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金妹
-
2 # 大萬元
看看能不能看見,如果浮起來了,可以看見用長棍綁上鐵絲勾上來。看不見了就只能用三角爪栓生意了,扔進井裡運氣好就能掛上勾起來。
-
3 # 宿遷凱哥
如果一不留神把井繩掉到井裡千萬不要慌張,可以用千條弄成鉤子綁上細繩放入井裡一勾就上來了!
請大家關注
-
4 # 布衣小農人
水井有很多種,壓水的,直接拎桶掛繩子用手提的,還有我家以前用過的上面帶個搖把纏上繩子使勁搖的,有時候沒注意,井繩和桶都一下子掉進水井裡也是常有的事情,一般就是直接下去撈,但是壓水井好像用不到繩子吧?
布衣為你解答,喜歡就加個關注!壓水井是一種類似於活塞的裝置,利用抽動時候的壓力差將地下水吸到地面上的水井,有繩子的只是那種露天水井或者掛個軲轆帶個繩子使勁搖搖把的水井,如果是這種情況,繩子下去一定是帶著水桶的,那就必須下井澇桶了,這可是個技術活。
小時候我家就用帶搖把的水井,每次到了夏天,我媽都特別喜歡喝剛弄上來的冰涼井水,不管夏天怎麼熱,水井裡剛打上來的井水永遠都是冰涼爽口的。家裡那會沒有冰箱,蒸饅頭都是用土灶大鍋做的,一次會蒸好多饅頭,這時候水井就充當了冰箱冷藏室的作用。
有那麼幾次還真是點背,一次是繩子用的時間太長斷掉了,還有一次是沒注意繩子從軲轆上滑脫了,饅頭帶著繩子掉進了水井之中。關鍵時刻還得我爸出手,喊了兩三個男鄰居,拿出了家裡3釐米的粗繩子,上面兩個人將繩子先纏在軲轆上,最後綁在自己的身上了,我爸將另一端的繩子綁在了自己的腰上,然後就這樣一點點慢慢的下到了水井底部。
其實你甭看水井上面口很小,但是越往下水井越寬,以前我們村的地下道入口都是在水井半腰處呢,為了躲避那會的戰亂,我們村的老人也是沒少想辦法。這樣一點點下去之後找到掉落的饅頭之後,我爸在井底大喊一聲往上拉,然後上面的人就一點點的拉動著繩子,等我爸把饅頭開啟之後,只見饅頭都被水泡囊了,他嘴裡只喊著可惜了,真是可惜了。一個農民看到自家種的小麥做成的饅頭就這樣意外被糟蹋了,確實也是實打實的心疼。
不過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家裡也搬出了老宅,那口水井就這樣和老宅的宅基地一起廢棄了,如今也沒有人再用了。如果題主家也有這樣的情況可以不妨下井一試,不過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多找幾個人幫忙,實在不行也可以找專業澇水桶的人代勞!
-
5 # 草原話三農
你好,你所說的壓水井而且還有井繩,應該是我們熟知的轆轤井,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這種水井了,更不要說見過和使用過了。我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這種轆轤井的井繩掉下去了,在我們小時候都是用那種鐵絲做成類似於“飛爪”的東西,繫上繩子放到井裡進行打撈,多數都是能把繩子撈出來的。
〔農村水井的變遷〕
小的時候,記得村子裡有兩口井,分佈在村子的東西兩頭,凡是吃水都要去這樣的公用水井進行挑水,那時候我認識了扁擔、洋水桶、井繩。那時候的水井都是露天的,每家每戶自己有扁擔、洋水桶、井繩,多數由家裡的男人去挑水,家裡男人要是出門,都有把家裡的水缸挑滿水。井繩系在水桶樑上,然後把水桶下放到井裡,在水桶到達水面後,擺動繩子是水桶傾斜,這樣水就會進到水桶裡,當井繩出現下墜,說明水桶已經滿了,這時要往上拉水桶,這可是力氣活,一桶水拉上來再倒入另一個水桶裡,然後繼續打下一桶水,兩桶水打滿就可以用扁擔挑回家了。這是我記憶裡最古老的水井;後來人們為了方便在井口上做了一個轆轤,這樣打水可是省力多了,轆轤上有井繩,這個井繩多數是公用的,井繩一端系在轆轤上,一端系在水桶上,也有用卡子卡在水桶上的,透過搖轆轤就可以把水提上來;再後來就是每家每戶都有了自己的水井,開始也都是轆轤的,後來有了“洋井”,就是那種使用井管子和井頭等組成的,透過井頭的壓把可以把井水直接提到水缸裡;再後來,有了電,人們用上了水泵進行抽水,這個更省力,只要有電就可以了;再後來,農村也都用上了自來水,雖然有了自來水但多數人家還是保留了水井,以備不時之需。這就是我從小到大農村水井的變遷史。
〔為什麼有了自來水,水井還要保留〕
我們這裡農村的自來水多數都是定時供水的,有時候錯過了供水時間,可以用井水來解決用水問題,所以都是人家保留了以前的水井,每家每戶的水井也不盡相同,有用水泵的,有用井管子的,也有用轆轤的,只是對比之下這種轆轤井少了一些。
〔“飛爪”的製做方法及使用〕
以上說了一些關於農村水井的一些演變過程,對於水井井繩掉進井裡,可以用開頭說的用“飛爪”進行打撈,這種“飛爪”製做簡單,用幾根粗鐵絲做成彎鉤,然後再用鐵絲把這些彎鉤按照不同角度捆綁在一起,由一根稍長的鐵絲另一端做成環,這樣便於繫繩子,然後就可以放到井底進行打撈了,用這種方法多數都可以打撈上來的,水桶掉到井裡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打撈的,輕易不要下到井底,因為這樣的水井都是年久的水井,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實在打撈不上來,就換一根井繩吧。
-
6 # 閩北大叔
我想樓主這個問題的意義是讓人們在高速發展,忙碌今天的大家有時候應該放慢腳步,去體驗一下兒時的回憶,古井被來就帶表著回憶,現在很難看到,,,也時刻提醒著人們愛護環境,恢復生態,從每個人點點滴滴做起,,,,,
-
7 # 大紅人
壓水井井繩掉到井裡的處理方法如:
1、確定井的井靜是多少、再確定用何種方案去處理、必須合理分析出原因。
2、處理前必須想出多種合理的處理方案,堅決不能再造成二次事故。
3、如果井的孔徑超過200mm處理起來要好的多,首先做個長約300mm---400mm長的錐形重錘,直徑約3--5mm,先用結實的繩子拴好重錘下井內探下井繩落的位置、確定好位置今後,在重錘的上面焊接長度約3公分左右的倒魚刺型的小溝,下井去打撈,主要要慢慢的拉動,不能用大力拉斷事故溝造成二次事故。
回覆列表
壓水井很少見了,尤其是那種露天沒蓋子的水井,偶爾在一些村子裡還見到。現在住的附近就有一口露天水井,每到了週末休息的早上,人們會在水井附近洗衣服,不過使用這口水井的多是外地人,本地人很少用,這口水井的井水不是用來飲用,而是用來洗衣服,這樣可以節約水費。
打水的方式很古老,繩子的一頭綁住水桶,另一頭栓在井口附近的石頭上,有人要用水了就把桶放進井裡,水桶受重不平衡左右傾倒,水便流進桶內,人就往上拉,一桶水就打好了。要是不小心井繩掉進了井內,可以用竹竿綁住吊鉤往水裡伸,等觸到了井繩就轉動竹竿,多轉動幾圈,讓繩子纏繞到鉤子和竹竿上,然後往上拉就好了。
要是井繩不夠長,完全找不到繩子的影子,水桶進水沉到了井底那隻好放棄了,重新換個打水桶和一條足夠長的繩子,這樣繩子即使掉進去了,還有可能浮在井水上方。現在的壓水井又不是用來飲用的,多用來洗衣服淋菜的,所以不用擔心水桶和繩子掉進去了不衛生。
像露天的壓水井最好在旁邊寫個告示牌,防止有人不注意掉了進去,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改變,這樣的沒蓋的壓水井也要改進一下,至少在上面蓋上水泥蓋,也儘量少用這種古老的打水方式,想要使用井水可以在旁邊安裝一個水泵,水泵接上水管,安全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