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雲一語
-
2 # 浩海留學
要拿到一封完美的推薦信,首先要明確怎麼樣的推薦信是失敗的。我從業近十年來,寫的或者說改的留學申請推薦信,沒有壹萬,也有捌仟了,其中層出不窮的概念偏差有兩個最為突出:
第一,認為推薦信的作者越是位高權重越好;
第二,認為推薦信是申請軟體材料中的獨立要素。
針對這種觀念,我將依次剖析其中謬誤。
一個瞭解你的人,遠比位高權重者重要
推薦信的作者就算是居於權勢之巔,若是不好好給你寫這封推薦信,依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譬如我曾經有個學生找了某媒體行業的功勳鼻祖寫了一封推薦信,請我修改。我拿來一看,這位大佬從頭到尾就是在吹自己的企業有多牛逼,並且附帶上了自家股票在上交所交易的程式碼,卻自始至終對學生的評價都是“能力不錯,有自主性,一定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這樣的推薦信是經典的反面典型。
我和學生總是強調,你一定要會換位思考。美國的高中都需要讀一本書,叫做《殺死一隻知更鳥》。此書中Atticus Finch告訴自己的女兒:你若不是爬到別人的鞋裡去溜一圈,就永遠不會知道對方的感受。
現實生活中,能夠做到的學生或推薦人,都是少之又少。試想招生官拿到一封這個大佬寫的推薦信,這推薦信到底是想要說服招生官投資這位大佬的公司,還是真的想要推薦這個學生呢?如果是後者,若是沒有詳實的例項作為觀點的佐證,又怎麼能夠說服一個建立在案例法之上的國家的招生官呢?
所以我一再和學生強調,找一個瞭解你,能夠詳實地說明你的個人能力的推薦人,遠比找一個跟你八竿子打不著只是願意幫你寫一封敷衍了事的推薦信的位高權重者重要得多。
CV,主文書,和推薦信三足鼎立
其次,很多學生的推薦人寫出來的推薦信是和主文書以及CV無相關性的。換句話說,此申請人的推薦信是獨立於其他軟體材料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
我說過很多遍,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一陰一陽謂之道。申請軟體是由CV,主文書,和推薦信三者一同組成的,三者應成犄角之勢,互相加強,相互補益。
就如同排兵佈陣,你寫推薦信的時候要牽一髮而動全身地去考量這封推薦信對CV和主文書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反之亦然。三者應該儘量避免重複,多元多維地體現申請人的全貌。
很多推薦人因為沒有時間好好準備推薦信,因此他們寫出來的推薦信就是把申請人主文書中段落的摘抄。試問,這樣的推薦信如何能在寶貴的空間內提供有效地資訊,增強申請人的申請材料之強度呢?
綜上,若是自行準備留學申請,定要仔細斟酌推薦人。
首先要看推薦人是否瞭解你,不瞭解必然言之無物;其次要看推薦人的推薦信是否提供了除了文書和CV之外的其他維度和關鍵性資訊,能夠更加通透地呈現你作為一個申請人的特質和優勢。
若無此二點,推薦信必成敗筆。
-
3 # 京都老客41118
在中國,絕大部分推薦信都是自己寫的,然後請推薦人簽名。只要你自己別給自己吹的太高,包括院士在內,都不會為你計較。
-
4 # 坐看雲起雲飛揚
我家孩子現在剛剛辦完這事,我只說我知道的,其他學校我不懂。
我家孩子是985學校大四學生,準備去英國留學讀研,申請的是G5大學。需要至少2位老師的推薦信。歐美都有這個要求。需要是自己的授課老師,講師、副教授、教授都可以,職稱越高對你越有利。
因為寫推薦信,並不是老師的義務,所以,你需要讓老師知道你是優秀的學生。因為他推薦你之後,如果你以後的表現並不像推薦信裡寫的那麼棒,他的聲譽是會有一點點影響的。都在一個學術圈子裡混,誰都不希望幫忙幫到自己冒風險,還是義務幫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所以,老師寫推薦信一般是不太願意的,除非他真的對你印象很好。平時在這些老師的專業課上聽課、考試,或者課餘活動中,讓老師留下好的印象很重要。
推薦信一般都是學生自己寫好,老師簽字後收發郵件?但也不是說你想怎麼寫他都不改,直接籤。一般沒有吹太厲害,老師也就簽了,但是,吹得離譜的,老師還是會修改一下的。國外大學非常講究誠信,推薦信只是他們錄取的條件之一,不是最關鍵,你只要有兩封推薦信,內容不要太美化,你的成績和語言比這個更重要,個人陳述(Ps)加分影響很大,比推薦信要大。多花點心思寫ps吧。
當然,大學老師都有留學經歷,知道推薦信對學生的重要,你找到他幫忙,態度誠懇,還是有很多老師是願意的。我家孩子就找了兩位老師寫推薦信,其中有一位比較勉強,另一位非常熱心,發了郵件還主動問孩子學校那邊的訊息。
對拒絕寫的老師,不要有怨言,那是他的本分;對幫助自己寫的老師,要心懷感恩,並讓老師知道他的幫助對你產生重大影響,他幫你那是情分。
同樣是寫推薦信,請寫的老師儘可能用學校的郵箱寫。這點有時很重要,國外有的大學更看重推薦人所在的學校郵箱,尤其是國內好大學的。
-
5 # 仗劍崑崙
可以透過網路,搜尋目的國家大學的學院,檢視導師簡歷,發現研究方向和你相近的,然後給他發郵件,郵件要寫明你的研修計劃!多交流多溝通!
-
6 # 留學李玲芬老師
這個推薦信呢, 需要看你要去哪個國家嘍。
不同國家的不同院校對於推薦人提交推薦信的方式方法並不是一樣的。 有些是需要提交簽好字的紙質版的推薦信,有些是需要網上直接填寫,或者有的是需要網上上傳,總之呢,遞交推薦信的方法是要根據學校的要求來提交哦。
關於推薦人: 推薦人呢並不一定非得是什麼學院的院長之類的,最最關鍵的是要找一個對你瞭解的老師, 跟你接觸比較多的老師, 只有這樣,推薦人才能比較客觀的給出推薦信的相關內容。
關於推薦內容:
推薦信的內容呢,一定是要可以突出被推薦人的特點。
回覆列表
我從另一個角度說一下這個問題吧,供參考。
完美的推薦信,一定是從效果來講的,是給留學申請最大幫助的推薦信。稍微誇張來講,推薦信在申請中的作用,可以說非常重要,有時他會直接決定申請者能否被錄取。
可以類比一下,你非常尊重、認可的一個人,給你推薦的人,你是不是非常容易接受他呢?其實,推薦信同理。
關於好的推薦信,舉個極端的例子:約翰·納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經濟學家、博弈論創始人、《美麗心靈》男主角原型。1948年,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Richard Duffin給時年19歲的John Nash寫的申請普林斯頓博士專案推薦信,內容言簡意賅,只有兩段,實際上只有一句話有用:納什今年19歲,6月將從Carnegle Tech畢業。他是一個數學天才。
“數學天才”一詞簡直是無法再高的評價了,納什當然也順利入讀普林斯頓大學。(你想想你們學校校長對別人誇你,這孩子是個數學天才,推薦效果會是什麼樣!!)
所以,明白了嗎?
要拿到這樣的推薦信,最根本的是自己有能力得到認可!你的能力、表現,才是推薦人寫出好推薦信的關鍵。
所以,不論是課程學習、科研專案,還是課外活動、實習經歷,要努力展現出自己的能力,有聰明用聰明,沒聰明用勤奮。
(當然,國內教授的風氣現在都是,我很忙,學生代寫推薦信,教授來簽字即可。我不做任何評價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