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4310417小云
-
2 # 風去了無痕D
五胡亂華,是因為八王之亂,中國之精兵猛將紛紛折損於內耗之中。然後,諸王先後引五胡兵介入內戰。
必須指出的是,兩漢三國,四百多年兵威赫赫之下,五胡開始時,還是很聽話的,相當於西晉諸王及各州刺史麾下的打手,直到五胡以打手身份介入內戰後,竟發現,本令人敬畏的朝廷,竟因內耗日久,已虛弱的不堪一擊。然後,當然是反客為主,掀起了百十餘年腥風血浪~以致華夏又兵戈四起,烽火遍地,直至隋王朝重新一統為止。
至於,為何漢家衣冠不滅?實乃漢家之晉室雖衰,而漢風仍強悍,漢民戰鬥精神亦絲毫不弱。漢文化其時,士大夫階層仍以軍功為首重,文武兼資,民風善鬥,多習戰陣。
其時之漢人,雄烈尤存。與大宋後崇文抑武百年,經文化閹割後的文弱成性之漢人,實有天壤之別也!
故而,五胡雖為蠻夷,多有茹毛飲血、殘暴而不仁之輩,甚至還有食人之禽獸。但入主華夏後,卻紛紛以效我華夏漢家衣冠為榮,奉華夏正為正溯。穿華夏之衣,說華夏之語,並取我華夏之名,既如此,漢家又焉能滅亡!
不見由後漢、羯趙,乃至前秦前燕,北魏以及東魏西魏,漢臣漢將權重位高者,隨處可見,五胡戰亂,荼毒生靈,使漢人民飽受戰爭之苦,白骨數千裡~但客觀的看,五胡在政治上,卻沒有防漢抑漢之心,反而是自己立即就先後漢化了,隋唐二朝君王,西魏八柱國大將軍之後,西魏之李虎,李弼,楊忠等,哪個不是各擁強兵,位高權重,
~所以,漢家不滅,非聽漢之詩歌好聽,文章華美,實乃漢家重武之風,仍十分強悍也!
-
3 # 正史漫談
”五胡亂華”這個概念,嚴格來說並不妥當。西晉自己首先不亂的話,少數民族是不可能興起多大風浪的。所以這一歷史分水嶺現象的出現,其原因是西晉王朝自身出了問題。
長期積累的“四夷”內遷問題西晉時期,西、北內遷遊牧民族的處理,已經了潛在的社會隱患。對於這一問題,西晉時期的太子洗馬江統寫了一篇《徙戎論》,進行了系統闡述:
古時,中原人是華夏族,周邊的其他民族,則用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來代稱,簡稱四夷。秦、(西)漢時期,由於採取了積極的擴張政策,中原地區不存在這些族群的生存空間。,
但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馬援討伐叛亂的羌族人後,將他們遷徙到關中地區居住。隨著羌人的繁衍壯大,以及當權者的長期壓迫,羌族動亂,成了持續整個東漢時期的一大內患。
三國時期,曹操為了對抗蜀漢,大量將氐族從武都遷徙至秦川,試圖“以夷制蜀”,實際上逐漸養虎為患。
匈奴則在被東漢擊敗後就依附於中原,漢獻帝時期,曹操將採取分化治理的方式,將匈奴人分為六部。到了西晉時期,北方幷州的匈奴人已經達到數萬,而且天生驍勇、弓馬嫻熟;(羯族人,在當時還是匈奴人的附屬)
此外,還有鮮卑人分散居住在燕代之地。雖然與中原人長期接觸,但由於歧視、生活習性及教育水平的問題,這些遊牧民族仍保留著相對獨立的族群,與漢民族之間時常爆發衝突。但在中央王朝的強力壓制下,他們未能造成太大破壞。
但隨著西晉王朝持續不斷的內亂,這一局面被打破。
自毀長城的八王之亂所謂八王之亂,是在西晉時期,因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權,引發的一場持續十六年的皇族爭權奪位戰。
這一內亂中,數十萬精兵喪生,逐漸失去了對其他民族勢力的壓倒性掌控;
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破壞,饑荒、疫病頻頻發生,不少人被迫離開家鄉求活,成為流民。他們對西晉王朝極其痛恨,蜀地的割據政權成漢,就是依靠流民建立;其後大多割據政權中,也都有為數不少的流民支援。
此外,為了躲避中原戰亂,技工、知識分子等人才投奔周邊勢力,匈奴貴族劉淵、鮮卑慕容嵬尤其禮賢下士,使自己的實力迅速提升。
簡而言之,西晉時期存在現實的民族矛盾,依靠中央政府的實力進行強力壓制;但隨著內亂造成的局勢失控,實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的少數族群趁機揭竿而起,這就是“五胡亂華”發生的原因。
在這個規則盡喪、弱肉強食的戰亂期間,中原主體民族以及文明之所以能儲存下來,是以自己的軟硬實力為支撐。
軟實力:領先的中原文明由於千百年形成的積累,中原文明對“五胡”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甚至是令其頂禮膜拜的;他們趁亂建立政權,其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華夏文明,而是為了實現“入主中原”、接近文明的夢想。
所謂五胡,並不是我們腦補的那種野蠻形象。相反,他們的首領非常漢化。以首先建立政權的匈奴為例,其首領劉淵,師從儒學大家上黨崔遊,接受了系統的儒家教育,時常在洛陽遊學。他為人樂善好施、待人謙虛誠懇,西晉八王之亂期間,大量北方儒生前往投靠。
鮮卑慕容嵬在投靠朝廷後,也時常穿著儒生服與同僚往來;最為知名的前秦天王苻堅,更是一名標準儒生,處處以“堯、舜”的仁義之道要求自己,結果就敗在對敵人過於仁慈之上;即使是以殘暴聞名羯族石氏,其開國首領石勒,雖然出生奴隸、目不識丁,但酷愛聽人唸書,並且其發家的過程,更是離不開張賓等一眾漢人儒生的支援。
所以,在五胡十六國期間,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中,掌握了先進文明的漢人官員其實佔據了主體;任何政權的存在,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質農業人口提供生產力,大規模有針對性的屠殺,並不多見。
硬實力:千百年沉澱的強悍戰鬥力漢人柔弱?這是另一個誤解。西漢時期,有一漢當五胡之說;隨著少數民族內遷,雙方生產力水平逐漸接近,擅長騎射的胡人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由於千百年的積極進取思想積累的尚武之風,漢民族的戰鬥力不容小覷,西晉的潰敗,是在於司馬氏的腐朽及人心盡失,並不意味著戰鬥力的缺失。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期間,恆溫、祖逖、劉裕等北伐行動的失敗,基本上是敗在內耗及政治上;強悍的北府兵(劉牢之、劉裕..)、白袍將軍陳慶之等,也打得北方精騎滿地找牙;冉魏的創始人冉閔命令一出,羯族人幾乎被漢人斬殺殆盡。所以,面對如此強大戰鬥力的中原漢人,任何少數民族政權想要穩固生存,必須首先進行拉攏,而非斬盡殺絕。
要了解歷史,必須依據史書,任何以訛傳訛要不得。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確實存在大量駭人聽聞的屠殺事件,但這更多的是極端環境下人性的爆發,在任何戰亂時代都屢見不鮮。
回覆列表
五胡亂華的禍根始於晉武帝司馬炎立傻兒子司馬衷,有傻兒子也就罷了,有娶了一個其醜無比野心勃勃的賈南風為皇后,皇帝傻可以尋賢臣良將補政,但身為帝后有操縱皇帝,干政亂政,先除了補政大臣楊大將軍,有利用司馬氏諸王見招拆招,導致了八王之亂,整整十八年處於打內戰的狀態下,也因此入職於西晉的劉淵,石勒等北方大地的大將們有了鹹魚翻身的資本,在無政府亂局中稱王稱霸。形成了眾多的北方野蠻勢力,被稱為五胡十六國,北方的漢人凡不順從於他們的多被慘忍的殺害,女人們白天洗衣做飯,夜上被瘋狂的輪姦羞辱,在缺少食物時就成了美味的肥羊被屠殺而吃掉,真是人類社會最黑暗蘿莉的時代。北方漢人凡有能力的多逃離家鄉,去南方,,,到司馬紹和王猛南渡時那裡成為漢人可以安身立命的世外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