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老師談健康

    蟯蟲病是由蟯蟲寄生在腸道內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以肛門周圍及會陰附近奇癢,睡 眠不安,並可見到蟯蟲為主要臨床特徵。蟯蟲形體細小色白如線頭,故又稱 “線蟲”。隋 代 《諸病源候論》 首次提出蟯蟲的病名,以後均沿用此名。本病無明顯季節性,老幼皆可 感染,小兒最多。由於蟯蟲生活史簡單,孕育期短,傳播迅速,故以2~9歲集體機構兒 童的發病率最高。蟯蟲的壽命不超過2個月,若能防止其重複感染,可自行痊癒。因此, 強調本病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杜絕重複感染,否則藥物也難奏效。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主要因吞入有感染性的蟯蟲卵所致。蟯蟲夜間在肛周面板的溼潤區排卵,刺激面板引 起瘙癢,患兒搔抓時,手指被感染性蟲卵汙染,再用手攝取食物或吸吮手指時,蟲卵進入 口內,或借汙染的衣服、被褥、玩具、塵埃等直接或間接進入消化道,在腸內發育為成 蟲。部分蟲卵在肛門外孵化,逸出的幼蟲再爬進肛門,侵入大腸,而造成逆行感染。雌蟲 排卵後大多死亡,但有的也可再返回肛門或侵入鄰近的陰道、尿道等器官。

    二、病機

    1. 基本病機 蟲踞肛腸。

    2. 常證病機 蟯蟲寄生於腸內,造成脾胃受損,運化失司,溼熱內生等一系列病理 改變。蟲體遊行咬蝕,溼熱下注,而致肛周瘙癢、尿頻、尿急或遺尿; 又因瘙癢可導致睡 眠不安、煩躁夜驚; 蟯蟲擾動,氣機不利則見腹痛、噁心嘔吐; 若蟲過多或蟲踞日久,吸 取精微,損傷脾胃,可見患兒食慾減退、面黃體瘦、神疲乏力等症。

    【臨床表現】

    大多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肛門及會陰部瘙癢,睡眠不安。嚴重者還可見尿頻、遺尿, 區域性面板黏膜潮紅、潰爛,精神煩躁,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面黃肌瘦等症。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1. 病史 有以手抓取食物、吮手指等不良衛生習慣。

    2. 症狀 肛周瘙癢,以夜間為甚,可並見尿頻、遺尿、腹痛等症。糞便中或夜間在 肛周和會陰部面板上可見8~13mm長白色線狀成蟲。

    3. 實驗室檢查 因蟯蟲不在腸內產卵,故糞檢蟲卵的陽性率極低。主要用肛門拭紙 法檢查蟲卵,常用方法有: ①透明膠紙肛拭法: 用透明膠紙粘擦肛門周圍面板,蟲卵即被 粘於膠面,然後將紙平貼在玻片上,檢查時加1滴二甲苯,使蟲卵清晰可見。②溼拭法: 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消毒棉籤拭擦肛周,然後將拭擦物洗入飽和生理鹽水,用漂浮法查蟲 卵。檢查均宜在清晨便前進行,檢出率與檢查次數有關。

    二、鑑別診斷

    1. 肛門溼疹 瘙癢不僅限於夜間睡後,且區域性在未搔抓前就有形態不一的皮疹。除 區域性變化不同外,實驗室檢查無蟯蟲及蟲卵。

    2.尿路感染 有尿急、尿頻時,當與尿路感染鑑別,而後者無蟯蟲及蟲卵。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 辨輕重

    (1) 輕證 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僅有肛門及會陰部瘙癢,尤以夜間明顯,以致患兒 睡眠不寧。

    (2) 重證 蟯蟲較多,溼熱內生,並見煩躁、夜驚、磨牙、噁心、食慾不振、腹痛。 若蟯蟲侵入鄰近器官,可引起異位性併發症,如刺激尿道引起尿頻、尿急、尿痛和遺尿。 若蟯蟲侵入陰道,還會引起陰道黏液性分泌物增多。

    2. 辨虛實 病初多屬實證; 病久耗傷氣血,可引起一些全身症狀,以脾胃虛弱證為 主,但一般證候較輕。

    二、治療原則

    1. 基本治則 驅蟯止癢。

    2.具體治法 常內治與外治相結合。蟯蟲常居於直腸和肛門,故外治法很重要,外 治多采用直腸給藥和塗藥法。對久病脾胃虛弱者,在驅蟲、殺蟲時,應注意調理脾胃。本 病要重視預防,防治結合,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若單純藥物治療而不加以預防,則難徹 底治癒。防止重複感染可不藥自愈。

    三、分證論治

    證候表現: 肛門、會陰部瘙癢,夜間尤甚,睡眠不寧; 煩躁,夜驚,齘齒; 或肛周皮 膚搔傷破潰、糜爛; 日久可見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面黃體瘦; 或偶見遺尿、尿急、尿 頻、腹痛等症。

    證候分析: 肛門、會陰部瘙癢難忍,夜間加重,肛周、大便中見到蟯蟲為本病特徵。 病初無明顯全身症狀,因瘙癢難忍,患兒搔抓常令肛周面板破潰、糜爛; 蟯蟲爬向前陰或 鑽入尿道,溼熱下注,見陰道分泌物增多,腹痛或尿頻、尿急、遺尿; 蟯蟲寄生日久,損 傷脾胃,則食慾不振,面黃肌瘦。

    治法: 驅蟯止癢,殺蟲潔肛。

    方劑: 內服驅蟲粉 (一名蟯蟲散),外用蟯蟲軟膏。

    方解: 使君子粉殺蟲,大黃粉瀉下蟲體,以8: 1比例混合。每次劑量0.3g× (年齡+1),每日3次,飯前1小時吞服,每日總量不超過12g,7日為1個療程,可連用 1~2個療程。此後每週服藥1~2次,可防止再感染。外用蟯蟲軟膏於每晚臨睡前洗淨肛 門後塗用。

    加減: 溼熱下注,肛周潰爛,加黃柏、蒼朮、百部、苦參、地膚子清熱燥溼,殺 蟲止癢; 尿頻加黃柏、蒼朮、滑石清熱燥溼,利水通淋; 腹痛加木香、白芍行氣緩急 止痛; 若見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面黃體瘦者,可以七味白朮散或參苓白朮散等配合 治療。

    四、其他療法

    1. 中成藥

    (1) 化蟲丸 用於殺蟲消積。每次2~6g,每日1~2次,早晨空腹或睡前用溫開水 送下。

    (2) 追蟲丸 驅蟲除溼。用於蟯蟲病肛門奇癢者。3~6歲每次2~3g,6~9歲每次 3~5g,9歲以上每次5~6g,每日1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2. 單方驗方

    (1) 檳榔煎劑 檳榔每日30g,煎服。連服5日。主要用於驅蟲。

    (2) 使君子粉 將使君子炒熟,研粉,每日劑量為 (年齡+1) g,總量不超過10g。 或每歲用使君子果實1粒,總量不超過20粒,分2~3次服用,連服3日。

    (3) 百部粉 炒百部根,研粉,每日每歲1g,總量不超過8g。晨起空腹頓服,或分 2~3次於2小時內服完,隔2小時服瀉藥,連服2日,停7日,再連服3日。

    3.外治法

    (1) 生百部30g,加水500mL。文火煎煮,煮成30mL,每晚保留灌腸,連用10日。

    (2) 生百部30g,苦楝皮60g,苦參10g。煎水,晚上燻洗肛門,連用5~7日。

    (3) 百部50g,苦參25g。共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膏狀,每晚睡前用溫水洗肛門後 塗藥膏,連用7日。用於殺蟲止癢。

    【預防與調護】

    一、預防

    1. 加強衛生宣教,普及預防蟯蟲感染的知識,改善環境衛生,切斷傳播途徑。

    2.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食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糾正吮手指等不 良習慣。

    二、調護

    1. 勤洗澡,勤洗肛門,勤洗換床單及內衣,並需燙曬消毒,以殺死蟲卵。

    2. 患兒睡覺要穿滿襠褲或戴手套,避免用手搔抓肛門。

    3. 在治療期間,用0.5%碘酊對幼兒園桌、椅、床蓆及玩具等進行擦洗滅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贅婿解說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