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雛菊西瓜Peterpan
-
2 # 資訊所長
蘇聯時期,總體的戰略佈局,從現在來看就是錯誤的,那就是世界大戰不可避免,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蘇聯所有的動作都在為戰爭準備,都在和核大戰做準備,說白了也就是軍事力量可以和美國相抗衡!蘇聯人認為,一旦戰爭打贏了,其它方面自然會有機會發展。
所以蘇聯時期的發展,有些畸形,說蘇聯是超級大國,大多是基於蘇聯的軍事力量和核力量,所以美蘇之間,我覺得也就是軍事力量可以正面抗衡了。具體的就不說了,單說核武器,也可以和美國抗衡,甚至有段時間,超過美國了。
接下來就是政治了,蘇聯這方面它比軍事差一些,但是比經濟要好。蘇聯的政治也是不如美國的,這裡不說國內的,就說國際的吧,也是美國處於上風,美國有著強大的北約組織,雖然蘇聯也有華約,但是實力無法和北約相比較。而且站隊的話,站在美國這邊的,發達國家居多,而站在蘇聯這邊的,大多是第三世界國家,而且很多還是扶不起的阿斗。甚至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蘇聯要花錢來扶持那些第三世界國家來站在蘇聯這邊,而美國這邊的,是需要給錢給美國來保護自己的,一個花錢,一個賺錢,差別非常明顯!所以蘇聯這邊的政治隱患很大,隨時都有可能的坍塌,加盟共和國,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就隨時可能退出去,蘇聯最終解體也剛好印證了這一點!
最後就是經濟了,這是蘇聯最不如美國的,即使是蘇聯經濟最頂峰的時期,經濟總量也不超過美國的經濟總量的百分之八十!而且我們再來看看蘇聯的經濟結構,大多說依靠的都是能源和資源經濟,靠出口石油和礦產資源提升經濟實力,如果一個國家經濟靠這些自然資源來維持肯定不會長久,其它不說,這些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總有用完的那一天。蘇聯的經濟模式總體上和工業革命時期並無兩樣,蘇聯地大物博人又多,很多產業都是自產自銷,除了石油和鋼鐵出口創造的經濟貢獻有限,科技出口更是很少。
所以綜合起來,蘇聯也就只有軍事力量方面可以和美國正面對抗,其它方面比如政治經濟等,蘇聯都不是美國的對手,這也就是非戰爭情況下蘇聯解體的原因。
回覆列表
蘇聯沒有了,但是美國還在,這算不算是答案呢?從整體來看,蘇聯只是在軍事方面做到了基本抗衡,而且這其中“戰略核力量”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雙方互相基於戰略核威懾能力並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形成了長期的“美蘇對峙”。但是在常規軍力方面蘇聯一直是在靠陸軍裝備和兵力數量形成對歐洲方面的優勢,而不是全方面的技術“碾壓”。下圖為1970年代美蘇兩國航空母艦,美國為9.1萬噸“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蘇聯為4.2萬噸1143型“基輔”級“載機巡洋艦
雖然美國在1945年和1952年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和核聚變裝置(74噸的邁克),然而後發的蘇聯在美蘇冷戰期間對美國形成極強的核威懾。1953年8月,蘇聯爆炸了自己首顆氫彈,而且直接就是空投型氫彈(40萬噸當量),這就先於美國一步將氫彈做到了實戰化。1957年5月,蘇聯成功試射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彈道導彈R-7A,直接具備將氫彈投送到美國本土的能力,而美國同類產品直到同年12月才試射成功。在整個冷戰期間,蘇聯一直將“核”作為整個國家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將大量資源投入戰略核力量當中。下圖為空投RDS220氫彈,莫斯科時間1961年10月30日早上11時32分爆炸成功,當量5500萬噸TNT炸藥,是人類實爆當量最大的核武器
下圖為美蘇兩國1961年-1994年核武器保有數量,可以看到從1975年開始蘇聯核武器總儲量超過美國,1986年以45000枚核武器達到將近美國的2倍。1987年時,蘇聯擁有59艘戰略導彈核潛艇、58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和44000件核武器,雖然在彈道導彈和核潛艇整體技術水平並不如美國,但是依靠這個數量已經足夠形成對美國的全面毀滅。或者說當時的美蘇同時具備相互毀滅的能力,這種情況下美國對蘇聯已經沒有絕對的優勢。美蘇基於對等的戰略核力量在對抗中保持了基本的“剋制”,並沒有想象中的核戰爭爆發。
戰略核力量的相互摧毀能力在冷戰期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除了戰略核力量之外,在80年代蘇聯以龐大的常規陸軍力量對歐洲形成了極大的壓力,在那段時間甚至出現了“蘇攻美守”的形式,下圖為“西方81軍演”,此次軍演蘇聯動用的坦克及各型車輛超過1萬輛,重點展示了蘇軍開戰後對西歐的快速突擊能力,以真正的“鋼鐵洪流”和多兵種作戰叢集讓西歐處在蘇聯陸軍的陰影之下。為了抵抗蘇聯的“鋼鐵洪流”,北約甚至以戰術核武器來阻礙行進中的蘇聯裝甲部隊的作戰方案。在80年代,蘇聯保有的坦克和機械化師數量達到192個,機械化空降師7個,擁有現役及庫存的坦克數量高達驚人的55200輛,火炮51700門,戰術攻擊機4900架。而同期美國戰術攻擊機數量為3210輛,坦克11920輛。
從上面兩點來看蘇聯其實已經可以對美國構成極大威脅,也就是所謂的“抗衡”,特別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戰略和戰術性核武器。而航天方面,蘇聯對美國也是具備很強的優勢,先後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世界上首次艙外活動、世界上第一顆月球著陸探測器、世界上第一顆偵察衛星/氣象衛星、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等等一系列世界“首次”。1961年-1984年先後發射7個“禮炮”空間站,之後又發射“和平”號空間站,是世界上空間站應用最成熟的國家。就現在來說,俄羅斯“聯盟”系列載人飛船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往返地球和國際空間站的交通工具。下圖為俄羅斯《太空救援》電影劇照,裡面出現的是“禮炮7號”空間站,是根據1985年6月真實事件拍攝的,“聯盟T13”載人飛船和失控的“禮炮7號”進行了人類航天史上首次非合作對接,成功拯救了“禮炮7號”
但是如果我們把雙方的比較放的更寬泛一些就會發現,蘇聯其實只有上面這些優勢,其他方面幾乎都在美國之下。從1982年《蘇聯基本數字手冊》中出現的對蘇聯的經濟和工業資料來看,蘇聯的人均收入為2667美元,而美國為4730美元,蘇聯是美國的56%。而國民總收入,蘇聯7056億美元,而美國則達到了10528億美元蘇聯是美國的67%。下圖為1980年-1989年美蘇人口級國民生產總值對比,其實可以發現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在這段時間內一直沒有超過美國的40%,在1975年蘇聯勉強達到美國的40.6%
在其他工業方面(1980年),還是引自《蘇聯基本數字手冊》:
發電量:蘇聯12940億度,美國23544億度 鋼產量:蘇聯1.48億噸,美國1.04億噸 石油產量:蘇聯6.03億噸,美國4.3億噸 家用轎車產量:蘇聯133萬輛,美國658萬輛 塑膠:蘇聯360萬噸,美國1386萬噸 化學纖維:蘇聯117.6萬噸,美國390萬噸 聯合收割機:蘇聯11.3萬輛,美國3.18萬輛 財政收入:蘇聯4572億美元,美國4659億美元 對外貿易:蘇聯1225.4億美元,美國3962.4億美元……這樣看來蘇聯佔優勢的領域並不多,除了鋼鐵、水泥、化肥、收割機和部分農業對美國佔優勢之外,在化學工業品,部分農產品並沒有達到美國的水平。特別是經濟方面,蘇聯在冷戰期間將大量的經濟水平花費在軍事發展當中,甚至一度超過GDP的10%。
所以拋開軍事和航天領域,如果拓展到其他方面,除了軍事之外蘇聯各方面整體並沒有達到美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