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壺老酒半支菸

    要是沒有《西遊記》這本小說,很多人都不知道唐玄奘這個人。在小說《西遊記》裡,唐玄奘只幹一件事:被妖怪抓;最常做的事:哭著喊悟空;最大的本事:念“緊箍咒”欺負孫猴子。而實際上,唐玄奘才是“西天取經”的唯一主角,他去印度,也不單是磕頭作揖地當學生,更多的時間是給當時的印度人講學,而且成了鼎鼎大名的高僧,不但辯論贏了許多印度高僧,還吸引了無數印度粉絲。

    唐僧的俗家名字叫陳禕,但是為了稱呼方便,我們往後都叫他唐僧。唐僧不但不是個孤兒,還而是出生在世代簪纓、鐘鳴鼎食之家,他的先祖是“潁川四長” 之一的東漢名臣陳寔,曾祖父陳欽,曾任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南北朝時期北齊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做過隋朝的縣官。

    而陳惠至少生了四個兒子,因為唐僧就是老四,出家前的名字叫陳禕。

    隋朝滅亡後,陳惠隱居不出,把其中的唐玄奘的一個哥哥送進了寺廟當和尚。小陳禕從小就跟著當和尚的哥哥玩,漸漸地才對佛法產生了興趣。 十三歲才剃度,可不是什麼被老和尚撿到的嬰兒從小出家。

    唐玄奘這個名字,包括唐三藏這個名字,都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給起的,甚至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玄奘取經回來之前,這倆人根本就沒有什麼交集,更別提什麼結拜為兄弟了。

    玄奘西行,按現在的說法,叫偷渡。因為當時朝廷邊境管理很嚴格,沒有“護照”(通關文牒)是出不去的,而唐僧恰好沒有,於是只好偷渡,並且大部分時間是躲著邊關哨卡走路的,要不是當時有個衛所的主官和追捕者放他一馬,他是到不了印度的。

    唐僧西行,可謂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還沒走到玉門關,騎的馬就死掉了(自己湊的路費,估計也買不到什麼好馬),兩個小徒弟(當然不叫悟空悟能)也跑掉了。這時候追捕他的瓜州州官李昌也攆上了他,手裡拿著“通緝令”(海捕文書)。幸虧這個李昌理解唐僧的心情,自己死掉了通緝令,放唐僧出了玉門關。

    在小說中,唐僧似乎是個佛法門外漢,他就是去印度學真本事去了。而事實上他在印度期間,更像一個訪問學者,更多的時間是給印度僧人上課。寫了十幾條理論掛在大門上,很自信地說:如果有人能駁倒我一條,我就割下腦袋給他。唐僧請自己的師父戒賢法師等人作證,輕鬆就把那個婆羅門說得心服口服,真要把腦袋割給唐僧。結果唐僧說:和尚不殺人,你給我當傭人吧。

    後來唐僧在印度講課,居然有十八個國王、三千多和尚、兩千多婆羅門來聽課,再加上那爛陀寺的兩千多人,開了個真正的萬人大課堂。

    十八天的講課,各國國王送來的金銀財寶堆成了山(學費夠貴的),唐僧分文不取,都分給了印度窮人。

    唐僧正式收徒,是在從印度遊學回來之後,比較有名的有四個,分別叫神昉、嘉尚、普光、窺基,號稱奘門四哲,還有五個叫法寶、神泰、順憬、道宣、玄應,更有兩個北韓徒弟圓測、元曉,另外還有一個西域的利涉。

  • 2 # 易祥好好說

    在《西遊記》原著中,確實是有兩個人陪著唐僧西出長安的。但是那兩個人應該是皇帝安排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的護衛,然後在取經路途中,他們被唐僧的佛法感化,臨時拜了唐僧為師,所以原著中才提到他們是師徒三人。但是為什麼我們卻不知道呢?我認為第一個原因是,他們死的太早,還沒有出了唐帝國的邊界,就被妖精給吃了,畢竟是肉體凡胎,縱然身強體壯,會點功夫,但是又哪會是妖精的對手。第二個就是,我們瞭解《西遊記》大部分都是透過電影和電視劇,很少有人會去看原著,要知道電影電視劇因為篇幅、劇集的原因,很少能非常詳實的展現原著中的細節,故而我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唐僧剛開始取經的時候還有兩個凡人徒弟也曾護衛他走過一段取經路。

  • 3 # 南斗六班

    想當年,唐王派唐僧求取真經,選了良辰吉日,交給唐僧通關文牒,並賜紫金缽盂,白馬一匹,此外,還有兩個長行的從者。這兩個,就是唐僧的徒弟了。

    唐僧離開長安,大概一兩天,到了法門寺,又數日,到了鞏州城,再一兩天,到了河州衛,這裡,就已經是大唐領土的邊界了。這一路上,不管是整頓鞍馬,還是各種雜務,可都是這兩個徒弟做的。

    可惜,剛過了這大唐邊界,師徒三人就被寅將軍給捉了去,正好特處士和熊山君來訪,一看,喲,有好吃的,大家分了吃了得了。幸虧熊山君說了句:吃倆就行了,留一個吧。可憐這倆徒弟,被剖腹挖心,剁碎了,腦袋和心肝給了客人,寅將軍自己吃四肢,剩下的給了下邊的小妖怪。

    這正好是唐僧西天取經的第一難,最後還是太白金星給唐僧解了圍。

    所以說保肯定是保過的,可惜時間太短,自然就很少人提了。

  • 4 # 葉之秋

    原著中對於這僕從的定位十分清晰。

    比如說,原著第一次提到這二人,是在唐太宗口中。李世民如是說:

    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又銀絺的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你可就此行程。

    顯然,李世民是擔心唐僧一人遠行,無人服侍。萬一路上遇上虎豹豺狼,也需要有人護衛。因此,他特意派了兩位適合走遠路的人,跟隨唐僧。

    “從者”,即僕從,與唐僧是主僕關係,而並非師徒關係。

    被寅將軍抓到之後,唐僧三人表現不一,原文道——

    只見那從者綁得痛切悲啼……魔王領諾,即呼左右,將二從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屍。

    原著一直都是寫“從者”如何,而並非徒弟如何。

    當然,原著中也提到過一次“師徒”。

    師徒們行了數日,到了鞏州城。

    怎麼理解這裡的師徒呢?

    這裡所謂德“師徒”,師不是師父的師,而是法師的師。徒不是徒弟的徒,而是徒眾的徒。

    唐僧與兩個隨從之間,唐僧是取經的法師,隨從是信奉並扈從的門徒。

    逼近唐僧乃是一個和尚,總不好稱呼他們為“主僕三人”吧。畢竟佛教還是將眾生平等的。

    那為什麼這唐僧這兩個隨從不出名呢?

    原因很簡單,這兩隨從太廢柴,太窩囊,毫無精彩之處。唐僧多麼膽小的人,被寅將軍抓住,三人都嚇得膽戰進行,但是,書中沒有寫唐僧哭,卻單單寫兩個從者哭。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兩個隨從比唐僧還廢柴!

    這種窩囊廢除了能給妖怪當點心,還能有啥用?

  • 5 # 大先生的故紙堆

    其實,唐僧的徒弟很多,他在洪福寺的時候,就應該有很多徒弟,只不過這些徒弟都是打醬油的,都沒有留下具體的姓名,充其量就是路人甲和路人乙罷了。比如,在唐僧決定去西天取經後,回到寺中,就有他的徒弟在旁邊說話,告訴自己的師父,取經路上多是艱難險阻,有可能被各種差狼虎豹和妖魔鬼怪吃了哦。而此時的唐僧意志堅定,誓言要去西方取得真經。而且唐僧還曾經預言自己的行程少則兩三年,多則五七年,就可以回來。此時的唐僧信心滿滿,說等到寺廟門口的松枝指向東了,他也就回來了。只是,這裡我也有一個疑問,唐僧為什麼不帶上自己的徒弟一起出發呢,而是後來李世民給他派了兩個隨從。正如題主所問,這兩個隨從是他的徒弟嗎?我覺得名義上是算的,只不過更像是保鏢。而且這兩個群眾演員雖然話不多,但是還是有一定戲份的,那就是他們三人在雙叉嶺遇難,這兩個隨從被活生生地被妖怪們給吃了。書中的這段描寫還是挺直接,血淋淋,有點少兒不宜的感覺,我想這也是吳承恩的意圖所在,取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上來先給唐僧來了個下馬威,魑魅魍魎那麼多,必須得有幾個牛掰的保鏢保護唐長老,而故事也就引出了孫悟空,豬八戒,白龍馬和沙和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暗能量受到引力的作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