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施視界

    引起鱖魚塘水體渾濁的主要原因

    1. 桂花魚為底層魚肉食性魚,喜歡在底部聚集“埋窩”,另外追食活餌,都容易劇烈攪動池塘底部。

    2. 桂花魚以投餵麥鯪、鯿魚等餌料魚為主,這些餌料魚均為雜食性或植食性,吃掉藻類,造成藻類數量減少。

    3. 鱖魚塘沒有濾食性魚類,種類單一。容易生藍藻導致有益藻類減少,影響了水體的穩定性,導致水渾。

    4. 經常使用二氧化硫或者硫酸銅等殺蟲或殺菌,而這類藥有很強的殺藻能力,導致藻類死亡。水體渾濁會進一步的造成水體光照不足,進而影響藻類生長,同時渾濁水體溶解氧狀況持續欠佳,尤其是底部缺氧,導致亞硝酸居高不下。

    5. 基肥不足,鱖魚塘口普遍都是1-2年就翻新一遍,而新塘口基肥不足,池塘養殖水體中缺乏營養元素,藻類生長困難,加上水淺,容易引起水渾,泥沙顆粒上浮造成水混。

    針對鱖魚塘水渾的處理方法

    1. 肥水培藻,良好的水色既可以穩定水質,又可以為鱖魚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氧氣。

    2. 注意解毒淨水,快速淨水,增加水體透明度,改善溶解氧狀況。減少懸浮物對魚鰓的影響。可以用解毒、增氧、底改產品快速沉降水體中的泥沙,絡合有機物和大顆粒物質,從而形成絮凝。

    3. 補菌培菌,水體穩定住後,迅速向水體中補充有益菌種,增加水體的穩定性,防止水體再次渾濁。(EM菌+乳酸菌等)

    4. 適當引進新水源,增加水體的活性。

    5. 中後期加強地質改良,壞水先壞底,可以用強氧化型底改進行改底

  • 2 # 原始生存技能包

    主要原因有:

    1.養魚的密度,如果密度太大,排洩物過多就很容易導致魚池水質變差,看是否需要適當減少魚的數量。

    2.強大的過濾系統,增大過濾倉,增加過濾材料,這個可以直接去找做魚池的師傅,或者你自己原理知道的話找泥水工定製。

    3.避免太陽直射,直曬容易導致魚池水質變質,容易缺氧,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用遮陰布。

    4.定期換水,魚池定期抽掉1/3老水髒水,再加入新水,放入藥水。

    看看自己魚池具體是哪個原因導致的,然後根據原因來指定合理的處置方法。

  • 3 # 末代農民

    鱖魚又叫桂魚、鱖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等名字。其肉質豐厚堅實,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肉刺少,可補五臟,益脾胃,療虛損。《漁歌子》裡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描寫的就是這種魚,為中國四大淡水魚之一。

    野生鱖魚生活南到兩廣,北至黑龍江的淡水水域中,數量少,所以人工養殖成為必然。但在飼養過程中魚池會出現深水是因為:

    1,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夾帶泥土,流入池塘引發的池塘渾濁,這種渾濁在雨後天晴後自行消失。也可用明礬、聚合氧化鋁等絮凝劑沉澱。

    2,新開挖的池塘,塘底尚未形成膠體層,鱖魚在池底遊動攪渾了池水。可以施肥,促進藻類生長,這樣可以控制渾濁度,並且定期撒生石灰。

    3,養殖密度過大,魚在飢餓時搶食致使渾水,應減小養殖密度。

    4,藻類繁殖過度,老化的藻類死亡後,導致的水質發渾,可以透過換水,重施水肥加以解決,或在池塘里加入優良藻種進行培肥水質。

    6,輪蟲大量繁殖造成的水質白濁,在鱖魚養殖階段極出引起缺氧浮頭,可用殺輪蟲苗藥滅殺輪蟲。

    7,魚患有寄生蟲,導致魚群焦躁不安,四處遊走攪渾水體,滅殺寄生蟲後,水質會得到緩解。

    8,投餵的飼料過多,魚吃不完,漂浮在水中,導致水體變濁。定時、適量投餵。

  • 4 # 新農時訊

    飼養鱖魚(又稱:桂魚)池塘出現水渾如果是室外池塘的話,這種問題是比較常見,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的話,也沒有什麼嚴重影響。不管是室內養殖還是室外養殖這種問題大多都只會出現在死水魚塘裡,做水產養殖的都應該知道水質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不用別人說自己也必須重視水質這一問題吧!塘裡出現水質有問題,不及時處理找原因,可能前面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等等都全部等於零了。導致水質出現問題的原因一 般只有以下這幾點因素:

    1.魚塘是死水塘,水用的時間太長沒有注入新水進行迴圈和替換導致的;

    2.魚塘太淺,容量太小,水量太少;再加第1條的原因更容易導致塘水變質;

    3.魚苗太多,超出了魚塘的容量,再加1、2條的原因導致水質變質更快;

    4.飼料撒的太多,魚吃不了;融化被沉到水底,長此以往的侵泡在水裡再加1、2、3的原因導致水質變質問題更厲害。

    5.不重視塘周邊的環境,不處理塘周邊的各種垃圾和雜物;遇到大風和大雨的時候把垃圾和雜物全部帶到塘裡,長時間侵泡腐爛導致水質變質。

    6.不注意塘裡的水溫,致使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很多死魚,長時間沒進行1條的處理,導致水質變質。

    總結:養,不能只是把它們餵飽,養,更多的還是護理和照顧;所以要提高警惕時時刻刻關注關心和把控好塘裡的水質;任何時候都保證給魚們一個適合它們生長的最佳環境;而鱖魚又是淡水魚,水質對鱖魚還說那就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所以養鱖魚一定要用心,建議養鱖魚用活水養殖法養殖;這是保證水質的最好辦法。

  • 5 # 半山若水

    鱖魚又叫桂花魚,是肉食性兇猛的魚類,在混養的池塘,對家魚的危害是比較大的,養殖時要充分了解它的習性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鱖魚的肉質鮮美,營養價值很高,成了名貴的水產品,養殖鱖魚的管理也就很重要。

    鱖魚池出現渾水的原因在養殖期間,天氣不穩定,經常性的下雨,使魚池裡的水草不能很好的生長,淨水能力減弱。下雨過後水就容易變渾,從而發生水草易掛髒,出現爛死的現象。水裡的有機物碎屑增多,溫度再一升高,水體呈現富營養化,藍藻就會瘋狂生長,經過水質檢測以後,PH濃度過高,氨氮也偏高,也就出現了藍藻有機物增多,水渾的現象。投餵的餌料過量,鱖魚沒有完全消耗完產生了殘餌,這些殘餌沉入到水底後,與水中的有機物發生反應,經過腐爛發酵以後,產生了大量的微生物,會有助於有害微藻的生長,導致池裡的水質惡化。溫度不穩定,晝夜溫差較大,使水體發生對流分層,池塘裡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顆粒懸浮在水層中間,不能降落到池塘底部,導致水體不夠清澈。出現渾水的解決措施

    出現了渾水就要對池塘改底解毒,改底可以快速吸收水體中的有機物,改善底質,通透水體。改完底後要用碧水安進行解毒。之後用菌優來分解池塘裡的殘餌糞便、爛草及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減少水中的有機物在池塘底部積累所產生的廢物,保持水體的活力。透過營養鹽和微生物的補充,有效抑制藍藻的生長和繁殖,使水體良性迴圈,給鱖魚提供一個良好的水質環境。投餵飼料的時候要根據鱖魚合適的食量來投餵,觀察鱖魚的吃食狀況,避免飼料浪費產生殘餌使水質惡化。

    總之,養殖鱖魚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要重視水的環境,水體的好圷直接影響到養殖的產量,因此要定期觀察水質情況,有效的調控水體質量,滿足鱖魚的生長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陸游的《釵頭鳳》為什麼偏偏說“東風惡”,究竟是東風惡還是西風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