損失,比如大腦邊緣系統異常、左半球的發展受阻、左右半球之間缺乏整合、語言活動增加。不只童年,受虐兒童成年期更易產生抑鬱、自閉、孤僻、交往能力不良等問題,嚴重影響其成人期生活的各個方面。國內一項針對900名初中生的研究表明,受心理虐待程度越高的兒童,會出現更多的消極想法,其抑鬱程度也越高。
針對受虐兒童,我們可以改變兒童的消極看法,減弱心理虐待對情緒的影響。另外,雖然兒童受虐待後可以用心理學方法補救,但預防優於治療,減少這類現象的發生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回覆列表
恰逢其時的積極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問題
我個人認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跟他處的環境有些密切的關係。當孩子處在一個家庭和睦,父母恩愛、同學喜歡、老師關心的一個環境中,自然他的心理狀態就是積極的樂觀的,遇到問題也會朝向積極的方向思考,這樣自然而然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強;相反,如果孩子生活的環境家庭矛盾重重,父母經常吵架、同學也不待見,老師也認為孩子有問題,愛管不管,久而久之,他的心理就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更可怕的像這樣的環境,他沒有傾訴和幫他疏導的,因為沒人會知道他的心結!
所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由環境、人等多種因素來打造的!也希望看到文章的父母多多注意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