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所有的學科知識,最後都會成為有共性的哲學問題。如何看待此觀點?
答:
一、先作說明:按照知識分類,理科與文科
1.理科,包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理科以數學為尊。如果缺少數學,理科的發展就會舉步維艱。
2.文科,包含哲學、語文、政治、…
3.理科和文科的交叉學科:經濟,計算機(電腦系統和軟體、手機系統和app),…
二、問題相關:
哲學在文科裡的地位和作用 ≌ 數學在理科裡的地位和作用
現今的數學發展程度,幾乎出神入化。數學自身高深廣大,幾乎沒有任何單個個人能夠普遍涉及。
而數學的延伸學科——程式設計,從計算機軟體在電腦上執行,到app在手機上風靡,已經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相形之下,哲學的進度就不堪入目了。
個人覺得,哲學的發展,還處於概念發現和認知階段。完全沒有系統性的思考、理解之方式、方法。也就是處於起步階段。
三、對比參照
1.哲學與數學,中國與西方
個人覺得:數學,加上程式設計的最大結晶——作業系統,裡面的概念、字眼,很多、很容易就可以使用到哲學上。數學概念,可以給思考哲學的思想家,得到巨大的啟發。
數學思考是沒有情緒波動的,是冷靜的;哲學思考是沒有虛偽掩飾的,是認真的。
西方人明顯比華人冷靜、更少心理活動和更小情緒波動,數學崛起、並且已經崛起於西方。這事情不是偶然的。
而哲學很可能崛起於中國、或因中國而崛起。原因如下:
個人覺得,因為西方人重理薄情。西方人的社會,更適合法規法律、同盟組織之類的運轉方式;而華人講情講理、先情後理,華人的社會,傳統至今,都是情理交融,“法律不外乎人情”,對社會問題解決方式,是先穩定內在人心、後解決身外問題。
西方文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是透過根源、起因入手,中國文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是透過主流、走向入手。
前者是微觀,後者是宏觀;前者是切斷,後者是導致;前者是剛硬、磨合,後者是溫柔、融合;前者打聽方向是過去已經產生,後者打聽方向是未來可能產生;前者解決方向是建路、屬於創新方式,後者解決方向是探路、屬於摸索方式;前者是以力破法,後者是因勢利導;等等。
*延伸思考:
創新方式與摸索方式——西方現代文化,以科技為手段、創造發明新東西來改變生活,後果大多是破壞大自然;而中國文化,以摸索方式、來探知世界本已存在的器物、方法、手段,來改變生活,後果可以大大減少破壞大自然,甚至融入大自然。**
如果數學需要微觀,那麼哲學就需要宏觀。
微觀以問題根源、起因入手,宏觀以問題主流、走向入手。
哲學是“生命+智慧”的學問,生命有情、智慧屬理。情,包含情緒、心理等等;理,包含原則、規律等等。
中國一向兼講情理,具備更充分的條件,有著哲學思考的天然優勢。
對於治理社會,中國文化溫柔的方式、比西方文化犀利的方式,更加適合。
*個人觀察:西方,如美國,把憲法當神聖,過於嚴格執法;還有一些對其它國家的手段方式,都是犀利的表現。*
哲學是人文的最高點,人文是社會的最重點。
當有中國文化的溫柔元素加入的人文社會,將是更加和諧的社會。
*囉嗦幾句:西方(就說美國吧,額)社會追求人與人之間的權力、物質、機會上的平等,所以形成了全民參政、身外之擁有相對均等,這類現象;而中國社會追求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平衡(比如:講情面),所以形成了不刺激他人的形式主義、不直接爭鬥的暗箱操作,這類現象。西方社會實際上是身外擁有的人人平等;而在內心感覺上,人與人之間差距應該存在著鴻溝。*
*個人臆測——感覺西方的一些國家,比如美國,社會中民眾之間的心靈溝通有些缺乏,幸福感差距比較大。這類情況導致的後果,比如:看起來每個人都很自強堅強。實際上,自強是因為百無聊賴;而堅強,只是表面而已,實則內心脆弱得不堪一擊。競爭方式,切斷了許多心靈交流和情感溝通,同時也在某些程度上彌補了他們的百無聊賴。上帝在某些程度上幫助了他們的脆弱。可惜,都不是解決問題根源的方式方法。(倘若此狀與事實差距過大,求高人指出。切莫笑而不語。個人亦對此十分好奇爾。)*
哲學需要中國,中國適合哲學。
所以,將來哲學崛起於中國、或因中國而崛起,是正常的。
四、最終回答
這觀點:所有的學科知識,最後都會成為有共性的哲學問題。
個人回答是:過於誇大哲學功能的範圍了。
就舉例數學這一門學科,它只是與哲學有關聯而已,但絕對不是圍繞哲學旋轉。
哲學與數學,是對等的。
數學應該是最原始的語言,而語言是最終極的數學。
原始社會里,最早的語言表達,應該就是以簡單的數學方式。
而無論以後人類文明進展如何,都是以語言作為橋樑、使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來發生改變。所以,數學,包括它延伸的程式設計,它們主要的發展方向,就是語言;成為懂語言、能溝通的,大概就是數學和程式設計的終極複雜運用了。
以數學為尊的理科,它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圍繞生命本身、並使之改變。
以哲學為尊的文科,因為哲學進度太小,它們對於生命的意義,無法推導、想象。
哲學的進展,在目前時代非常需要、必要。
理科創造的物質科技世界,物質需求已經十之八九得到滿足;而文科創造的人文果實,給精神的滿足卻是十分慘淡(尤其是文藝娛樂類)。
西方某些國家不得已以科技文化來代替精神文化,這種事,實在可悲可笑。
最成功的數學運用,只能改變人類身外之物。
最優秀的哲學思想,必然具備觸發解決人類問題的途徑。諸如此類:精神空虛、心理陰影,人生迷茫、感情糾結,等等,正在苦等救星的到來。哲學發展,才能夠大量產生救星。
期待哲學發展,期待哲學王國的成立。未來的美好世界,缺少不了哲學的上位和作用。
五、附加資料
1.具體哲學問題:
(1)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注:是思想問題,而不是知識問題)
(2)連環可解也。(先秦思想家提出的;沒有徹底明白,不要發表,否則容易誤導他人。當然,是個人想法。)
(3)天人關係(宇宙存在與個體生命的關係;電影《駭客帝國》有相關啟發。)
2.個人覺得,大部分“某某主義”,名氣被誇大了。
某某主義,應該屬於理論界的永久存在的主流、主體;往下,是-某某思想,屬於時代性用品;再往下,是-某某觀念,屬於時間短暫、地方狹小、物件稀少的用品。再往下,觀點等等,按下不談。
4.個人想法:人類要改變生活,應當以摸索方式為主、創新方法為輔。
5.“溫柔”的闡釋:
溫者,給他人以暖心的感覺;
柔者,給他人以安心的感覺
(注:本人對西方很多方面的瞭解嚴重不足,表述有所偏頗。有錯之處,但求指教,不求原諒。)
問:所有的學科知識,最後都會成為有共性的哲學問題。如何看待此觀點?
答:
一、先作說明:按照知識分類,理科與文科
1.理科,包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理科以數學為尊。如果缺少數學,理科的發展就會舉步維艱。
2.文科,包含哲學、語文、政治、…
3.理科和文科的交叉學科:經濟,計算機(電腦系統和軟體、手機系統和app),…
二、問題相關:
哲學在文科裡的地位和作用 ≌ 數學在理科裡的地位和作用
現今的數學發展程度,幾乎出神入化。數學自身高深廣大,幾乎沒有任何單個個人能夠普遍涉及。
而數學的延伸學科——程式設計,從計算機軟體在電腦上執行,到app在手機上風靡,已經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相形之下,哲學的進度就不堪入目了。
個人覺得,哲學的發展,還處於概念發現和認知階段。完全沒有系統性的思考、理解之方式、方法。也就是處於起步階段。
三、對比參照
1.哲學與數學,中國與西方
個人覺得:數學,加上程式設計的最大結晶——作業系統,裡面的概念、字眼,很多、很容易就可以使用到哲學上。數學概念,可以給思考哲學的思想家,得到巨大的啟發。
數學思考是沒有情緒波動的,是冷靜的;哲學思考是沒有虛偽掩飾的,是認真的。
西方人明顯比華人冷靜、更少心理活動和更小情緒波動,數學崛起、並且已經崛起於西方。這事情不是偶然的。
而哲學很可能崛起於中國、或因中國而崛起。原因如下:
個人覺得,因為西方人重理薄情。西方人的社會,更適合法規法律、同盟組織之類的運轉方式;而華人講情講理、先情後理,華人的社會,傳統至今,都是情理交融,“法律不外乎人情”,對社會問題解決方式,是先穩定內在人心、後解決身外問題。
西方文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是透過根源、起因入手,中國文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是透過主流、走向入手。
前者是微觀,後者是宏觀;前者是切斷,後者是導致;前者是剛硬、磨合,後者是溫柔、融合;前者打聽方向是過去已經產生,後者打聽方向是未來可能產生;前者解決方向是建路、屬於創新方式,後者解決方向是探路、屬於摸索方式;前者是以力破法,後者是因勢利導;等等。
*延伸思考:
創新方式與摸索方式——西方現代文化,以科技為手段、創造發明新東西來改變生活,後果大多是破壞大自然;而中國文化,以摸索方式、來探知世界本已存在的器物、方法、手段,來改變生活,後果可以大大減少破壞大自然,甚至融入大自然。**
如果數學需要微觀,那麼哲學就需要宏觀。
微觀以問題根源、起因入手,宏觀以問題主流、走向入手。
哲學是“生命+智慧”的學問,生命有情、智慧屬理。情,包含情緒、心理等等;理,包含原則、規律等等。
中國一向兼講情理,具備更充分的條件,有著哲學思考的天然優勢。
對於治理社會,中國文化溫柔的方式、比西方文化犀利的方式,更加適合。
*個人觀察:西方,如美國,把憲法當神聖,過於嚴格執法;還有一些對其它國家的手段方式,都是犀利的表現。*
哲學是人文的最高點,人文是社會的最重點。
當有中國文化的溫柔元素加入的人文社會,將是更加和諧的社會。
*囉嗦幾句:西方(就說美國吧,額)社會追求人與人之間的權力、物質、機會上的平等,所以形成了全民參政、身外之擁有相對均等,這類現象;而中國社會追求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平衡(比如:講情面),所以形成了不刺激他人的形式主義、不直接爭鬥的暗箱操作,這類現象。西方社會實際上是身外擁有的人人平等;而在內心感覺上,人與人之間差距應該存在著鴻溝。*
*個人臆測——感覺西方的一些國家,比如美國,社會中民眾之間的心靈溝通有些缺乏,幸福感差距比較大。這類情況導致的後果,比如:看起來每個人都很自強堅強。實際上,自強是因為百無聊賴;而堅強,只是表面而已,實則內心脆弱得不堪一擊。競爭方式,切斷了許多心靈交流和情感溝通,同時也在某些程度上彌補了他們的百無聊賴。上帝在某些程度上幫助了他們的脆弱。可惜,都不是解決問題根源的方式方法。(倘若此狀與事實差距過大,求高人指出。切莫笑而不語。個人亦對此十分好奇爾。)*
哲學需要中國,中國適合哲學。
所以,將來哲學崛起於中國、或因中國而崛起,是正常的。
四、最終回答
這觀點:所有的學科知識,最後都會成為有共性的哲學問題。
個人回答是:過於誇大哲學功能的範圍了。
就舉例數學這一門學科,它只是與哲學有關聯而已,但絕對不是圍繞哲學旋轉。
哲學與數學,是對等的。
數學應該是最原始的語言,而語言是最終極的數學。
原始社會里,最早的語言表達,應該就是以簡單的數學方式。
而無論以後人類文明進展如何,都是以語言作為橋樑、使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來發生改變。所以,數學,包括它延伸的程式設計,它們主要的發展方向,就是語言;成為懂語言、能溝通的,大概就是數學和程式設計的終極複雜運用了。
以數學為尊的理科,它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圍繞生命本身、並使之改變。
以哲學為尊的文科,因為哲學進度太小,它們對於生命的意義,無法推導、想象。
哲學的進展,在目前時代非常需要、必要。
理科創造的物質科技世界,物質需求已經十之八九得到滿足;而文科創造的人文果實,給精神的滿足卻是十分慘淡(尤其是文藝娛樂類)。
西方某些國家不得已以科技文化來代替精神文化,這種事,實在可悲可笑。
最成功的數學運用,只能改變人類身外之物。
最優秀的哲學思想,必然具備觸發解決人類問題的途徑。諸如此類:精神空虛、心理陰影,人生迷茫、感情糾結,等等,正在苦等救星的到來。哲學發展,才能夠大量產生救星。
期待哲學發展,期待哲學王國的成立。未來的美好世界,缺少不了哲學的上位和作用。
五、附加資料
1.具體哲學問題:
(1)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注:是思想問題,而不是知識問題)
(2)連環可解也。(先秦思想家提出的;沒有徹底明白,不要發表,否則容易誤導他人。當然,是個人想法。)
(3)天人關係(宇宙存在與個體生命的關係;電影《駭客帝國》有相關啟發。)
2.個人覺得,大部分“某某主義”,名氣被誇大了。
某某主義,應該屬於理論界的永久存在的主流、主體;往下,是-某某思想,屬於時代性用品;再往下,是-某某觀念,屬於時間短暫、地方狹小、物件稀少的用品。再往下,觀點等等,按下不談。
4.個人想法:人類要改變生活,應當以摸索方式為主、創新方法為輔。
5.“溫柔”的闡釋:
溫者,給他人以暖心的感覺;
柔者,給他人以安心的感覺
(注:本人對西方很多方面的瞭解嚴重不足,表述有所偏頗。有錯之處,但求指教,不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