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桿軍迷
-
2 # 九品侍衛
目前無人機對抗防空系統的辦法並不多,但大多數都跟傳統戰機相似。第一就是隱身化,利用將隱身塗料或是隱身材料安裝在無人機上,使其變成隱身無人機。在加上無人機的體積本身就比傳統戰機小,所以雷達的反射面積就更加的小了,自然能夠躲開敵人的防空體系,大大提升自身的生存機率。
第二就是高空高速,如果是非隱身的無人機,那麼就要依靠自己的飛行高度來對抗地面的防空系統。畢竟地面的防空導彈射高有限,所以只要在極限射高之外就不怕被擊落。可是這樣一來執行偵察任務的無人機就蒐集不到情報了,要想拍到第一手有利的情報就必須降低高度,到了這時無人機的生存就要看運氣了。
第三就是數量,比起動輒一架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大型無人偵察機來說,被擊毀的損失根本就不亞於損失一架傳統戰機。可是無人機家族中同樣也有體積小成本低的,這個時候拼的就是數量了。此類無人機大多執行的都是自殺式任務,例如想要襲擊一個重要目標,可能會派出許多無人機,其中絕大多數的無人機負責成為目標靶子,只要有一架無人機成功倖存撞上目標自爆就算是成功。
-
3 # 魂舞大漠
今年9月,胡塞武裝利用無人機襲擊沙特油氣田,從沖天的火光中,世人發現了什麼?沙特高價購買的美製“薩德”和“愛國者”兩種防空系統無動於衷,隱入一片死寂,造成其一半產量損失,英國媒體即驚呼,無人機戰爭的來臨。不可否認的是,無人機正深度改變戰爭樣式。空中的小低慢目標,自從成為民用機場的大麻煩,頭痛事,各種傳統防空系統對其無濟於事。
美軍在伊阿戰爭中,大量部署和使用各種無人機,其中就有小巧的RQ-11“大烏鴉”戰術無人機,小巧飛得低,不易被發現,等發現之時已然來不及。稍大一點的無人機,配備射程較遠的靈巧炸彈,難以被攔截。中東的恐怖份子,土法上馬,竟然以國際市場淘換來的民用無人機投送羽毛球炸彈,給中東軍事強國造成不小損失。怎麼有效應對無人機,是擺在軍事大國面前的一大課題。
2017年的阿布扎比防展上,中國亮出一款功率30千瓦的“寂靜狩獵者”鐳射防空系統,對小低慢可以實施精準而快速的打擊,最遠4公里之內,可以說指哪打哪,800米內可以輕鬆擊穿五層2毫米厚的鋼板,給反無人機作戰,提供了最新也是最佳的打擊利器。
然而無人機裝備的發展,正在快速發展之中,如身為無人機裝備第一陣營的美軍,率先提出了無人機“蜂群”的概念,以大型飛機為施放平臺,成千上百的小型自殺式無人機,一帶成功投放戰場,對戰場形勢的改變不容小覷,如何展開防空作戰,正是擺在面前嚴峻的課題。
-
4 # asiavikin雜談
三種方式:1、不在乎 2、釋放干擾 3、攻擊防空系統
不在乎這可能是所有無人機的宿命。因為無人機上畢竟沒有人類乘員,被打下來也不會死人。只不過當無人機的價格很昂貴的時候,會有人嘟囔一聲:這麼貴的玩意,被打掉太可惜了。而對於大部分沒那麼貴的無人機而言,被打下來無非是這次任務完不成了而已,再生產或是再買一架唄。就是有人駕駛飛機也經常被打下來呢,有啥可抱怨的。還有一類誘餌無人機,使命就是招惹對方的防空系統,吸引其注意力,就更不在乎被打下來了。比如美軍的MALD型空射誘餌。
釋放干擾重要點的無人機一般會帶上自衛干擾裝置,比如ALE50拖曳式誘餌、紅外誘餌彈什麼的。好歹在對方的導彈或是戰鬥機撲過來的時候還能掙扎一下。干擾還是要有的,萬一奏效了呢?而對擔負專門的伴隨干擾任務的無人機來說,那就不只是自衛干擾了,更精密更大功率的干擾機都可以裝上,只要無人機平臺有足夠的電力供應,都沒問題。從最近沙特油田遭襲後胡賽武裝釋出的訊息中就指出有專門的無人機承擔干擾任務。所以,無人機攜帶進攻性電子戰系統發動空襲已經成為現實。今後的這種事只會越來越多,干擾型無人機群的規模會越來越大,防空系統面臨的局勢也越發複雜。
攻擊防空系統以色列的“哈比”無人機是最早披露的能夠攻擊防空雷達的無人機。中國從以色列引進後因美國從中作梗,送到以色列卻無法後續升級,轉而自己仿製了這種武器。以中國目前的科技能力這並不難做到。而“翼龍”“長虹”等出口中東的中國產察打一體無人機也有可能執行類似任務,無非是把機內的電子裝置升級成具有輻射源定位能力,攜帶的彈藥改成反雷達導彈或是被動輻射制導彈藥罷了。這類武器由於價格適中,與前面的干擾型無人機相配合,在敵方重要區域執行危險的防禦壓制(SEAD)任務是相當適合的。
回覆列表
沙烏地阿拉伯的阿披實和庫雷石油設施9月14日遭到襲擊。對那些難以確定無人機群和低空巡航導彈威脅程度的國家來說是一種殘酷的現實。現在,各國不得不重新審視現有的防空技術。
據沙特國防部稱,9月中旬凌晨,18架無人機和7枚巡航導彈向沙特發射。無人機襲擊了Abqaiq,這是一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智庫在前一個月曾警告過的潛在關鍵基礎設施目標。幾枚巡航導彈未能擊中該設施。四枚巡航導彈擊中了庫雷。
顯而易見的是,現有的防空系統無法阻止襲擊。
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應對越來越快的、打擊距離也越來越遠的戰鬥機和導彈,現代化的防空系統性能也是越來越先進!防空系統由最早的防空火炮、逐漸進入防空導彈時代,發展到今天,最先進的防空導彈系統已經可以同時攻擊十幾個空中目標,打擊距離也達到了數百千米!並且精度越來越準!而陸地大型防空系統也成功搬到了艦艇上,使得海上艦艇也具備了遠端區域防空能力。
可以說,防空系統的發展並沒有落後突防的戰機導彈,反而有所領先。雖然美國目前已經有射程達到900千米的反艦導彈,但在實際使用中,其效能要大打折扣,因為當前的水面編隊即便在衛星系統的幫助下發現了900千米距離的目標,而依然依靠艦隊或艦載機引導的導彈也難以在900千米的距離上發動攻擊,仍然需要抵進目標。
面對越來越先進,並且打擊距離越來越遠的防空系統,導彈突防或戰鬥機攜帶導彈攻擊,都有極大被擊落的風險。大名鼎鼎的戰斧巡航導彈,發射成功率95%,理論突防命中率能達到80%,但在實戰中,根本難以達到這個效果,而面對區域廣大、擁有完整遠中近程防空系統和先進防空雷達、預警雷達的國家,亞音速的戰斧的突防命中率能達到一半就不錯了。而戰鬥機攜帶導彈,有效打擊距離更短,S500防空系統的最大射程達到了500千米,這超過了很多戰鬥機攜帶對地導彈的攻擊距離。
目前,巡航導彈只能作為輔助使用,主要的打擊手段還是靠有人駕駛的戰鬥機攜帶導彈或精確制導武器進行作戰。這樣的作戰模式,在無法完全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仍然風險極大。尤其是面對旗鼓相當的對手,想取得絕對的制空權談何容易!而昂貴的戰鬥機和寶貴的飛行員,用來進行消耗戰得不償失。即便價格相對低廉的巡航導彈,也不是取之不盡的,很多時候只能用來對高價值目標進行精確打擊。面對這一狀況,用無人駕駛飛機進行突防成為了一種更加有效的模式,並且是成本更加低廉的方式。此前,無人機作為一種高技術裝置,價格昂貴,無法用來進行叢集式的突防,但隨著小型無人機的發展,以及控制技術的提升,這種模式的應用變得越來越靠近現實。
小型無人機的大規模生產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障礙,但實際應用中,如何控制成百上千架無人機共同行動的技術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