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達人程式設計達人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具體怎麼回答,但是還是想發表一下個人見解。幼兒園的孩子心智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國家也不提倡幼兒園開始學習小學階段的知識的。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有個別心智超長髮展的孩子很早就學習並掌握了比同齡孩子超前的知識。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心智發育比較早,當然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了,這樣的例子媒體報道也挺多的。通常都是父母無意中發現孩子的特長,而不是刻意培養的。

    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幼兒園和小學的成績不具有代表性,往往孩子到初中和高中,甚至大學才會慢慢脫穎而出。切不可拔苗助長。

    總之呢,孩子開心成長就好,用不著擔心孩子會比別人笨,心智發育到一定階段,很多問題自然變的簡單了。真心希望幼兒園的孩子們能夠開心快樂的成長,用不著考慮什麼加減運算。這樣回答不知道是否滿意?

  • 2 # 雙語媽媽劉南茜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數學成績很好,後勁卻不足了。

    大女兒就讀的私立幼兒園為了提高競爭力,在學前班提前教了小學一年級整年的數學計算內容,不到六歲的孩子已經學了100以內的進位退位加減法。但是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我發現,孩子竟然會犯一些匪夷所思的錯誤。比如借位時,她以為借的是一而不是十。

    如上圖,她以為7向前邊的1借了位就變成了8。

    這說明了什麼呢?

    說明了上課時老師只是講解從數字形式上如何計算。這是很抽象的,孩子不能把這個抽象的過程還原成實際的,真實物體的數量變化過程,也就是說,孩子沒有對應的形象思維。越是複雜,抽象的數學概念,就越需要形象思維來輔助理解。別看加減法只是簡單的計算,一定要打好形象思維的底子,孩子將來挑戰難度更大的數學概念,才能後勁十足。

    所以,我讓孩子先不做數字符號上的運算,老老實實退回到數小棍的過程。孩子對破十法不理解,用了小棍,抽象的數學運算立刻就明晰了起來。

    符號上的破十法是這樣的:

    但是一個不到6歲的孩子,如果沒有形象思維的支撐,對於17是如何拆成10和7的都不甚理解。所以我讓孩子一手拿10個紅棍,一手拿7個黃棍表示17。

    然後說我只要一種顏色的棍,要9個,你怎麼給我?(強調一種顏色,是為了讓她先從多的裡面拿,把問題簡單化。當孩子透徹理解計算過程後,就不用強調一種顏色了。)黃棍只有7個,顯然是不夠的,孩子自然就從紅棍裡拿10個給我了。然後我問,那你手裡總共還剩多少個?自然就是1+7=8。

    我帶大女兒做了四五次小棍的練習後,她再計算退位的減法問題已經基本不大了。而且讓我驚喜的是,她自己還想出了另一種演算法。就是先把黃棍7個給我,這樣還差兩個,再用10個紅棍減去兩個等於8。看到了嗎?這就是象形思維的好處,掌握了底層的邏輯,計算的方法就可以隨意轉化。

    再多舉一個象形思維的好處的例子。

    小學一年級的奧數題裡面,有考察加減法規則轉換的內容。比如:

    它可以寫成:

    如果只是單純記憶規則:括號外面是減號,括號裡面的運算子號要變化,相信很多小孩子是蒙的。但是如果你把它情景化,孩子手裡拿著15根小棍,你第一次要3個,第二次要7個,問孩子這樣是不是很麻煩?不如我先算好了,我一共要幾個,你再一起給我。當孩子理解了這樣的思維處理過程之後,再去理解上面的加減法轉換規則的話,是不是就容易很多了呢?

    所以學習數學最重要的一定是思維的培養,如果只是做純符號上的講解和記憶的話,這不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孩子是很容易聽不懂的。即使有的孩子記住了,沒有足夠的思維能力的支撐,以後學習更抽象的數學概念一定是後勁不足的。

  • 3 # 媽咪老師

    教孩子學習之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

    3~6歲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孩子的思維需要依靠事物的具體形象進行聯想。幼兒可以運用形象進行運算、解決問題。

    在幼兒後期(5歲以後),是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階段,發展得早的幼兒表現在數概念的掌握、判斷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因此針對幼兒的思維特點,鼓勵孩子動手操作進行數學活動,是激發幼兒發展邏輯推理思維能力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中小班只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數概念,知道10以內數的數序,理解數字代表的基、序數意義,能用數字表示物體數量,嘗試按數取物等等。

    那麼如何學習教大班孩子學習分合呢?

    10以內數的分合是大班幼兒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很多教師都設計、組織過此類活動,也都知道分合是學習加減的基礎,因為加法裡蘊含著合的思想,減法裡蘊含著分的思想。但是,要解決實際教學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僅有這一基本認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具體瞭解幼兒的學習路徑。

    我試著從教學案例入手,來探討如何有效組織"數的分合"的教學活動。

    比如學習“7的分合”,我們可以準備七個物品。

    第一步:引導孩子報出物品的總數,並將自己盤子中的物品分成兩份,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分法。每當幼兒發現一種分法,就引導孩子記錄下來,直至操作完所有的分法。

    第二步:讓幼兒數一數共有幾種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記得又快又好。幼兒和家長共同商量尋找不易錯漏的辦法,引導孩子有規律排序。

    第三步:帶領幼兒找一找前後數字的排列關係,透過觀察感知並發現前後數字變化的規律:前面的數字逐漸變大,而後面的數字卻由大變小。它們是逐一遞增和逐一遞減關係。

    其它數字的分合都可以按照此規律進行。

    在孩子熟練掌握數的分合的基礎上進行加減法學習,就會簡單許多。

    大班孩子進行加減法學習,一定要結合圖片、實物、遊戲或生活進行。

    比如學習“9的加減法”,我們可以根據分合式的順序分組進行,我以學習第三組為例。

     先擺出6個綠色的球,再擺出3個桔黃的球,問一共有多少個?

    引導孩子與實物對應列出算式:6+3=9。

    換提問方式,引導孩子列出其他三道算式:3+6=9,9-3=6,9-6=3   

    孩子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換種物品又不知道如何計算了。沒關係,我們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反覆操作,加深記憶,鞏固理解。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4 # 小小思維家

    在學習10以內的數的分解之前,首先要教孩子學會數數,在孩子能夠非常流利地從1數到100 後,然後再接著教會孩子從100到1倒數。在孩子學習倒數數字的時候,最好能讓孩子倒背如流。

    接下來,就可以教孩子學習10以內的數字的分解了。由於孩子年紀比較小,喜歡做遊戲或玩,可以讓孩子寓學於樂,在遊戲中慢慢讓孩子掌握數字的分解。

    可以準備一些積木,用積木搭建房子的時候,比如一共需要6塊積木,房頂需要4塊積木,房身需要2塊積木,在重複幾次同樣的遊戲之後,在孩子的頭腦中就會慢慢建立6可以分解成2和4的表象了。一旦這種表象建立,孩子就不容易忘記了。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慢慢學會數字的分解,比如,可以讓孩子幫忙擺筷子,如果一桌可以做8個人,先給孩子6雙筷子,當孩子一邊擺筷子,一邊數數的時候,會發現還差2雙筷子。

    孩子在經過以上訓練之後,當孩子在真正接觸到數字的加減法的時候,要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給家裡裝修?裝修應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