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板凳反買
-
2 # 一個來自宇宙的天才
反正不如提問梅吹的偶像煤球王。
阿根廷梅西的特點,低頭,叉腰和散步。
黑了老馬想讓煤球王上位,結果還是被阿根廷國內打臉,雕像直接推倒。
一到國家隊正式比賽就玩隱身,草靴拿走不送。
金球本來4:1領先,現在5:5,在國家隊C羅拿走歐洲盃,歷史地位成功超過體系梅。
老馬,一人之力拿下世界盃,永遠碾壓煤球王。
梅吹只有三亞市長盃,吹了半天,還是無用。
梅吹吹了半天MVP,結果梅吹粑粑踢飛點球拒絕領取MVP
梅吹認為亞軍是榮譽,他粑粑認為是終生遺憾。
梅吹估計在想他乾爹,可惜乾爹已經下臺。
讓我們來懷念梅吹的乾爹吧。
體系梅在國家隊始終0蛋,出了巴薩就顯形。
遇到阿利松3連跪
-
3 # 燃燒的永恆700
馬拉多納這個手球更多是被看做足球歷史上的傳奇,他在賽場外的影響要遠大於賽場之內的影響!相對於足球場上的影響來說,還是他的世界盃最佳進球影響力更大!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英阿之戰,在馬島被英國擊敗的阿根廷國民將這場比賽視作此前戰爭的延續,馬拉多納的手球最終幫助阿根廷以2比1擊敗了英格蘭,讓戰爭中無法復仇的阿根廷在球場上出了一口惡氣,他也由此成為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馬島戰爭發生在1982年4月,當時阿根廷和英國都認為馬爾維納斯群島(俗稱“馬島”)是自己的領土,由於當時阿根廷國內經濟危機爆發,社會矛盾重重,因此,在任的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直接派兵佔領了馬島。作為老牌的殖民主義國家,“日不落帝國”當然不肯答應。因此,派遣艦隊不遠萬里前往馬島作戰。戰爭過程不再細數,以阿根廷的戰力當然幹不過老牌軍事強國英國,馬島戰爭以英國順利佔領馬島,阿根廷死傷2000多人,被俘10000多人,損失飛機100多架,各類艦艇10多艘而告終。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被迫下臺,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威望大大加強。
戰爭過後,硝煙雖然已經散去,但是阿根廷人心裡的仇恨始終沒有散去,他們對於英格蘭人簡直是恨之入骨。正在這個時候,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舉行,在馬拉多納的帶領下,阿根廷隊順利殺進了八強,同英格蘭隊相遇。俗話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阿根廷隊在知道自己的對手時,就憋足了勁兒要在球場上擊敗對方,以報一箭之仇。作為戰爭的勝利者,英格蘭隊也深知對方的心理,為了防止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政府還專門向球隊強調,“不要激怒對方,要儘量平和地處理各種事端!”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兩隊展開了一場經典大戰。作為球隊的領袖,馬拉多納用兩個驚世駭俗的進球完全成為了比賽的主角,其中第一個進球充分體現了他的機智和狡黠!上半場比賽,雙方秋色,打成了0比0平。然而到了下半場比賽第6分鐘,馬拉多納突然改寫了比分。他先是將球分給隊友巴爾達諾,後者的射門被英格蘭隊後衛擋住,然後回傳給守門員。馬拉多納立刻機敏地衝向了球的落點,面對已經出擊的英格蘭門將希爾頓,他全力跳起之後發現也無法越過門將的十指關。於是,馬拉多納隱蔽地抬起了手臂,悄悄地用手一捅,改變了球的落點,把球捅進了球門。落地後,他偷偷看了一眼裁判,發現裁判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手球,立刻瘋狂地跑向場邊進行慶祝。馬拉多納自信的慶祝動作更是迷惑了當值主裁,他毫不猶豫地判罰了進球有效,即使英格蘭門將和隊友紛紛上前進行抗議也沒有改變最終結果。
在此之後,馬拉多納在比賽中連過五人打進了至今為止世界盃上的“最佳進球”,雖然萊因克爾在第81分鐘搬回一球,但是最終英格蘭隊還是以1比2負於阿根廷隊。對於英格蘭隊員來說,他們對於馬拉多納的手球倒是沒有太強烈的反應,反而是對他的“世紀進球”欽佩不已。
反而是阿根廷人對於這個進球的反應更加強烈,他們把這場比賽看做是對於1982年的馬島戰爭最好的復仇。一些阿根廷人表示:“1986年的世界盃,與世界盃相比,我們能夠擊敗英格蘭顯然更加重要,打敗他們就足夠了!”
馬拉多納不但在球場上大殺四方,在球場外還"舌戰群雄”,在記者會上創造了“上帝之手”這個名詞。在英格蘭與阿根廷隊的比賽之後,眾多媒體包圍了馬拉多納,不甘失敗的英格蘭媒體更是紛紛追問老馬對於第一個進球是怎麼看待的,到底是哪個部位打進的這個進球。馬拉多納在面對記者不停追問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淡定,他笑著對大家說“打進這個進球的,一半是馬拉多納的,一半是上帝的手!”從此之後,“上帝之手”的稱呼就不脛而走,成為流傳至今的故事。
相比苦大仇深的阿根廷人,生活優越的英格蘭隊員並沒有將戰爭的概念延伸到球場裡。馬拉多納還因為本場比賽出色的表現成為包括萊因克爾等英格蘭球員的崇拜偶像。本場比賽之後,打進兩個進球的馬拉多納一舉封神,被他連續過掉多人的英格蘭隊不但沒有對他產生仇恨之情,反而對他的出色球技非常讚賞。著名球星萊茵卡爾就公開表示,“毫無疑問,迭戈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球員,他比貝利更好!”英格蘭名宿查爾頓對馬拉多納稱讚道“馬拉多納是我見過帶球奔跑最快的人, 他對球的控制非常完美。只要他在場上,總是令對方感到恐懼,因為你根本不可能斷下他的球,他總是恰當地出現在能夠得分的地方,用最佳的方式將球打進!”
回覆列表
1986年,在墨西哥城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四分之一決賽上,阿根廷VS英格蘭。25歲的馬拉多納當時是阿根廷隊長,而阿英兩國之間,福克納群島戰爭的仇恨猶在。上半場雙方都沒有進球,故事發生在下半場開始後不久。
馬拉多納帶球跳過了英格蘭的格倫·霍德爾,然後連過4名攔截他的對方球員,迫使英格蘭門將撲了出來。馬拉多納射門後,球碰到了英國球員的腳,守門員霍奇回頭卻將球撲向了自家的禁區。 這時晃過對方球員的馬拉多納一躍而起,用手將球推進了球門。馬拉多納的手球極為隱秘,除了附近的英國球員,還有場外的英國主帥博比·羅布森,沒有人看見。所以,無論英華人如何抗議,均無效。4分鐘後,馬拉多納再進一球,鎖定勝局。 賽後,馬拉多納在新聞釋出會上稱這個球,“一半是因為馬拉多納的頭腦,一半是因為上帝之手”。“上帝之手”的說法,由此而來。雖然後來透過電視回放,可以明確判定那是馬拉多納的手球,但為時已晚。 2005年,馬拉多納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公開承認,當時,他是故意這樣做的,是用手而不是頭打進那一球的,並承認他當時就知道這個球應該無效。他還坦率地說,“上帝之手”進球被判有效,這連他自己也沒想到。 在當時,國際足聯不但沒有理會英格蘭的抗議,還將這個爭議極大的球,評為“世界盃歷史上最偉大的進球。”2002年,由國際足聯主導的一項網民評選,這粒“上帝之手”進的球,被評為“世紀進球。” 這也許是足球史上最有爭議、而且持續不斷地爭議的進球。反對馬拉多納的人認為,這集中體現了他不擇手段、臭名昭著如惡魔般的一面。而支援他的人則認為,無論是不是手球,他能連過5人並射門,都展現了馬拉多納的天才、敏捷與機變。 阿根廷在半決賽中淘汰掉英國隊後,又在決賽中戰勝了德國隊,獲得冠軍,馬拉多納成為奪冠最大的功臣。但是依然有人堅持認為,“上帝之手”,是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敗筆。國際足聯的態度,也使之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大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