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小灰灰武器庫

    蘇聯開發過的多炮塔坦克有

    ①T-35型多炮塔重型坦克:T-35重型坦克是蘇聯最早的重型坦克。T-35像是一座可以多角度環向射擊的活動堡壘,能夠帶領步兵緩緩推進。T-35的火力大而分散,除了主炮塔安裝一門短身管的76.2毫米炮之外,還有2個45毫米炮塔和2個機槍炮塔,以及另外3挺機槍。t-35坦克的戰鬥全重為50噸,乘員多達11人,它有5個獨立的炮塔(含機槍塔)。t-35坦克的動力裝置是一臺500馬力的航空水冷汽油機。傳動裝置為機械式,行動裝置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和小節距履帶,每側有8個小直徑負重輪。它的最大速度是每小時30千米,最大行程是150千米。

    ②T-12坦克:T-12坦克是一種雙炮塔坦克--主炮塔上方有1個小型的機槍塔,可獨立旋轉。主炮塔裝有1門45毫米火炮,火炮兩側的球狀機槍座上各安裝1挺7.62毫米機槍。

    ③T-24坦克:T-24坦克是由哈爾科夫共產國際機車廠坦克設計小組獨立研製的第一型戰鬥車輛。T-24中型坦克戰鬥全重為18.5噸,乘員5人,它也是一種多炮塔式坦克,主炮塔上面還有1個機槍塔,主炮塔上裝的是45毫米坦克炮,另在主炮塔、副炮塔和車體正面裝有4挺7.62毫米機槍。

    ④T-28坦克:T-28中型坦克最大特點是有3個炮塔(含機槍塔)。中央炮塔為主炮塔,30毫米裝甲板包裹的橢圓形炮塔內裝有1門76毫米的主炮,主炮的右側裝有1挺7.62毫米機槍,主熗塔的後部裝有1挺7.62毫米機槍,這兩挺機槍能獨立操縱射擊。

  • 2 # 戰略論

    蘇聯最著名的多炮塔坦克就是T-35型重型坦克,該型坦克在1933年被正式定型投產,總重高達52噸,擁有1門76毫米短管主炮、2門45毫米火炮、2個機槍炮塔以及另外3挺機槍,至少在紙面資料來看,T-35型坦克擁有著強大的火力,如果算上機槍炮塔,它的炮塔總數將達到5個,是個不折不扣的“多炮塔”坦克。

    和世界上其他多炮塔坦克的研發思路一樣,T-35型坦克依舊沿用著一戰時期形成的“坦克將作為陸地上的巡洋艦”的過時思路,它將成為一座可以移動並且可以四面八方持續輸出火力的鋼鐵堡壘,從而為前進中的步兵提供強大的火力掩護。這將徹底解決步兵發起進攻時與己方的機槍、火炮無法協同的缺點,如何為前進中的步兵提供持續的重火力掩護一直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但是多炮塔坦克真的能夠勝任這一重任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T-35型坦克的重量雖然達到了52噸,甚至超過了十年之後的重型坦克,但是它的重量大部分都被各種武器所佔據了,分配到裝甲防護部分的寥寥無幾,該型坦克的最大裝甲厚度只有35毫米,即便是早期的37毫米反坦克炮也能輕鬆的擊毀之。而且過高的重量也必然導致機動性的下降,根據蘇軍的報告,T-35型坦克在任何時候其行駛速度都不得超過15公里/小時,可以說T-35重型坦克有著輕型坦克般的防禦力和重型坦克一般的機動力,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非常弱。

    而且將各種武器集中到一個作戰平臺上也是非常危險的,這如同“將雞蛋都放入一個籃子裡”,一旦被敵方火力所摧毀,將意味著蘇軍失去3門火炮和7挺機槍的支援,這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高昂的損失。T-35型多炮塔坦克一共生產了61輛,並被編入了預備役坦克團參加了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這些坦克很快便損失掉了,大部分是由於機械故障而被迫拋棄的,事實證明這種多炮塔坦克完全無法勝任支援步兵作戰的任務,它在防護力和機動性方面的缺點過於明顯,這種“奇葩”的設計很快便被戰爭所淘汰,各方面更加均衡的單炮塔坦克成為了主流,並一直延續至今。

  • 3 # A佳哥哥a

    多炮塔坦克的巔峰之作——蘇聯T-35坦克

    說起世界上最早的多炮塔坦克,很多人都認為是英國的維克斯A1E1獨立號。錯!世界上最早的實際完工的多炮塔坦克是法國於一戰末期製造的FCM 2C重型坦克。為了擊敗德華人,法國軍方命令FCM公司(請注意,這公司主要是造船的!)研發50噸以上的重型坦克,經歷了1A、1B兩個型號之後,最終定型的就是Char 2C坦克,車頭有一個安裝75毫米炮的大炮塔,車尾一個小型機槍塔。該坦克一共生產了10輛,一直服役到二戰。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坦克每一輛都和戰艦一樣擁有自己的名字!2C坦克因此也經常被戲稱為軍艦上陸。

  • 4 # 征服者帖木兒

    多炮塔坦克概念源自英法,但只有在蘇聯,這種坦克型別才到達了設計和製造的巔峰。

    1930年,蘇聯派出了“機械化與摩托化委員會”,來到英國考察,希望引進先進的坦克裝甲車設計與製造技術。

    在英國,代表團參觀了維克斯兵工廠的A6型多炮塔坦克,這種多炮塔重火力戰車立刻引發了蘇聯人的強烈興趣,認為它有效解決了早期坦克火力和射界有限的問題。於是,列寧格勒布林什維克機械製造廠,就受命以A6型坦克為藍本,設計蘇聯自己的多炮塔坦克,要求裝甲厚度最大20毫米,主炮塔安裝45毫米口徑坦克炮,兩個機槍炮塔裝備7.62毫米機槍。在設計中,蘇聯工程師還應用了來自英國的先進技術,如電動旋轉式炮塔和炮塔下隨動吊籃。最終,在1932年5月,工程師們拿出了代號T28和T35的兩種原型車,作為對1933年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獻禮。

    為了在1933年五一勞動節閱兵式上展示,炫耀蘇聯軍工製造業的成就,列寧格勒州全部軍工製造廠都投入了T28的生產,其中10輛T28得以在1933年51閱兵式上亮相,由於當時英法等歐洲主要國家都尚未列裝大型多炮塔坦克,各國軍事觀察員都對蘇聯的成就感到不可思議。

    T28的量產型,與原型車相比,做出了許多改動,比如採用了更加堅固的焊接式車身,主炮塔尺寸增大並帶有尾倉,以76.2毫米KT-28M型短身管坦克炮取代了原本的37毫米炮,誘導輪輻條由八根減少到六根,1936年,基洛夫工廠又用身管口徑比更長的L-10型76.2毫米主炮取代了KT28。另外裝甲也從普通勻質軋製裝甲板變成表面滲碳鋼製裝甲板。

    動力方面,T28採用M17L V12缸衝程水冷汽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450馬力。

    T28的車體從前到後可以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駕駛艙,第二部分是戰鬥室,被一塊垂直的防火隔板與發動機艙隔開,防火板上有艙門,讓乘員能夠在不下車的情況下對發動機進行檢修。第三部分是發動機艙,上方水平配置的裝甲設有維修用艙門,正中是空氣濾清器,頂蓋中部是冷卻風扇的通風孔,還可以安裝兩個用於涉渡的通氣管。第四部分是傳動裝置倉。

    T28的主炮塔中,車長兼任炮手,和主炮塔長一起坐在旋轉吊籃中,炮塔兩側各有一個射擊孔,方便用手槍,衝鋒槍向外設計。火炮右側還有一臺車長專用全景觀察潛望鏡。

    T28的兩座機槍塔各安裝一挺7.62毫米DT機槍,每個機槍塔中一名射手,透過頂部艙門進出。

    T28首次參加實戰,是1939年的蘇芬戰爭。戰鬥中,T28的裝甲厚度仍嫌不夠,損失較大,所以工廠將其裝甲厚度緊急提升,車體前部和主炮塔從30毫米增加到50到60毫米,主炮塔外形也變成了面積較小的截圓錐體,車體側部後部從20毫米增加到40毫米,前部機槍炮塔的正面側面也添加了附加裝甲,這個改進型被稱為T28eh,車重達到了32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有哪些考研網校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