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分享更快樂
-
2 # 伯樂公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一生中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
他主辦的洋務中有500多箇中國第一,200多個亞洲第一。
他是中國近現代電力、電訊、郵政、金融、外貿、鐵路、航運、冶金、造船、教育、翻譯、出版、海軍、兵器等多項事業的開山鼻祖。
他培養出來的高階人才數不勝數。
李鴻章一生有勇有謀,是晚清的頂樑柱,只可惜他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當時的清朝積重難返,李鴻章扛起晚清半邊天,每次承擔的都是清朝最不堪之事。
李鴻章的一生是悲壯和淒涼的,他以外交能手自負,卻無法改變清朝被動外交,遭遇割地賠款的局面,最終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據統計,李鴻章一生簽訂了30多個條約,由李鴻章作為清政府代表與列強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有:1871年8月《中日修好條約》;1876年9月中英《煙臺條約》;1884年5月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條約》,同年《中法新約》;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同年11月,中日《遼南條約》;1896年3月,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6月《中俄密約》;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條約》;1901年9月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
難怪梁啟超後來說:“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
1900年中國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時,李鴻章擔任兩廣總督。英、法等國組成八國聯軍進行干涉後,1900年6月,清朝政府宣佈與各國進入戰爭狀態後,朝廷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地到達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滅洋。
李鴻章在南方得知這一訊息之後,老淚縱橫,用手杖觸地:“內亂如何得止?如何得止?”
李鴻章的悲傷讓在場的官員動容失色,他們從未見過冷靜鐵血的李鴻章在情緒上會失去控制。即使是在最傷痛、最悲涼的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也只是無聲淚下。
東南地區的實力派疆臣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則在郵政大臣盛宣懷聯絡下,倡導東南互保,即不遵從朝廷的宣戰詔書,以保東南半壁不陷入混亂中。李鴻章更是以將朝廷詔書蔑稱為亂命的方式促成此事。時局日益糜爛,張之洞等人隨後密議“李鴻章大總統”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太后與皇上死於非命,到時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總統”以主持大局。
朝廷下詔,將李鴻章由兩廣總督重新調任為清朝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職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紙任命是:“著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清廷再度授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後,連續電催其北上。直至7月30日,北方局面實在無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電催李鴻章北上。1900年8月15日,清朝國都北京城淪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鴻章到達天津。10月11日,李鴻章到達北京。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在“議和大綱”上簽字。
1901年9月7日(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國清朝政府在北京,被迫與英國、美國、日本、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等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華人每人一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計約9.82億兩白銀,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鉅額的賠款,使華人民的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同時俄國還趁亂佔領了中國的東北。
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後大口大口地吐血。於1901年11月7日去世。享年79歲。
1901年11月8日出版的英國《泰晤士報》,用了足足兩個整版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李鴻章的生平。
美國駐華使館降半旗表示致哀。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聽聞此訊息均“哭失聲”,慈禧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李鴻章去世後,清廷詔贈太傅,晉封一等侯爵、諡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在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作為晚清名臣,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德國俾斯麥、美國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的一生,可謂譭譽參半。他的一生都是充滿抗爭、充滿爭議的,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的民族氣節和他為之奮鬥強我中華的信仰。
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李鴻章若生於盛世,必將流芳百世。
回覆列表
甲午戰爭後,清朝與日本簽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給中華民族加上了又一個沉重的負擔,且打開了帝國列強瓜分中華的序幕。由於要償還戰爭賠款,清朝只能給百姓們嚴苛重稅。百姓不堪重負,於是在山東一帶掀起了愛國反帝的義和拳運動。
由於義和團運動殺傷外國傳教士和駐華大使,各國使團紛紛對清政府提出抗議,且要求慈禧太后放權歸政於光緒。慈禧太后一方面迷信於義和團刀槍不入的傳說,一方面被外國使團逼宮的要求所激怒,竟發下詔書向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十一國同時宣戰,這直接導致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發生。
後來清朝軍隊大敗,八國聯軍幾乎毫無損傷地拿下了北京,慈禧和光緒帝慌忙逃竄至西安避難。後來清朝與八國聯軍又簽下了賣國的《辛丑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更加深重的苦難。
然而,儘管損失巨大,但這場戰爭並沒有傷到清朝的根基。戰爭結束後,慈禧太后開始接受維新變法思想,任用袁世凱大力發展洋務,讓清朝在迴光返照下苟延殘喘了十年。這其實與戰爭開始時李鴻章做的一個決定有關。
當時慈禧太后在盛怒之下做出宣戰決定,並以光緒詔書的名義下發至全國各大巡撫及總督手中。當時李鴻章就任兩廣總督,拿到詔書後,做出了一個讓眾人驚呆了的舉動:稱慈禧和光緒的詔書為偽詔(“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樣的舉動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這相當於地方的首輔直接違抗中央命令,放在過去是滅族之罪。但在當時的形勢之下,如果李鴻章奉詔,將給中華大地平添無盡的戰火,而當時清朝軍隊的裝備根本無法與洋槍洋炮抗衡。在權衡之下,李鴻章做出了不奉皇帝詔書的決定。
在李鴻章的帶頭下,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紛紛效仿,不奉慈禧的開戰詔書,並聯合起來簽訂了“東南互保協議”,堅決不加入與帝國列強的戰爭,同時還密謀萬一京城失守,太后皇帝被俘或被殺,就由李鴻章暫代總統之職。
由於東南互保協議的執行,戰火只燒到了北方京津一帶,並未在全中國大範圍蔓延,南方諸省的經濟命脈得以儲存,使得戰爭結束後清朝還有苟延殘喘之力。但從李鴻章等人不奉詔的舉動也可以看出,實際上當時朝廷對地方的約束力已經大大削弱,大清已經成為了一具行將就木的空殼。所以後來清朝亡於地方的武裝起義和叛亂,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慈禧最後還是派李鴻章全權與聯軍簽訂《辛丑條約》,讓他又一次背上漢奸賣國的汙名,最終含恨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