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願的泥菩
-
2 # 夢迴伍千年
題主所說應該是指徵高句麗吧,歷史記載,李世民和隋煬帝一樣,都曾經三徵高麗。前期都突飛猛擊,後期都失落而歸。如果以攻滅平壤來算成功,那麼他們倆都算是失敗的。
隋煬帝:610年,613年,614年,短短5年間,隋煬帝發兵百萬三徵高麗,最終因農民勞役太頻繁也太重,天下民怨沸騰,國內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知世郎”王薄是首次掀開隋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敲響了大隋王朝的喪鐘。最終隋被唐朝所替代。
“無向遼東浪死歌”----王薄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王薄起義”
而應題主所說的李世民情商高,也是因為有了隋煬帝的前車之鑑,一直到周邊國家都打服後,李世民再無後顧之憂,就開始盯上了高句麗。而且經過十幾年的“貞觀之治”,國富民安。李世民本身也經過多年戰爭的淬鍊,懂得該怎麼打。前期也是摧枯拉朽的佔領了高句麗大片土地和城市,後期看到天氣變冷,自覺無法快速滅國(東北很冷,冬季不適合戰爭),馬上就有序的撤退,所以未有太大的損傷,撤退後做好準備為來年再戰。
第一徵645年,李世民御駕親征,大勝高句麗,但因為天氣原因,未滅國,撤回。647年,派大將李世績攻打高句麗,打得高句麗遣子謝罪。648年,準備第三次攻打,都已經開始貯備武器糧秣,但649年春天,李世民病重,7月李世民去世,第三次東征未果。直到10年後的668年,唐高宗李治最終滅亡高句麗,在平壤置安東都護府(以後再有H華人嘰嘰歪歪,大家可以讓他去看下668年曆史),由薛仁貴率兵2萬鎮守。
總結來說,隋煬帝三徵是徹底失敗了,還搭上了江山性命。李世民算是成功了一半,唐太宗的三徵疲憊了高句麗的國力,為李治徹底滅高打下了基礎。
你這個問題問的沒頭沒腦,根本沒法去回答,如果說皇帝親征,歷史上親征的皇帝多的是,取的勝利的也不少,最厲害的應該說的是朱棣親征,五次親征,打碎了一個又一個部落,最後的時候以60多歲的高齡親征,這應該算是鳳毛麟角的。
如果說征戰高句麗的話,總共三個皇帝打過,兩個親征,一個派兵把高句麗滅了,親征的是隋煬帝,唐太宗;到高宗時期,直接就把高句麗滅了,設定了安東都護。
所以,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不管和誰比,你提著問題來看,太宗反而不牛了,他需要親征,還沒有滅亡高句麗,高宗自己都不用去,派了兩次人就滅了一個國家。
所以不知道你想問的是啥,任何一次軍事行動,和國內的實際情況有關的,和皇帝的情商好像關係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