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藝術在中國民間曾經廣為流傳,作為一項獨特的民間藝術,在中國的發展由來已久,大概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它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在歷代受到達官貴人的喜愛,民間更是廣為流傳。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這門獨特藝術卻瀕臨消亡。如何保護這門藝術,並讓它推陳出新,更好的融入到現代生活中,不僅是皮影藝人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當代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1 皮影藝術的發展和現狀
皮影藝術的造型和雕刻藝術有一定的講究,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裡也是獨樹一幟,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在造型方法上受到佛教、戲曲、民俗文化非常深刻的影響,吸收了鏤空藝術如民間剪紙、紙紮、寺廟雕像和壁畫藝術的影響,特別是窗花剪紙,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豔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生活的嚮往,也因此廣為大眾所喜愛。但是皮影的製作工藝比較複雜,一套完整的皮影戲箱需要一個技藝高超的刻工至少三至五年方能刻出來。
中國皮影藝術兼備了藝術審美和社會娛樂的雙重特性,在民間源遠流傳,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枝獨秀,隨著歷代人口的遷徙、戰爭、文化交流及宗教活動而流佈於全國,逐漸在各地形成了許多風格各異的流派,深受民間喜愛。歷史上曾經有過或現在仍有的皮影戲活動的地區(省、市、自治區)就有28個,以北方皮影、西部皮影和中南部皮影尤其有名。但是這種活態的民間戲曲樣式正在逐步沒落,藝人正在逐漸消失,如今已是一個瀕危劇種,國家將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許多喜愛皮影藝術的人士也自發形成了一些保護組織,但這些做法成效甚微,想從根本上保護這門藝術,讓它繼續發揚光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2012年的《星光大道》上張學敏一段皮影表演,抓住了在場所有觀眾的眼球,也重新勾起了人們對皮影藝術的回憶。透過對皮影藝人們的調查,皮影藝術的落寞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1)皮影藝人渴望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得到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皮影藝術史可以視為藝人的心態發展史。很多皮影藝人依然對皮影戲非常鍾情,自己能唱能雕,技藝全面,但是現在唱戲的確不掙錢,使得皮影戲後繼無人,雖然有改進的打算,但卻無能為力。由於受到經濟的衝擊,很多藝人不嚴格要求自己,不把藝術當藝術了,沒有人深入學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皮影戲生存的困境和前途。(2)皮影戲後繼無人,技藝馬上就要滅絕了,單靠藝人的力量遠遠不夠,希望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3)因為發展前途和經濟效益問題,很多藝人選擇了放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在河南羅山縣有260多名皮影藝人,其中有120多人已經放棄從藝,因為覺得皮影戲沒有前途和經濟效益,自己主動放棄的和在演出與不演出皮影戲之間掙扎徘徊過一段時間,最終不得不選擇放棄的佔相當大一部分,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還在堅持;(4)保護皮影藝術的政策在執行上沒有落實到底,對藝人的心態和皮影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很多藝人認為皮影馬上失傳了,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藝,也不願意傳授給外人,這也許是一個更大的難題。
2 皮影藝術的藝術價值及傳播價值
皮影藝術是一種古老而獨具特色的民間戲曲藝術,又是富於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品。不僅海納著中國各民族、各地域的曲藝、雕刻、民俗歷史精粹,濃縮了濃郁的民族歷史與文化,同時也參與著整個民族藝術繁榮發展的程序。由皮影藝術構成的文化氛圍,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國,是中國走出國門,闖入世界最早的戲劇藝術。一直受到外華人的喜愛,在土爾其,至今還盛行著皮影戲的傳統文娛活動。中國的皮影劇團每到國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讚譽,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觀賞的幕影藝術,國外學者公認中國皮影戲是近代電影發明的先行。
皮影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國內很多地方戲如唐劇、華劇、隴劇、黃龍戲,都是在當地皮影戲曲調中直接派生出來的新劇種。皮影人的設計與製作為美術設計提供了難得的素材,融有古代壁畫、佛像、戲曲臉譜、戲曲服裝、民俗裝束與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精髓。新的作品在創作手法、表現形式中滲透的民族精神,也更加有生命力。皮影戲在音樂唱腔的風格與韻律都融合了當地民族樂器、民歌小調等音樂體系的精華,唱腔豐富,板式也豐富多樣。在中國音樂領域裡自成一體,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3 皮影藝術的保護
皮影藝術曾經在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如今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髮展,各種娛樂手段充斥,這門藝術也應該不斷髮展,注入新的活力,以適應現代文明的進步。
國內也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以陝西環縣為例,作為西北原生態文化的代表,早在21世紀,環縣道情皮影就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保護,政府和藝人群策群力,為皮影戲的發展和傳承做出貢獻。在2002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環縣皮影藝術節。2003年環縣道情皮影成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10個試點之一。政府制定《環縣道情皮影保護傳承暫行規定》和《環縣道情皮影保護傳承實施細則》等地方法規,為保護傳承工作提供政策支援。隨後政府組織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完成了《環縣道情皮影戲班分佈圖》、《環縣道情皮影表演藝人傳承圖冊》、《環縣皮影薈萃》、《環縣道情皮影戲班名錄》和《環縣道情音樂整合》等畫冊和書籍的繪製和編撰。皮影藝術也進入中小學美術、音樂課堂,從孩童開始就瞭解皮影,讓這門藝術不斷傳承。同時成立皮影產業開發機構,藝人從事皮影演出和雕刻,產品從單一的皮影工藝品向多樣化邁進,形成掛曆、桌曆、皮影戲光碟、磁帶、畫冊、撲克、口杯、工藝地毯、書籤等8大系列60多個品種。進一步著手研製開發皮影航空紀念品、仿古皮影、皮影刺繡服裝、賓館裝飾品、兒童皮影遊藝產品、皮影個性化郵票等系列新產品,尋找新的途徑和市場。成立雕刻公司,作為產業帶動皮影藝術的發展,調動了藝人的積極性,而且提升了環縣皮影品牌的價值,增大了環縣皮影的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藉助外力來發展和保護皮影也許需要很多的政策支援和機會,但是皮影自身是否也應該注入新的東西,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重新成為人們欣賞和娛樂的方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皮影戲自身變得更加貼近現代,貼近大眾是必要的,擁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這門藝術才會走的更加長遠。具體的方式比如編排一些現代的劇目,反應現代人的生活,年輕人或是好奇心強烈的小孩子應該會感興趣很多。另外一種是數字化的皮影,也就是說直接搬上熒幕,也許缺少搬小板凳坐在畫布前看戲的感覺,但是這種方式更為直觀和方便,易於實現,相信對於宣傳來說更能省時省力。
4 總結
透過人為的方式增加皮影的影響力,透過皮影自身的改變增加更多的觀眾和喜歡它的人,使這門藝術得到傳承。皮影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永葆青春,是因為它在發展的過程中是不斷的謀求改進,適應了大眾的需求和口味,在現代生活中,是不是同樣也適用呢?
皮影藝術在中國民間曾經廣為流傳,作為一項獨特的民間藝術,在中國的發展由來已久,大概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它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在歷代受到達官貴人的喜愛,民間更是廣為流傳。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這門獨特藝術卻瀕臨消亡。如何保護這門藝術,並讓它推陳出新,更好的融入到現代生活中,不僅是皮影藝人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當代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1 皮影藝術的發展和現狀
皮影藝術的造型和雕刻藝術有一定的講究,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裡也是獨樹一幟,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在造型方法上受到佛教、戲曲、民俗文化非常深刻的影響,吸收了鏤空藝術如民間剪紙、紙紮、寺廟雕像和壁畫藝術的影響,特別是窗花剪紙,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豔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生活的嚮往,也因此廣為大眾所喜愛。但是皮影的製作工藝比較複雜,一套完整的皮影戲箱需要一個技藝高超的刻工至少三至五年方能刻出來。
中國皮影藝術兼備了藝術審美和社會娛樂的雙重特性,在民間源遠流傳,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枝獨秀,隨著歷代人口的遷徙、戰爭、文化交流及宗教活動而流佈於全國,逐漸在各地形成了許多風格各異的流派,深受民間喜愛。歷史上曾經有過或現在仍有的皮影戲活動的地區(省、市、自治區)就有28個,以北方皮影、西部皮影和中南部皮影尤其有名。但是這種活態的民間戲曲樣式正在逐步沒落,藝人正在逐漸消失,如今已是一個瀕危劇種,國家將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許多喜愛皮影藝術的人士也自發形成了一些保護組織,但這些做法成效甚微,想從根本上保護這門藝術,讓它繼續發揚光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2012年的《星光大道》上張學敏一段皮影表演,抓住了在場所有觀眾的眼球,也重新勾起了人們對皮影藝術的回憶。透過對皮影藝人們的調查,皮影藝術的落寞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1)皮影藝人渴望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得到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皮影藝術史可以視為藝人的心態發展史。很多皮影藝人依然對皮影戲非常鍾情,自己能唱能雕,技藝全面,但是現在唱戲的確不掙錢,使得皮影戲後繼無人,雖然有改進的打算,但卻無能為力。由於受到經濟的衝擊,很多藝人不嚴格要求自己,不把藝術當藝術了,沒有人深入學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皮影戲生存的困境和前途。(2)皮影戲後繼無人,技藝馬上就要滅絕了,單靠藝人的力量遠遠不夠,希望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3)因為發展前途和經濟效益問題,很多藝人選擇了放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在河南羅山縣有260多名皮影藝人,其中有120多人已經放棄從藝,因為覺得皮影戲沒有前途和經濟效益,自己主動放棄的和在演出與不演出皮影戲之間掙扎徘徊過一段時間,最終不得不選擇放棄的佔相當大一部分,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還在堅持;(4)保護皮影藝術的政策在執行上沒有落實到底,對藝人的心態和皮影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很多藝人認為皮影馬上失傳了,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藝,也不願意傳授給外人,這也許是一個更大的難題。
2 皮影藝術的藝術價值及傳播價值
皮影藝術是一種古老而獨具特色的民間戲曲藝術,又是富於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品。不僅海納著中國各民族、各地域的曲藝、雕刻、民俗歷史精粹,濃縮了濃郁的民族歷史與文化,同時也參與著整個民族藝術繁榮發展的程序。由皮影藝術構成的文化氛圍,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國,是中國走出國門,闖入世界最早的戲劇藝術。一直受到外華人的喜愛,在土爾其,至今還盛行著皮影戲的傳統文娛活動。中國的皮影劇團每到國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讚譽,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觀賞的幕影藝術,國外學者公認中國皮影戲是近代電影發明的先行。
皮影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國內很多地方戲如唐劇、華劇、隴劇、黃龍戲,都是在當地皮影戲曲調中直接派生出來的新劇種。皮影人的設計與製作為美術設計提供了難得的素材,融有古代壁畫、佛像、戲曲臉譜、戲曲服裝、民俗裝束與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精髓。新的作品在創作手法、表現形式中滲透的民族精神,也更加有生命力。皮影戲在音樂唱腔的風格與韻律都融合了當地民族樂器、民歌小調等音樂體系的精華,唱腔豐富,板式也豐富多樣。在中國音樂領域裡自成一體,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3 皮影藝術的保護
皮影藝術曾經在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如今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髮展,各種娛樂手段充斥,這門藝術也應該不斷髮展,注入新的活力,以適應現代文明的進步。
國內也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以陝西環縣為例,作為西北原生態文化的代表,早在21世紀,環縣道情皮影就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保護,政府和藝人群策群力,為皮影戲的發展和傳承做出貢獻。在2002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環縣皮影藝術節。2003年環縣道情皮影成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10個試點之一。政府制定《環縣道情皮影保護傳承暫行規定》和《環縣道情皮影保護傳承實施細則》等地方法規,為保護傳承工作提供政策支援。隨後政府組織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完成了《環縣道情皮影戲班分佈圖》、《環縣道情皮影表演藝人傳承圖冊》、《環縣皮影薈萃》、《環縣道情皮影戲班名錄》和《環縣道情音樂整合》等畫冊和書籍的繪製和編撰。皮影藝術也進入中小學美術、音樂課堂,從孩童開始就瞭解皮影,讓這門藝術不斷傳承。同時成立皮影產業開發機構,藝人從事皮影演出和雕刻,產品從單一的皮影工藝品向多樣化邁進,形成掛曆、桌曆、皮影戲光碟、磁帶、畫冊、撲克、口杯、工藝地毯、書籤等8大系列60多個品種。進一步著手研製開發皮影航空紀念品、仿古皮影、皮影刺繡服裝、賓館裝飾品、兒童皮影遊藝產品、皮影個性化郵票等系列新產品,尋找新的途徑和市場。成立雕刻公司,作為產業帶動皮影藝術的發展,調動了藝人的積極性,而且提升了環縣皮影品牌的價值,增大了環縣皮影的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藉助外力來發展和保護皮影也許需要很多的政策支援和機會,但是皮影自身是否也應該注入新的東西,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重新成為人們欣賞和娛樂的方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皮影戲自身變得更加貼近現代,貼近大眾是必要的,擁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這門藝術才會走的更加長遠。具體的方式比如編排一些現代的劇目,反應現代人的生活,年輕人或是好奇心強烈的小孩子應該會感興趣很多。另外一種是數字化的皮影,也就是說直接搬上熒幕,也許缺少搬小板凳坐在畫布前看戲的感覺,但是這種方式更為直觀和方便,易於實現,相信對於宣傳來說更能省時省力。
4 總結
透過人為的方式增加皮影的影響力,透過皮影自身的改變增加更多的觀眾和喜歡它的人,使這門藝術得到傳承。皮影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永葆青春,是因為它在發展的過程中是不斷的謀求改進,適應了大眾的需求和口味,在現代生活中,是不是同樣也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