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念頭源於心

    看見周圍國家的人民 ,追求自私慾望 高調顯耀的行為,因追求自私而 矛盾 ,互相傷害的 狀態~~~自己國家的人民 寧願 選擇 自己國家傳統的簡樸品性而生活,也不願意學習鄰國 高調 顯耀 追求自私慾望的 生活方式〃~~~《道德經2018新解》,歡迎轉發

  • 2 # 陳廣逵

    提問說的是《道德經》第八十章中的部分內容,必須帶入原出處完整分析才能說明白。

    第八十章原文是這樣的: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通釋成現代語言是:

    國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老百姓看重生命而不往遠處搬遷——即使有車船,也沒有乘坐它們的因由;即使有武器裝備,也沒有使用它們的必要;讓百姓重新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使他們感覺自己吃的食物甘美,感覺自己穿的衣服漂亮,感覺自己居住的安適,感覺自己的風俗和諧——鄰國之間看得到,雞鳴狗叫之聲互相聽得到,可百姓生活到死也不與鄰國的人來往。

    小國寡民,即百姓少的小國。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即使。什佰之器,各種器具,包括下文所講的舟輿、甲兵等。什佰,即十百,泛指眾多。《一切經音義》:“什,眾也,雜也,會數之名也。資生之物謂之什物。”“傢什”在今天的口語裡還存在著。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使百姓看重生命而不往遠處搬遷。重死,把死亡看得重,即重視生命。徙,音xǐ,搬遷。

    無所乘之,沒有乘坐它們的因由。

    無所陳之,沒有使用它們的必要。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讓人們重新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復,迴歸到。結繩,遠古沒有文字,人們依靠在繩上打結以幫助記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認為自己吃的食物甘美,認為自己穿的衣服漂亮,認為自己居住的安適,認為自己的風俗和諧。本句承接“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使”的動作是統治者發出的。甘,甜美,用如動詞意動用法,以……為好吃,認為……好吃。下面的“美”“安”“樂”均為意動用法,這些“意動”是“民”發出的。其,自己的。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鄰國互相看得到,雞鳴狗叫之聲互相聽得到。

    ⑨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百姓生活到死也不與鄰華人來往。

    本章談的是獨立的小國治國之策,“小國寡民”是全章觀點的前提條件。這個治國之策的要點是自我封閉式的愚民。

    有人將“小國”與“寡民”分別按“使動”處理,即“使國小,使民少”,這樣的解釋沒有道理,難道要放棄已有的國土?那乾脆把“國”都放棄算了。難道把多的人殺了,攆走?顯然不能這麼做,而且下文有“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且此“國”乃先王分封,“使它小”“使民少”,“國土要小”“人口要少”都是“為之”。

    以往的學者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中的“甘”“美”“安”“樂”也採用了使動用法解釋。這樣的解釋說不通。國小資源少、人少、衣食用單調,且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復結繩而用之”,沒有先進的技術,食怎麼能“甘”,衣怎麼能“美”?

    我試圖用《道德經》的一貫思想,理解老子本章用心,是為了保持淳樸的民風,保持社會的穩定,不是為了鼓吹倒退,但是我做不到。回到“結繩記事”的狀態,是歸於“樸”了,但這是典型的社會倒退,這恰恰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違背了“道”。這裡老子始料不及的。

    “什佰之器”即各式各樣的器具,包括使“國家滋昏”的利器,包括“人多技巧”形成的“奇物”(第五十七章)。“什佰之器”為什麼不用?當然也有“民多利器,國家滋昏”(第五十七章)的因素。“不用”“什佰之器”,也“不用”“舟輿”的目的,就是迴歸“結繩而用之”的“樸”的原始狀態,進而達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一一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

    請注意“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中是“重死”,不是“畏死”。因“重死”而“不遠徙”,顯然並不是怕死,而是怕失去了藏身的根基,大概正是秉持狐死首丘,落葉歸根的認知。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是前面內容的延續。復,再,又。“復結繩”,重新回到結繩記事。“復結繩而用之”只是原始生存狀態的一種代表形式,是要達到的一種境界——使民“不遠徙”還不夠,還要讓他們迴歸原始狀態,結繩記事;還要讓他們以為自己吃的食物甘美,以為自己穿的衣服華美,以為自己的居所舒適,以為自己的習俗淳厚,這是知足常樂的境界。“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結繩”實際是使民固守田園,抱殘守缺。

    王弼在點評“小國寡民”時這樣說:“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眾乎!故舉小國而言也。”他的意思是老子要將這樣的思想推而廣之。

    實際上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與“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都是“復結繩而用之”的具體表現,“復結繩而用之”只是一種比喻,就是迴歸“樸”。“甘”“美”“安”“樂”是想象中的“民”迴歸“樸”後的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現實。這也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的思想方法,也正是“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第十九章)的目的所在。

    愚民策略首創者當屬老子,其辦法就是讓百姓封閉自己,固守田園,固守家園,放棄高標準的追求。將本章策略與第三章說的 “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策略配合使用,就會使百姓“虛心”“實腹”,“弱志”“強骨”,“無智無慾”,從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達到“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這是典型的自我封閉式的閉關鎖國策略,這是一條守舊的策略,是一條讓社會倒退的策略。其實這個策略是必須“為之”的策略。因為按道的規律,社會必然要向前發展,而不是倒退;人類是向智慧化進化,而不是向猿退化,要達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使民無知無慾”,從而使他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使他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必須付出相當大的努力,顯然這些與“無為”的初衷相悖。當然,一是老子沒有意識到這也是“為”之的策略;二是由於時代的侷限,老子從希望社會穩定這個樸素的願望出發,在當時所處的時代,絕對想不到人類的智慧能讓世界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

    《道德經》中的“樸”並非“道”的代名詞,只是“道”“無為”屬性的本質表現。

    本章內容顯然是寫給統治者的,讓統治者照此辦理。從“小國寡民”看,這裡針對的統治者,似乎只是一個諸侯(侯王),而且是一個小諸侯。但它的指導意義遠非如此。中外歷史上以及現實中,統治者實行自我封閉的愚民策略,採取自高自大的閉關鎖國策略的情況並不罕見,雖然這些統治者未必就是借鑑老子的思想,但其作用與效果卻有些像老子論及的。當然,要長久地愚民,即使是老子想象的生產力不發達、社會狀態不發生變化的國度,也是不可能的。愚民的治國之策在歷史上行不通,今天也行不通,將來更行不通。當然,可以推行“樸”的價值取向,但在思想多元化的人類社會,做到這一點也很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鼠為什麼叫“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