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史海小白丁

    當然是京城汴京所在的京畿路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宋朝的地方行政機構,那時候不叫省,而叫路。

    宋朝的地方政府機構實行州(府、軍、監)、縣二級制(見府、州、軍、監)。宋朝一級行政區劃改為「路」。997年(至道三年)始定為十五路,包括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西、廣南東、廣南西路。1001年(鹹平四年)分西川路為益州、梓州二路,分峽西路為利州、夔州二路。 1020年(天禧四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二路。1072年(熙寧五年)分京西路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分陝西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之後又將河北路分為東西二路,分京東為京東東、京東西二路。1106年(崇寧五年)又將開封府升為京畿路。

    那麼京畿路作為京城所在地,當然就是文官最多的地方了。在中央一級,鑑於宋朝重文輕武的傳統,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部分都是由文官擔任的職位,且宰相等值由常常一分為三,導致中央官員極多。此外,京畿路作為一級政府機構,配備了所有的一級政府人員,從總數上來看,官員人員最多。

  • 2 # 飛翔明2018

    你說的宋朝,讓人犯難。北宋和南宋的都城不一樣,不在同一個地區。北宋京城汴梁的人口與南宋京城臨安的人口相比,後者應該更多人。但是,北宋領域遠大於南宋,京官相對而言應該更多,畢竟管轄的地區和人口更多。故此,汴梁城的官員也更多。至於京師之外,幾個較有規模的城市,遠遠落後於京城。不比也罷。

  • 3 # 香茗史館

    要說到宋朝文官哪個省份最多,這個恐怕難以統計,不過我們倒是可以透過宋朝狀元的籍貫,一定程度探知當時哪個地區文風更勝,如此便可大致判斷出文官最多的省份。兩宋一共誕生了118位狀元,其中北宋69位,南宋49位。

    北宋:共計69位狀元,大多集中於河南、山東兩地

    北宋一共誕生了69位狀元,其中李景陽、張拱、劉察、劉寅籍貫待考,其餘狀元分佈為:河南省19名,山東省10名,福建省5名,四川省5名,浙江省5名,江西省4名,江蘇省4名,湖北省3名,山西省3名,安徽省2名,河北省2名,陝西省1名,湖南省1名,廣西省1名。

    由此可見,北宋的狀元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兩省,共計達到29名,佔65人的44.6%。這主要源於地利優勢,其中河南本就是北宋的都城所在,作為經濟、政治中心所在地,文風自然比較發達,科舉方面的確佔據了極大優勢。例如鹹平元年(998年),朝廷共取士50名,幾乎全都是河南省的學子,而且其中大多數均為開封府人士(《容齋隨筆》),這顯然是一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而山東地區自古便是文風較勝的地區,學風本就濃厚,取得此等成績也屬正常。

    而福建、浙江、江西、江蘇等地成績也很不錯,要知道這些地區在宋太祖時期尚未完全歸附,因而普遍參加科舉較晚,而且受南唐風氣影響,南方學子的文章普遍不受歡迎,例如到宋真宗大中樣符八年(1015)時,知樞密院事的寇準還對宋真宗說道,“南方下國之人,不宜魁多士”(《續資治通鑑》)。

    除了以上地區之外,其他地區要麼較為偏遠,要麼由於文學氛圍較差,因此成績並不理想。陝西地區則比較奇怪,我想應該源於唐末亂世陝西地區遭到嚴重破壞,短期內難以恢復,再加上距離河南較近,從而使得大量讀書人湧入河南。

    南宋:共計49位狀元,大多集中於浙江、福建兩省

    隨著北宋的滅亡,北方中原地區全面淪陷,建炎南渡後大量讀書人南遷,再加上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南方的狀元比例開始迅速上升。南宋一共誕生了49位狀元,其中浙江省19名,福建省15名,江西省5名,江蘇省4名,安徽省2名,湖南省1名,四川省1名,廣東省1名,河南省1名。

    由以上不難看出,作為南宋都城所在地的浙江,以及臨省福建佔據了狀元榜的大半壁江山,兩省合計達到34人,佔總人數的比例高達69.4%。與北宋的情況相同,由於北方學子的大量南遷,以及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向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轉移,這兩省的學子在科舉方面堪稱得天獨厚。

    與此相反的是,原本作為狀元大省的河南,由於中原地區的淪陷,狀元數量開始急劇減少。與河南相似的還有四川、山西、山東等北方省份,地處淪陷區的他們自然沒有了狀元誕生。

    而同樣地處南方的廣州、湖南、安徽等地又是一個例外,由於南宋中後期長江沿線屢受威脅,導致很多南方省份的學子雖然地處南方,但由於亂世的影響,也根本無法到臨安去參加科舉。導致很多學子要麼移居浙江、福建等地,要麼只能錯失良機。

    綜合兩宋的總體情況來看,以狀元分佈情況來窺探當時的朝中官員機關,作為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的都城所在地,往往是文人士子的高度集中地區,因此朝中官員應當大多來自於都城所在地區,即北宋的河南省,南宋的浙江省、福建省。

  • 4 # 看不見的角落

    在沒有詳細資料支援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福建省。

    宋代是科舉高速發展、完善的一個時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科舉地位的直線提高有“東華街唱名才是好男兒”這種說法。文官想要出仕並擁有一個好前途,科舉之路成了必然。

    一.發解試

    不考慮什麼特奏名,保薦、鎖廳試這些“歪門邪道”的東西,宋代考取進士需要獲得發解試資格,由每個省發放(宋代的路相當於今天的省,說省順口點,就這麼用吧)。

    關於發解試有兩個要注意的地方。

    1.全國的發解試資格是有定額的,由地方(州一級)分配。完全公平分配自然是不可能的,各個地方的名額都不一樣,差別很明顯。

    2.發解試的資格是臨時的。宋代參加科舉滿一定次數是可以特奏名錄取的,不要覺得不公平,能獲得發解試資格的本身都是佼佼者。

    二.為什麼福建出的最多

    宋代的福建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實力,都達到了歷史頂峰。由於海外貿易的興盛,其經濟在全國來說處於絕對領先地位,被稱為“東南全盛之邦”。

    從北宋中期以後,參加科舉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在學校呆滿一定的年限。不是說在家裡學了兩年就能去參加考試的,是沒有考試資格的。這意味著學校在科舉中成了必要的一環,而建學校是需要錢的,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資源。

    雖然宋代最有名的幾個書院沒有一個坐落在福建,但是福建的讀書人數明顯其他省所遠遠追不上的。即便發解試名額比別的省要多,競爭壓力也是絕無僅有的大。

    比如說福建福州,淳熙十年有一萬八千人參加了地方發解試資格考試,有六十二人透過(同時期的蘇州只有13個)。競爭如此激烈,能透過考試的考生整體水平遠超其他地方。這六十二個人裡,有四十多個人最終考取了進士。

    從宋代將科舉改為三年一次後,每次科舉的正常錄取人數僅有兩三百人。即便有了發解試名額的均衡,各省的進士人數差距還是很大的。在福建獲得發解試資格,基本就是一隻腳跨入了進士的行列。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南,在蘇軾到那裡之前,就沒出過一個進士(絕對的倒數第一,沒有絲毫爭議)。

    北宋後期的福建籍官員數量眾多是可以明顯感知到的,如章惇(他侄子是狀元),呂惠卿,蔡京兄弟等等。本身科舉優勢就大,有拉幫結派互相提攜,出的文官能不多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速騰,高爾夫,逍客該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