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定郡小書生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東漢末年曹魏謀士、重臣、開國元勳。

    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就任癭陶長、柏人縣縣令;袁紹任命他為參軍,先後出任鉅鹿、魏郡太守,立了許多功勞。後來,董昭的弟弟董訪在張邈的軍中任職,而張邈與袁紹有矛盾,袁紹聽信讒言要殺董昭,董昭借覲見漢獻帝脫離袁紹,半路上卻被張楊留在河內。

    此時,曹操兼任兗州太守,想從張楊處借道向西到達長安朝見漢獻帝,張楊不答應。在董昭的勸說下,張這才向朝廷通報曹操的情況,又上表薦舉。董昭又替曹操寫信給長安的各個將領如李傕、郭汜等人,根據他們的地位輕重不同分別表示殷勤友好。張楊也派遣使臣去聯絡曹操,曹操贈給張楊犬馬金帛,從此與西部地區有了往來。漢獻帝東歸到達安邑,董昭跟隨張楊從河內前往拜謁,被拜為議郎。

    董昭幫助曹操在韓暹、楊奉、董承及張楊4方勢力之間縱橫捭闔,最終幫助曹操將漢獻帝從洛陽接到許都。

    張楊被其部將楊醜所殺,張楊的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守住城池,等待袁紹來救。董昭單身入城,勸諭薛洪、繆尚等人當日率領眾人投降曹操。曹操讓董昭出任冀州牧,劉備殺徐州刺史車胄開始反曹,曹操討伐劉備收復徐州後,任命董昭為徐州牧。在曹操徵袁紹、烏桓,以及後來關羽出荊州向北攻打曹操時,董昭都為曹操多有功勞,深受曹操器重。以及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謀劃都是出自董昭之手。

    曹丕繼魏王位後,董昭任將作大匠。曹丕稱帝后,升任大鴻臚。此後先後擔任侍中、太常、光祿大夫、太僕等重要職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轉任衛尉。太和六年(232年)升任司徒;青龍四年(236年)卒,享年81歲,諡定侯。

    對於董昭的評價,《三國志》中將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劉放列為一傳。認為董昭與程昱、郭嘉、劉曄、蔣濟等人的才智策劃謀略屬於當時奇士之列。雖然在清廉治績德行功業方面,與荀攸不同,而他們的籌劃料想,卻與荀攸不相上下。

  • 2 # 管理故事會

    三國時期,董昭是曹操的重要謀士,可能許多人不太熟悉,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受封魏公、魏王等都是出自董昭的手筆!董昭,何許人也?

    董昭生平

    董昭生於公元156年,字公仁,是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士。是東漢末年,曹操謀士、曹魏重臣、魏國開國元勳。

    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後擔任袁紹帳下參軍。多有戰功,但是袁紹聽信讒言,董昭不得已離開袁紹投奔張楊。張楊率軍迎接漢獻帝時,董昭隨行,被拜為議郎。後與曹操在洛陽相見,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自此董昭成為曹操的謀士。

    建安年間(即公元198年),歷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職,多有功勞,深受曹操器重。曹丕稱帝后,董昭升任大鴻臚,此後先後擔任侍中、太常、光祿大夫、太僕等重要職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轉任衛尉。太和六年(即232年)升任司徒。死於青龍四年(即公元236年),時年八十一歲,在三國時期,算是高壽啦!

    初從袁紹,擔任參軍,擅詭計

    董昭年輕時被舉為孝廉,就任癭陶長、柏人縣縣令,袁紹任命他為參軍。

    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袁紹在界橋迎戰公孫瓚;而鉅鹿太守李邵和郡中仕宦認為公孫瓚兵力強盛,都想要歸屬於他。

    於是袁紹讓董昭兼任鉅鹿太守。袁紹問:“你用什麼辦法制御他們?”董昭回答說:“憑我一個人的微力,不能消除眾人的預謀,我想假作應合同意的樣子,引誘他們說出實情,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臨時權變來制馭他們。計策只能臨時想出,現在沒法預先談論。”

    當時鉅鹿郡裡的大姓人家孫伉等幾十人是主要的策劃者,鼓動官吏和百姓。董昭到了郡裡,偽造了一份袁紹的檄文告訴全郡說:“得到賊人的偵察兵,安平人張吉的口供,他們會來進攻鉅鹿,賊方原孝廉孫伉等人作為內應,此檄文傳到郡中,即將孫伉等逮捕軍法從事,只懲罰他們本人,妻兒不予連坐。”董昭依照檄文的控訴、命令,將孫伉等人立即斬首。全郡人驚惶恐慌,董昭挨個予以安慰,於是全都安定下來。事情結束後,董昭向袁紹彙報,袁紹十分讚許。

    轉投曹操,助曹迎帝,謀高枝

    初平四年(即公元193年),因董昭的弟弟董訪在張邈軍中,而張邈與袁紹有矛盾,袁紹聽信讒言,想要治董昭的罪。於是,董昭要求去覲見漢獻帝,藉機脫離袁紹,半路上卻被張楊留在了河內,透過張楊,將印和綬帶送還朝廷,被授官為騎都尉。

    這時,曹操統領兗州,想借道去朝見漢獻帝,張楊起初不肯,董昭勸告說:“袁、曹現在雖然還是一家,但其趨勢是不會長久聯合下去的。曹操現在雖然弱些,但實在是天下的一位英雄,您應當有意和他結交。況且現在正有機緣,應該幫助他與朝廷聯絡,並且上表薦舉他;如果這件事能夠成功,那將永遠是一種很深的情分。”張楊這才向朝廷通報曹操的情況,又上表薦舉。董昭又替曹操寫信給長安的各個將領如李傕、郭汜等人,根據他們的地位輕重不同,分別表示殷勤友好。張楊也派遣使臣去見曹操,曹操贈給張楊犬馬金帛,從此與西部地區有了往來。

    曹操到洛陽朝見漢獻帝,帶著董昭,二人坐在一起。曹操問:“如今我來這裡,應當採取什麼計策?”董昭說:“將軍起義兵,誅殺暴亂之徒,入京朝拜天子,輔佐王室,這是可以媲美春秋諸侯五霸的功績。但下面的各個將領,人心各異,未必肯服從您。現今您留在這裡匡弼天子,情勢對您不利,只有轉移聖駕到許縣了。當然朝廷流亡遷徒之後剛剛回到舊時京城,無論遠近都在企望,希圖在一個早上安定下來。現在又一次遷移聖駕,不能讓眾人滿意。做非同尋常的大事,就得有超越常規的舉措,希望將軍籌劃怎樣做利多弊少。” 曹操說:“這正是我的本意“,立即派遣使者到了楊奉那裡,然後將漢獻帝遷移到許縣。自此”挾天子以令諸侯“,令曹操在三國初期佔據優勢。

    功績卓著,善於攻心

    建安三年(198年),董昭升任河南尹。這時張楊被其部將楊醜所殺,張楊的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守住城池,等待袁紹來救。曹操令董昭單身入城,勸諭薛洪、繆尚等人當日率領眾人投降曹操。曹操讓董昭出任冀州牧。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劉備去征討袁術,董昭勸諫說:“劉備英勇而志向遠大,關羽、張飛作他的輔佐,恐怕劉備的心思還真不好說啊!”曹操說:“我已經答應他了。”劉備到了下邳,殺了徐州刺史車胄,宣告反叛。曹操親自征討劉備,調董昭任徐州牧。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將顏良進攻東郡,董昭改任魏郡太守,隨曹操征討顏良。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進兵圍困鄴城。袁紹的同族袁春卿是魏郡太守,正在城裡,他的父親袁元長住在揚州,曹操派人把他接了來。董昭寫信給袁春卿勸降,鄴城攻克後,董昭被任為諫議大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遠征烏桓,運糧困難,在董昭的建議下開鑿了平虜、泉州二渠入海通運,解決了運糧問題。曹操上表封董昭為千秋亭侯,轉拜司空軍祭酒。後來董昭提出建議:“應該探究古代的制度建置分封五等爵位。”曹操接受了魏公、魏王的稱號,都是因為董昭的這個建議。

    總體評價

    董昭善於攻心,幫助曹操勸降很多將領,對曹操平定中原,建立北魏,乃至曹丕稱帝都有重要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釣魚都需要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