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看愛思考

    應該會有很多不同,但是,歷史無法假設鬼子六終究只是恭親王。鬼子六,對於外交事物遠比咸豐高明。但是,能夠改變多少?是未知之數?畢竟一個國家,無法靠皇帝一個來支撐的。是需要各級各類的人,就是官員,來管理的。如果沒有適合的團隊,皇帝累死了,也無法改變什麼!

  • 2 # 清峰徐來89

    那時的大清帝國已經是江河日下,日落西山了,不說是奄奄一息,也可以說的上是苟延殘喘。這都是由於長年的閉關鎖國,不與世界接軌造成的,不論經濟,科技還是軍事都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鬼子六雖然精通西方文化,但整個大清已是行將朽木,依靠個人的力量,也是很難改變國情的。更何況當時的頑固守舊派,根深蒂固,鬼子六就是能頒佈政令,也很難出得了紫禁城。加之各方,也會互相觀望,因此意義不大。

    所以,即使道光換成鬼子六做皇帝,本質上和咸豐也是區別不大的。

  • 3 # 陳一逛

    如果是那樣的話,肯定會有所不同,但是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清政府在道光皇帝去世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多社會問題,國際國內都是大變革的時候,國際更加,世界列強發展迅速,擴張再所難免,中國百姓更加艱難,就算六阿哥上臺他也只能維護滿清的統治,很難調和國內矛盾,國際上也很難對抗列強,做得好一點的話讓滿清延續的時間久一點,或者平穩過度到“君主立憲”!雖然恭親王后來表現得比較開明,支援洋務運動,壽命也比較長,但如果他接了位,稱帝,很多事情又會不同,當年他哥咸豐帝登基面臨的內憂外患壓力之大,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真的挑了萬斤重擔,說不定他還不如他哥呢!在位為君跟避位為臣完全是兩碼事!咸豐帝其實也還是不錯的!他也算是能幹和開明瞭,後來掌權的慈禧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她同樣重用的漢臣,當然歷史沒有如果,一切都已經隨風而逝了!

  • 4 # 魔方歷史觀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說誰是“鬼子六”。

    被人稱為“鬼子六”的是清朝道光帝第六子奕忻,即恭親王,恭親王奕忻是咸豐皇帝的六弟,在同治、光緒兩朝時,綜理國家大政及外交事務,為清代後期重要歷史人物,因為他親近列強,是洋務派領袖。所以為清流派所鄙視,被戲稱為“鬼子六”。

    道光帝立儲時,曾在四子和六子之間猶豫不決。但於道光二十六年下定決心由皇四子繼位,寫下遺詔,並於公元1850年(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卯刻,道光帝召十重臣公啟錦匣,內有御筆兩諭,一為“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一為“封皇六子奕訢為親王”。由此,恭親王奕忻也就與皇位失之交臂。

    但是,雖然奕忻沒有成為皇帝,但是他的權力也不小,咸豐帝去世後,奕訢成為實力派人物。他協助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被授予議政王,在軍機處擔任領班大臣。他又身兼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從而控制皇族事務和宮廷事務大權。他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職務主管王朝外交事務,總攬清朝內政外交,權勢赫赫。不過,雖然慈禧太后利用了奕忻,也給予了奕忻巨大權力。但隨著奕忻地位穩固和聲名鵲起,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於是慈禧太后開始對他進行打擊,使得奕忻在後期幾經沉浮,意志消沉,無太大作為。

    恭親王奕忻此人,聰慧好學,主張自強,學習西方,支援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大搞洋務運動,並支援興辦新式學校,派出留學生,促進了近代教育事業發展。由現在的我們看來,當時的奕忻這麼做大體上是進步的,是向上發展的,那麼如果是奕忻坐上皇位,清朝的歷史可能會改寫,但這個改寫並不是說會改變清朝最後的結果,而是會改變當時清朝的政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清朝最後滅亡的這個結果不是換個君主就能改變的,是大勢所趨,從當時的世界來看,外國工業革命的相繼展開,海上交通的發展,思想上的變革,一定程度上都促進了全球化,使得國家與國家之間聯絡趨於緊密,而當時清政府對外交流依舊處於比較保守的態度,最關鍵的當時清政府還是封建專制,而且清後期的一系列改革也都是圍繞封建專制而進行的,這就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我認為就算換了個君主,對於清朝最後的結果作用不會太大。

    但是,為什麼奕忻坐上皇位,會改變清朝的政權呢,眾所周知,清朝後期,實際掌權的是“慈禧太后”,因為,在咸豐皇帝駕崩後,同治皇帝也很早崩逝,而光緒皇帝根本就是在慈禧太后的掌握中,但如果是奕忻坐上皇位,憑他的能力和威望,不會出現後宮干政、太后專權的情況。

  • 5 # 好奇心探秘

    如果是鬼子六做皇帝,清朝的衰敗會延緩,但是不會改寫。

    鬼子六,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生母為博爾濟吉特氏靜貴妃。鬼子六與咸豐帝年齡相仿,是一起長大的,咸豐帝的生母是孝成全皇后,皇后早死把咸豐帝交給靜貴妃撫養,靜貴妃把咸豐帝撫養成人,視如己出,但是隨著皇位的繼承兄弟二人漸漸出現了不和。鬼子六奕訢聰明好學,崇尚儒家文化,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詩文,武功,騎射,但是為人耿直不善於逢迎。咸豐帝樣樣不如鬼子六,但是很會討好道光帝,時常伴隨在側,深得父皇歡心,慢慢二人之間嫌隙越來越大,互相猜忌。在兩位皇子之間道光帝最終選擇了第四子,臨終遺旨封鬼子六奕訢為恭親王作為補償。

    咸豐帝一生都在提防鬼子六,驅逐他遠離權利中心,鬼子六空有一腔抱負竟然沒有用武之地。咸豐帝繼位後晉封奶媽為康慈太妃,沒有晉封養母靜太妃。七月一日靜太妃病重,鬼子六請求咸豐帝封靜太妃為皇太后,咸豐帝含糊答應,鬼子六立刻傳旨,靜太妃沒做幾天皇太后就去世了,七月二十一日鬼子六被剝奪了所有職務,回家閉門思過。在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帝逃跑到承德,啟用鬼子六作為議和大臣留在北京,鬼子六分別與英使,法使達成協議《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臨危受命挽救了當時的清王朝。在這次的事件中,鬼子六意外的結成了自己的政治圈子,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想要有一番作為的鬼子六終於有了短暫的發揮的空間。咸豐帝死時,封顧命八大臣輔佐同治皇帝,削弱了鬼子六的重要官職,議和大臣的功勞通通抹煞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後,重新啟用在家遛鳥的鬼子六,鬼子六上任後幫助兩宮太后剷除了顧命八大臣,奪回了政權。但是在兩宮太后中鬼子六站在了慈安太后這邊,並且贊成殺掉慈禧的親信太監安德海,被慈禧記恨,慈安太后暴斃後,鬼子六被慈禧太后奪權,又回家遛鳥去了。

    同治皇帝與鬼子六一樣都提倡洋務運動,又重新啟用鬼子六,在當時封閉鎖國的清王朝中,鴉片盛行,侵蝕了很多人,大家都醉生夢死,得過且過,鬼子六看到了當時清王朝的落後,想要改變一下現狀,這觸動了慈禧和貴族的利益,在同治皇帝非正常死亡後,被人告發對慈禧太后不敬,慈禧太后大怒,下令徹查,最後以大不敬為由,撤掉了鬼子六的所有職務,連親王的雙俸祿都沒有了。鬼子六一生活了六十幾歲,幾番起起落落,空有一身本事,被人利用完後就立刻被忌諱,是他的可悲之處。在被咸豐帝猜忌一生、同治皇帝非正常死亡,慈安太后暴斃之後,晚年的鬼子六不在願意發揮他的本事了,即便慈禧恢復了他所有的待遇和尊貴,鬼子六都不再開口出主意了,任何人問他他都含糊其辭,低頭不語。當時的清王朝已經搖搖欲墜,並非鬼子六一人可以扭轉乾坤,從鬼子六的一生遭遇可以看到,當初意氣風發,滿腔熱血到晚年的低頭不語,晚期的清王朝是什麼鬼樣子了。

    所以即便道光皇帝讓鬼子六當皇帝,清朝的歷史也不會改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生起壟種植和不起壟種植哪個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