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人物介紹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縣)人,明朝開國功臣。 胡大海祖籍波斯,其祖先隨蒙古軍來華。胡大海原是一個炸賣油條的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過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縣時胡大海前來拜見,朱元璋一見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嚴、憨厚,說話十分投機,非常愛慕,於是留于軍中,命為前鋒。渡江後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參正政事。鎮守金華(今屬浙江)。雖目不識書,而能折節下士,曾薦劉基、宋濂、葉琛、章溢於朱元璋。軍紀嚴明,曾說:“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胡大海待人誠懇,對降將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將蔣英暗算。胡大海遇害後,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贈光祿大夫,追填封越國公,諡武莊,肖像功臣廟,配享太廟。 關於胡大海民族身份的爭議 胡大海的民族身份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回族民間傳說他是波斯穆斯林移民之後,回族學者把他也編入了回族人物誌,但沒有什麼證據,不足以立論,民間傳說不足信,不具有史料價值。考證胡大海的民族屬性的難點在於,明史明確記載胡大海是絕後的,自然也沒有家譜傳世,只能根據歷史記載的他的行為來推測他的民族屬性。 “初,太祖克婺州,禁釀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時大海方徵越,都事王愷請勿誅,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及關住覆被殺,大海遂無後。”伊斯蘭教規嚴格禁酒,穆斯林是絕對不喝酒的,如果胡大海的兒子生長在穆斯林家庭,怎麼可能釀酒?以此推知胡大海絕對不可能是穆斯林. “大海善用兵,每自誦曰:“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而已: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以是軍行遠近爭附。及死,聞者無不流涕。又好士,所至輒訪求豪雋。劉基、宋濂、葉琛、章溢之見聘也,大海實薦之。”胡大海不但善戰,兒子喝酒,他本人又極好結交漢族文人,特別是劉基有很強的道教背景,明史說他:” 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穆斯林最討厭多神教,嚴禁抽籤卜卦,如果胡大海真是波斯穆斯林移民,為什麼不給朱元璋多推薦幾個穆斯林戰士?反而和漢族的文人士大夫過從甚密,這不是很奇怪嗎? 明史對胡大海介紹 胡大海,字通甫,虹人。長身、鐵面,智力過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謁滁陽,命為前鋒。從渡江,與諸將略地,以功授右翼統軍元帥,宿衛帳下。從破寧國,副院判鄧愈戍之。遂拔徽州,略定其境內。元將楊完者,以十萬眾來攻,大海戰城下,大破走之。遂與鄧愈、李文忠自昱嶺關攻建德。敗元師於淳安,遂克建德。再敗楊完者,降溪洞兵三萬人。進樞密院判官。克蘭溪,從取婺州,遷僉樞密院事。下諸暨,守將宵遁。萬戶沈勝既降復叛,大海擊敗之,生擒四千餘人。改諸暨為諸全州。移兵攻紹興,再破張士誠兵。太祖以寧、越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誠將呂珍圍諸全,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奪堰,反灌珍營。珍勢蹙,於馬上折矢誓。請各解兵,許之。郎中王愷曰:“珍猾賊,不可信,不如因擊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縱而擊之,不武。”師還,人皆服其威信。尋攻處州,走元將石抹宜孫,遂定處州七邑。 陳友諒寇龍江,命分軍搗信州,以牽制敵。大海用王愷言,親引兵往,遂克信州,以為廣信府。信方絕糧,或勸還師。大海曰:“此閩、楚襟喉地也,可棄之乎?”築城浚隍以守之。先是,軍糧少,所得郡縣,將士皆徵糧於民,名曰寨糧。民甚病之。大海以為言,始命罷去。進江南行省參知政事,鎮金華。 初,嚴州既下,苗將蔣英、劉震、李福皆自桐廬來歸。大海喜其驍勇,留置麾下。至是,三人者謀作亂,晨入分省署,請大海觀弩於八詠樓。大海出,英遣其黨跪馬前,詐訴英過。大海未及答,反顧英。英出袖中槌擊大海,中腦仆地。並其子關住、郎中王愷皆遇害。英等大掠城中,奔於吳。其後,李文忠攻杭州,杭人執英以降。太祖命誅英,刺其血以祭大海。 大海善用兵,每自誦曰:“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而已: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以是軍行遠近爭附。及死,聞者無不流涕。又好士,所至輒訪求豪雋。劉基、宋濂、葉琛、章溢之見聘也,大海實薦之。追封越國公,諡武莊,肖像功臣廟,配享太廟。 初,太祖克婺州,禁釀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時大海方徵越,都事王愷請勿誅,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及關住覆被殺,大海遂無後。 養子德濟,字世美,不知何許人。大海帥以歸太祖。從攻婺州,為誘兵,大破元兵於梅花門外,擒其將季彌章,由是知名。既下信州,太祖以德濟為行樞密院同僉,使守之。陳友諒將李明道來寇,德濟與力戰。大海來援,夾擊之,擒明道及其宣慰王漢二。及大海為蔣英所害,處州降將李佑之亦殺院判耿再成以叛。張士誠聞浙東亂,遣其弟士信寇諸全。德濟自信州往救,乘懈得入城,與知州欒鳳、院判謝再興分門守。夜半,出敵不意,砍士信營,破走之。擢浙江行省參知政事,移守新城。士誠將李伯升帥步騎大入寇。德濟固守,乞師於李文忠。文忠馳救,德濟出兵夾擊,大破之,詳文忠傳。 時德濟所部有潛移家入新城者,文忠疑德濟使然。誅其都事羅彥敬,欲微戒德濟。將士皆怒,走告德濟。德濟怡然曰:“右丞殺彥敬,自為廣信作戰衣有弊耳,再言者斬!”於是太祖召德濟褒諭之,而責文忠失將士心。且曰:“胡德濟之量,汝不及也。”擢浙江行省右丞,賜駿馬。未幾,改左丞,移鎮杭州。從大將軍徐達出定西。德濟軍失利,達斬其部將數人,械至京師。帝念舊功,釋之。復以為都指揮使,鎮陝西,卒。 明史中的胡海和胡大海不是同一個人 胡海,字海洋,定遠人。嘗入土豪赤塘王總管營,自拔來歸,授百戶。從敗元將賈魯兵,克泗、滁,進萬戶。從渡江,拔蠻子海牙水寨,破陳野先兵,從取集慶、鎮江。敗元將謝國璽於寧國,選充先鋒。從大軍圍湖州,墮其東南門月城。從攻宜興,下婺州,鏖戰紹興,生得賊四百餘人,進都先鋒。又從戰龍江,克安慶,與漢人相持,八戰,皆大捷,遂入江州。從徐達攻廬州,皆有功。 海驍勇,屢戰屢傷,手足胸腹間金痍皆遍,而鬥益力。士卒從之者無不激勵自效。太祖壯之,授花槍上千戶。復從大軍克荊、澧、衡、潭,擢寶慶衛指揮僉事,遷指揮使,命鎮益陽。從平章楊璟徵湖南、廣西未下郡縣。由祁陽進圍永州,與守兵戰於東鄉橋,生得千、萬戶四人,以夜半先登拔之。抵靖江,戰南門,生得萬戶二人。夜四鼓,自北門八角亭先登,功最,命為左副總兵。剿平左江上思蠻。調徵蜀,克龍伏隘、天門山及溫湯關,予世襲指揮使,仍鎮益陽。武岡、靖州、五開諸苗蠻先後作亂,悉捕誅首亂而撫其餘眾,遷都督僉事。十四年從徵雲南,由永寧趨烏撒,進克可渡河。與副將軍沐英會師攻大理,敵悉眾扼上、下關。定遠侯王弼自洱水東趨上關,英帥大軍趨下關,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門。間道渡河,繞點蒼山後,攀大樹緣崖而上,立旗幟。英士卒望見,皆踴躍大呼,敵眾驚擾。英遂斬關入。海亦麾山上軍馳下,前後夾攻,敵悉潰走。 十七年,論功封東川侯,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逾三年,以左參將從徵金山。又二年,以徵南將軍討平澧州九溪諸蠻寇。師還,乞歸鄉里,厚賚金帛以行。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 長子斌,龍虎衛指揮使,從徵雲南。過曲靖,猝遇寇,中飛矢卒。贈都督同知。次玉,坐藍黨死。次觀,尚南康公主,為駙馬都尉,未嗣卒。宣德中,公主乞以子忠嗣。詔授孝陵衛指揮僉事,予世襲。 胡海墓“位於縣城南偏東15公里的勝利鄉河東村小戶隊河旁。
胡大海人物介紹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縣)人,明朝開國功臣。 胡大海祖籍波斯,其祖先隨蒙古軍來華。胡大海原是一個炸賣油條的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過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縣時胡大海前來拜見,朱元璋一見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嚴、憨厚,說話十分投機,非常愛慕,於是留于軍中,命為前鋒。渡江後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參正政事。鎮守金華(今屬浙江)。雖目不識書,而能折節下士,曾薦劉基、宋濂、葉琛、章溢於朱元璋。軍紀嚴明,曾說:“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胡大海待人誠懇,對降將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將蔣英暗算。胡大海遇害後,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贈光祿大夫,追填封越國公,諡武莊,肖像功臣廟,配享太廟。 關於胡大海民族身份的爭議 胡大海的民族身份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回族民間傳說他是波斯穆斯林移民之後,回族學者把他也編入了回族人物誌,但沒有什麼證據,不足以立論,民間傳說不足信,不具有史料價值。考證胡大海的民族屬性的難點在於,明史明確記載胡大海是絕後的,自然也沒有家譜傳世,只能根據歷史記載的他的行為來推測他的民族屬性。 “初,太祖克婺州,禁釀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時大海方徵越,都事王愷請勿誅,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及關住覆被殺,大海遂無後。”伊斯蘭教規嚴格禁酒,穆斯林是絕對不喝酒的,如果胡大海的兒子生長在穆斯林家庭,怎麼可能釀酒?以此推知胡大海絕對不可能是穆斯林. “大海善用兵,每自誦曰:“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而已: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以是軍行遠近爭附。及死,聞者無不流涕。又好士,所至輒訪求豪雋。劉基、宋濂、葉琛、章溢之見聘也,大海實薦之。”胡大海不但善戰,兒子喝酒,他本人又極好結交漢族文人,特別是劉基有很強的道教背景,明史說他:” 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穆斯林最討厭多神教,嚴禁抽籤卜卦,如果胡大海真是波斯穆斯林移民,為什麼不給朱元璋多推薦幾個穆斯林戰士?反而和漢族的文人士大夫過從甚密,這不是很奇怪嗎? 明史對胡大海介紹 胡大海,字通甫,虹人。長身、鐵面,智力過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謁滁陽,命為前鋒。從渡江,與諸將略地,以功授右翼統軍元帥,宿衛帳下。從破寧國,副院判鄧愈戍之。遂拔徽州,略定其境內。元將楊完者,以十萬眾來攻,大海戰城下,大破走之。遂與鄧愈、李文忠自昱嶺關攻建德。敗元師於淳安,遂克建德。再敗楊完者,降溪洞兵三萬人。進樞密院判官。克蘭溪,從取婺州,遷僉樞密院事。下諸暨,守將宵遁。萬戶沈勝既降復叛,大海擊敗之,生擒四千餘人。改諸暨為諸全州。移兵攻紹興,再破張士誠兵。太祖以寧、越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誠將呂珍圍諸全,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奪堰,反灌珍營。珍勢蹙,於馬上折矢誓。請各解兵,許之。郎中王愷曰:“珍猾賊,不可信,不如因擊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縱而擊之,不武。”師還,人皆服其威信。尋攻處州,走元將石抹宜孫,遂定處州七邑。 陳友諒寇龍江,命分軍搗信州,以牽制敵。大海用王愷言,親引兵往,遂克信州,以為廣信府。信方絕糧,或勸還師。大海曰:“此閩、楚襟喉地也,可棄之乎?”築城浚隍以守之。先是,軍糧少,所得郡縣,將士皆徵糧於民,名曰寨糧。民甚病之。大海以為言,始命罷去。進江南行省參知政事,鎮金華。 初,嚴州既下,苗將蔣英、劉震、李福皆自桐廬來歸。大海喜其驍勇,留置麾下。至是,三人者謀作亂,晨入分省署,請大海觀弩於八詠樓。大海出,英遣其黨跪馬前,詐訴英過。大海未及答,反顧英。英出袖中槌擊大海,中腦仆地。並其子關住、郎中王愷皆遇害。英等大掠城中,奔於吳。其後,李文忠攻杭州,杭人執英以降。太祖命誅英,刺其血以祭大海。 大海善用兵,每自誦曰:“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而已: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以是軍行遠近爭附。及死,聞者無不流涕。又好士,所至輒訪求豪雋。劉基、宋濂、葉琛、章溢之見聘也,大海實薦之。追封越國公,諡武莊,肖像功臣廟,配享太廟。 初,太祖克婺州,禁釀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時大海方徵越,都事王愷請勿誅,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及關住覆被殺,大海遂無後。 養子德濟,字世美,不知何許人。大海帥以歸太祖。從攻婺州,為誘兵,大破元兵於梅花門外,擒其將季彌章,由是知名。既下信州,太祖以德濟為行樞密院同僉,使守之。陳友諒將李明道來寇,德濟與力戰。大海來援,夾擊之,擒明道及其宣慰王漢二。及大海為蔣英所害,處州降將李佑之亦殺院判耿再成以叛。張士誠聞浙東亂,遣其弟士信寇諸全。德濟自信州往救,乘懈得入城,與知州欒鳳、院判謝再興分門守。夜半,出敵不意,砍士信營,破走之。擢浙江行省參知政事,移守新城。士誠將李伯升帥步騎大入寇。德濟固守,乞師於李文忠。文忠馳救,德濟出兵夾擊,大破之,詳文忠傳。 時德濟所部有潛移家入新城者,文忠疑德濟使然。誅其都事羅彥敬,欲微戒德濟。將士皆怒,走告德濟。德濟怡然曰:“右丞殺彥敬,自為廣信作戰衣有弊耳,再言者斬!”於是太祖召德濟褒諭之,而責文忠失將士心。且曰:“胡德濟之量,汝不及也。”擢浙江行省右丞,賜駿馬。未幾,改左丞,移鎮杭州。從大將軍徐達出定西。德濟軍失利,達斬其部將數人,械至京師。帝念舊功,釋之。復以為都指揮使,鎮陝西,卒。 明史中的胡海和胡大海不是同一個人 胡海,字海洋,定遠人。嘗入土豪赤塘王總管營,自拔來歸,授百戶。從敗元將賈魯兵,克泗、滁,進萬戶。從渡江,拔蠻子海牙水寨,破陳野先兵,從取集慶、鎮江。敗元將謝國璽於寧國,選充先鋒。從大軍圍湖州,墮其東南門月城。從攻宜興,下婺州,鏖戰紹興,生得賊四百餘人,進都先鋒。又從戰龍江,克安慶,與漢人相持,八戰,皆大捷,遂入江州。從徐達攻廬州,皆有功。 海驍勇,屢戰屢傷,手足胸腹間金痍皆遍,而鬥益力。士卒從之者無不激勵自效。太祖壯之,授花槍上千戶。復從大軍克荊、澧、衡、潭,擢寶慶衛指揮僉事,遷指揮使,命鎮益陽。從平章楊璟徵湖南、廣西未下郡縣。由祁陽進圍永州,與守兵戰於東鄉橋,生得千、萬戶四人,以夜半先登拔之。抵靖江,戰南門,生得萬戶二人。夜四鼓,自北門八角亭先登,功最,命為左副總兵。剿平左江上思蠻。調徵蜀,克龍伏隘、天門山及溫湯關,予世襲指揮使,仍鎮益陽。武岡、靖州、五開諸苗蠻先後作亂,悉捕誅首亂而撫其餘眾,遷都督僉事。十四年從徵雲南,由永寧趨烏撒,進克可渡河。與副將軍沐英會師攻大理,敵悉眾扼上、下關。定遠侯王弼自洱水東趨上關,英帥大軍趨下關,而遣海以夜四鼓取石門。間道渡河,繞點蒼山後,攀大樹緣崖而上,立旗幟。英士卒望見,皆踴躍大呼,敵眾驚擾。英遂斬關入。海亦麾山上軍馳下,前後夾攻,敵悉潰走。 十七年,論功封東川侯,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逾三年,以左參將從徵金山。又二年,以徵南將軍討平澧州九溪諸蠻寇。師還,乞歸鄉里,厚賚金帛以行。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 長子斌,龍虎衛指揮使,從徵雲南。過曲靖,猝遇寇,中飛矢卒。贈都督同知。次玉,坐藍黨死。次觀,尚南康公主,為駙馬都尉,未嗣卒。宣德中,公主乞以子忠嗣。詔授孝陵衛指揮僉事,予世襲。 胡海墓“位於縣城南偏東15公里的勝利鄉河東村小戶隊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