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山讀史談情商
-
2 # 星火辰
凡是演楊貴妃的影視,喜歡把李隆基表現為多情之人,這只是李隆基的一面。另一面的李隆基則極為涼薄而無情,這體現在李隆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從政治生活到家庭生活、從家庭生活到感情生活無不如此。
一、李隆基和他家族成員相愛相殺的關係
1、李隆基和祖母武則天的關係:武則天不但廢了他爹唐睿宗李旦的皇帝位,還殺了李隆基的親生母親,李隆基從小就是在半囚禁半監視環境下長大的,這對他一生恐怕有很大影響。
2、李隆基和他爹唐睿宗李旦的關係:李旦復位當皇帝,是李隆基和他姑姑太平公主發動政變帶來的,因為這個原因,並非嫡長子的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後來李隆基再次發動政變,殺了太平公主,又除掉了睿宗身邊的執政大臣,歷史是說睿宗甘心退位,但其中像李世民那樣逼爹退位的情勢實際上是差不多的。
3、李隆基和他伯父、姑姑的關係。李隆基、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將唐中宗的死因反正是扣到了韋皇后的身上,而後李隆基等人基本將他伯父唐中宗一系都清理了乾淨。不久後,李隆基再次發動政變,這次,把他姑姑太平公主一系也清理了乾淨。可笑的是,這麼個霹靂手段的人,大家只覺得他多情。
4、李隆基和他兄弟姐妹的關係。唯獨和兄弟姐妹之間,李隆基是真正體現了友好相處,但前提是這些人不能對他地位形成威脅,一旦稍有威脅,兄弟姐妹們也是被他嚇得惶惶不可終日。
5、李隆基和他后妃們的關係。其最早的王皇后,她的家族本來對李隆基發動政變立下過大功,但仍然免不了被廢,家族淪落。其趙麗妃,本來是他年輕時最寵愛的女人,為他生下了太子李瑛,但色衰愛弛後,李瑛的下場卻是被他爹賜死。其武惠妃,是他楊貴妃之前最愛的女人,但武惠妃一死,其子壽王不但繼位無望,還被他爹奪去了老婆楊玉環。其楊貴妃,在馬嵬驛之前,為了自保,李隆基依舊賜死了貴妃。
6、李隆基和他兒子們的關係。李隆基幹下了一日殺三子的事兒,這種事兒,即便是狠如唐太宗也做不出來。然後,第二個太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被李隆基默許李林甫弄出兩場大案來,差點把李亨嚇死。
二、李隆基和朝中大臣的關係
1、李隆基和名相姚崇、宋璟、張九齡等。李隆基前期用人,宰相基本上是兩三年一換,別以為姚崇宋璟等人有什麼例外,照樣如此,很懷疑教科書上所說的姚崇宋璟等人到底對開元盛世發揮了多大作用。直到李隆基用了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一用快二十年,等到李林甫年老了,李隆基想換掉他,那也是跟丟破席子似的,不過君臣二人還是表演了一場樓上樓下相對而泣的活話劇。
2、忠心耿耿的王忠嗣抑鬱而死:一旦牽扯到威脅李隆基帝位的事兒,邊防大將幾乎沒有好死的,除了王忠嗣,還有皇甫惟明等。可好,偏偏安祿山,李隆基沒留意到。
三、最終,李隆基也被涼薄了一把
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李亨脫離李隆基北上自立為帝,也幹了把逼爹退位的事兒。甚至,傳說馬嵬驛背後就是太子李亨的陰謀。不管怎麼說,李亨打敗了安祿山父子的叛軍,收復了長安、洛陽。回到長安的李隆基,還想在興慶宮好好養老,卻也被李亨懷疑他故意溝通內外,被李輔國強行遷徙到西內居住。晚年的李隆基,連唯一親近的高力士也被肅宗貶走,真是嚐了嚐一把涼薄。
回覆列表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曾這樣描寫過楊貴妃: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從這裡可見,楊玉環天生麗質,深得唐玄宗的喜愛,而且這種寵愛是集三千寵於一身,而這種寵愛也給她的家人帶來了很多好處,使得很多父母羨慕至極,將自古以來重視生男孩的傳統社會思想改變為“不重生男重生女”。但在後代人的心目中,難以抹去的不僅是唐玄宗與楊玉環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且更有人說她是誤國的紅顏禍水。其實,楊玉環究竟是不是禍水,是不是導致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我們應當根據史實還楊玉環一個清白。歷史追蹤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唐代的中興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明皇。英武有才略,開元時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稱為“開元之治”。天寶後,寵愛楊玉環。楊玉環(公元719~公元756年),名玉環,字太真,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17歲的楊玉環被冊封為壽王妃(壽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天寶四載(公元745年),27歲的楊玉環被李隆基冊封為貴妃。楊玉環父兄均驟貴,勢傾天下。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謂楊國忠通於胡人,而有安祿山之反,玄宗乃令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時年38歲。玄宗避難奔蜀,後肅宗即位於靈武,尊為太上皇。在位43年。玄宗喜愛歌舞音樂,曾於梨園教歌舞,所以後世尊其為伶人之祖師爺,死後廟號玄宗。解讀真相從歷代文學詩詞中,我們不得不說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感情是真摯的,他們之間的情感與中國曆代的君王與妃子的情感都不同,他們是出於真情。然而,正當唐玄宗沉溺於“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玉環身上的時候,安史之亂卻爆發了。很多人都認為安史之亂是楊貴妃導致的,她是亡國的禍水。這也不盡然。其實,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為什麼這麼說呢?1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是唐玄宗我們都知道,一個朝代中之所以會發生戰亂、更替現象,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統治者荒淫無度、不能體諒百姓而導致的。而安史之亂的發生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而這個原因的罪魁禍首是唐玄宗,是他在晚年的時候怠於政事,生活日益腐化,才導致社會矛盾日益熾熱化。試想,這樣一種現象的出現是一個統治者的罪過,而非一個女人所能左右的,如果唐玄宗依然能像從前那樣勵精圖治、勤於政事,試想,這樣一種局面又怎會出現呢?2楊貴妃本身就是受害者無論在任何一個社會中,女人的幸福都來自於家庭,家庭是一個女人幸福的港灣。而這句話用在著名的歷史人物楊貴妃身上也是正確的。楊貴妃在沒有遇到唐玄宗之前是壽王李瑁的妃子,這個地位是很高的,也是很多女人所向往的,但正因為遇到了唐玄宗,結果她的地位發生了變化,由最初的“王妃”變成了“道士”,最後成了“貴妃”。這個過程的轉變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也稱得上是生命的轉變,有著“生可榮華富貴,死會遺臭萬年”的鉅變。然而,導致鉅變發生的最大操縱者就是唐玄宗,是他一手操縱了楊玉環的命運。結果,後世人卻往往將這個操縱者掩埋,而將楊玉環置於刀口浪尖之中。更是將導致“安史之亂”發生的罪魁禍首歸咎於楊玉環身上,把一個受害者說成“亡國禍水”,這豈不是天大的冤枉?唐明皇是公元712年即位,做了44年皇帝,他前半生勵精圖治,還是不錯的,但後半生驕奢淫逸,幾乎使唐王朝覆滅。毛澤東認為唐玄宗前半生能做好皇帝,主要能用賢人如張說、韓休和姚崇之輩。然而,當你明白了這些之後,不知人們是否對“安史之亂”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