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醫學,也可譯為獸醫學,但是與獸醫比較應用更廣泛一些。主要課程有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動物病理學、動物藥理學、動物內科學、動物外科學等。可以應用到對患病寵物的治療以及農業生產中所使用動物的免疫及治療。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動物醫學院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傳統優勢學院之一,其前身溯源於1936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始設的畜牧獸醫組。1958年學校成立畜牧獸醫系,1984年分設為畜牧系和獸醫系。1998年兩系合併為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2002年正式更名為動物科技學院。2007年9月動物科技學院分設為動物科技學院和動物醫學院。 學院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研究生教育為發展方向的多層次辦學體系。193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據官網資料顯示[1],學院有教職工120人,其中正高階職稱25人,副高階職稱27人,中級職稱39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24人。其中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后稷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入選者2人,陝西省“三五人才”1人,校級教學名師4人。[1] 資料顯示[1],2010年,動物醫學院有學生1117人,其中本科生665人,碩士研究生341人,博士研究生111人。學院先後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12000餘人,著名的獸醫學家,家畜產科學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王建辰教授,原西南大學副校長張家驊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段恩奎研究員是校友中的傑出代表。
經過長期的科研積澱,學院在動物胚胎工程、動物克隆及幹細胞工程、生物毒素與中毒病、家畜生殖內分泌、神經生物學、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與優勢,有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著名專家張湧教授首次攻克山羊體細胞克隆技術,獲得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和一批轉人防禦素基因克隆奶牛。著名專家竇忠英教授在幹細胞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獲得心臟跳動樣細胞團。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11年,以培養前沿研究和交叉學科領軍人才為目標。學院成立了生物醫學基礎研究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工程研究所、計算生物學研究中心,擁有“微生物資源保藏和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信部“基因編輯系統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生物醫學技術及轉化”重點實驗室、“微生物基因工程與微生物資源化”重點實驗室及哈工大首批“青年科學家工作室”。
2016年學校成立哈工大生命科學中心,作為哈工大首個學術特區,生命科學中心在學校授權範圍內,具有相對獨立的學術、人事自主權以及人才培養體系,試點進行基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一體化的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與創新。2015年生物與生物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2017年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1%,2019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生物與生物化學學科國內排名已進入第6位,世界第154位。 學院設有生物技術、生物工程2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技術為省重點專業。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生物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生物醫學工程是工信部新興交叉重點學科、省重點學科和國防特色專業。學院開展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培養,本專業優秀畢業學生可推薦免試攻讀碩士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學院擁有一支博士化程度高、留學經歷豐富、創新意識強、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研究員19人,副教授1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人,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1人。師資隊伍以近年歸國留學人員為主體,多人具有在哈佛、耶魯、賓夕法尼亞大學等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學習和工作的經歷。聘請多名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國內外學術界領軍人才參與學科人才培養或開設課程。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成績突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專案、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合作專案、省(部)級重點專案等60餘項。近五年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Science, Cancer Cell, Cell Research, PNAS等發表SCI科研論文200餘篇,其中關於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結構解析成果破解了這一領域30餘年的謎團,對人類最終攻克艾滋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臨床應用價值;抑制SpyCas9活性分子機制的研究成果,對常用基因編輯工具的活性進行時間、空間或條件性控制,提高基因編輯過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近五年,學院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黑龍江省自然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競賽一等獎,科研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是在原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與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的基礎上,由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於1997年2月聯合建立。生命學科經過在交大二十餘年的發展,在國內外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學院目前設有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生物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3個系和BIO-X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及生物醫學儀器研究所。
學院涵蓋生物學與生物醫學工程2個一級學科。現有本科專業4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班單獨招生;博士點5個,碩士點8個,工程碩士點 2個;生物學與生物醫學工程2個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生物醫學工程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8月由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目前學院共有教職工近130人,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24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有長江特聘教授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973首席科學家2名。學院已經擁有一批治學嚴謹、學術造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著名學者;一批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近年來,學院從學校 “985工程”、“211工程”建設專案中獲得重點資助。在學校的重點建設下,生命學院透過近幾年的發展,在學科建設、科研、教學諸方面都取得了大的進展。形成了以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主體的學術骨幹隊伍和有影響的學術方向。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973”、“86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和上海市的一批重大專案,科研經費逐年穩步上升,現年科研經費已達2000萬;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 產生了一批國內外矚目的科研成果;在 NATURE GENETICS、JOURNAL OF BACTERIOLOGY、MICROBIOLOGY、CHEMISTRY & BIOLOGY 等國際權威科學雜誌發表論文多篇。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正在按照學校的發展規劃,根據其理工結合的特點,充分發揮交大強勁的理工優勢,推進學科交叉和融合,加快建設高水平的生命科學技術平臺,真正在生命科學和工程學結合上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努力培養出高質量人才和取得高水平成果。
動物醫學,也可譯為獸醫學,但是與獸醫比較應用更廣泛一些。主要課程有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動物病理學、動物藥理學、動物內科學、動物外科學等。可以應用到對患病寵物的治療以及農業生產中所使用動物的免疫及治療。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動物醫學院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傳統優勢學院之一,其前身溯源於1936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始設的畜牧獸醫組。1958年學校成立畜牧獸醫系,1984年分設為畜牧系和獸醫系。1998年兩系合併為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2002年正式更名為動物科技學院。2007年9月動物科技學院分設為動物科技學院和動物醫學院。 學院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研究生教育為發展方向的多層次辦學體系。193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據官網資料顯示[1],學院有教職工120人,其中正高階職稱25人,副高階職稱27人,中級職稱39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24人。其中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后稷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入選者2人,陝西省“三五人才”1人,校級教學名師4人。[1] 資料顯示[1],2010年,動物醫學院有學生1117人,其中本科生665人,碩士研究生341人,博士研究生111人。學院先後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12000餘人,著名的獸醫學家,家畜產科學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王建辰教授,原西南大學副校長張家驊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段恩奎研究員是校友中的傑出代表。
經過長期的科研積澱,學院在動物胚胎工程、動物克隆及幹細胞工程、生物毒素與中毒病、家畜生殖內分泌、神經生物學、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與優勢,有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著名專家張湧教授首次攻克山羊體細胞克隆技術,獲得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和一批轉人防禦素基因克隆奶牛。著名專家竇忠英教授在幹細胞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獲得心臟跳動樣細胞團。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11年,以培養前沿研究和交叉學科領軍人才為目標。學院成立了生物醫學基礎研究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工程研究所、計算生物學研究中心,擁有“微生物資源保藏和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信部“基因編輯系統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生物醫學技術及轉化”重點實驗室、“微生物基因工程與微生物資源化”重點實驗室及哈工大首批“青年科學家工作室”。
2016年學校成立哈工大生命科學中心,作為哈工大首個學術特區,生命科學中心在學校授權範圍內,具有相對獨立的學術、人事自主權以及人才培養體系,試點進行基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一體化的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與創新。2015年生物與生物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2017年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1%,2019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生物與生物化學學科國內排名已進入第6位,世界第154位。 學院設有生物技術、生物工程2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技術為省重點專業。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生物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生物醫學工程是工信部新興交叉重點學科、省重點學科和國防特色專業。學院開展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培養,本專業優秀畢業學生可推薦免試攻讀碩士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學院擁有一支博士化程度高、留學經歷豐富、創新意識強、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研究員19人,副教授1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人,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1人。師資隊伍以近年歸國留學人員為主體,多人具有在哈佛、耶魯、賓夕法尼亞大學等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學習和工作的經歷。聘請多名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國內外學術界領軍人才參與學科人才培養或開設課程。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成績突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專案、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合作專案、省(部)級重點專案等60餘項。近五年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Science, Cancer Cell, Cell Research, PNAS等發表SCI科研論文200餘篇,其中關於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結構解析成果破解了這一領域30餘年的謎團,對人類最終攻克艾滋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臨床應用價值;抑制SpyCas9活性分子機制的研究成果,對常用基因編輯工具的活性進行時間、空間或條件性控制,提高基因編輯過程的可控性和安全性。近五年,學院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黑龍江省自然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競賽一等獎,科研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是在原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與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的基礎上,由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於1997年2月聯合建立。生命學科經過在交大二十餘年的發展,在國內外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學院目前設有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生物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3個系和BIO-X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及生物醫學儀器研究所。
學院涵蓋生物學與生物醫學工程2個一級學科。現有本科專業4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班單獨招生;博士點5個,碩士點8個,工程碩士點 2個;生物學與生物醫學工程2個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生物醫學工程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8月由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目前學院共有教職工近130人,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24名,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有長江特聘教授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973首席科學家2名。學院已經擁有一批治學嚴謹、學術造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著名學者;一批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近年來,學院從學校 “985工程”、“211工程”建設專案中獲得重點資助。在學校的重點建設下,生命學院透過近幾年的發展,在學科建設、科研、教學諸方面都取得了大的進展。形成了以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主體的學術骨幹隊伍和有影響的學術方向。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973”、“86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和上海市的一批重大專案,科研經費逐年穩步上升,現年科研經費已達2000萬;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 產生了一批國內外矚目的科研成果;在 NATURE GENETICS、JOURNAL OF BACTERIOLOGY、MICROBIOLOGY、CHEMISTRY & BIOLOGY 等國際權威科學雜誌發表論文多篇。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正在按照學校的發展規劃,根據其理工結合的特點,充分發揮交大強勁的理工優勢,推進學科交叉和融合,加快建設高水平的生命科學技術平臺,真正在生命科學和工程學結合上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努力培養出高質量人才和取得高水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