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狄飛驚

    題目有誤,包拯去世時64歲,他的兒子只有5歲,但包拯與兒子第一次見面並不是5歲,而是在1歲時就見面了。以下故事請仔細閱讀,你會覺得包拯兒子的經歷很面熟,跟包拯小時的故事很相似。

    在中國,包拯“包青天”可謂大名鼎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他的兒子卻沒有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情況。

    實際上,包拯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包繶、次子叫包綬,題目中說的兒子是指次子包綬,他和包拯差了足足60歲,這個年齡差距匪夷所思,這其中有一個曲折的故事。

    包拯的夫人是董氏,董氏給包拯生了兒子包繶,但包繶二十歲便英年早逝,留下妻子崔氏一人守寡,一直守在包家照顧公公婆婆。

    包拯有一個侍妾孫氏,孫氏曾得到包拯幸御,並且懷了包拯的孩子,但不知什麼原因,包拯把孫氏趕出家門,攆回了孃家,不過當時包拯和孫氏應該都不知道孫氏懷孕的事情。

    後來孫氏在孃家生了一個男孩,由於她沒有丈夫,孃家當然不願讓自己姑娘養一個“來路不明”“沒有父親”的孩子,包繶的遺孀崔氏聽說後,知道這是包家的骨血,就把這個男孩抱回家,自己一人撫養著他。

    等到第二年,包拯六十大壽時,崔氏才把這個男孩的身世告訴包拯,說這是您的兒子,也是包家惟一的後人,包拯聽了老淚縱橫,激動萬分,畢竟老包家不至於絕後了,他給這個兒子取名包綖(後來改名包綬),這個時候包綬只有1歲。

    後來包拯去世了,享年64歲,此時包綬只有5歲,還是一個孩子,又是崔氏毅然挑起重擔,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包綬撫養長大,養育成才,所以後來包綬對崔氏十分孝敬。

    所以說,包拯第一次見到兒子包綬是在包綬1歲時,去世時包綬只有5歲,包綬後來長大成才,真的要多多感謝自己的長嫂崔氏,這是一位傑出的女性楷模!

    包綬去世時48歲,他有四個兒子,所以包家還是香火不斷,一直延續到當代,著名的“香港船王”包玉剛據說就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孫。

  • 2 # 桃花小龍

    包拯的兒子只有5歲,但包拯與兒子第一次見面並不是5歲,而是在1歲時就見面了。以下故事請仔細閱讀,你會覺得包拯兒子的經歷很面熟,跟包拯小時的故事很相似。

    在中國,包拯“包青天”可謂大名鼎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他的兒子卻沒有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情況。

    實際上,包拯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包繶、次子叫包綬,題目中說的兒子是指次子包綬,他和包拯差了足足60歲,這個年齡差距匪夷所思,這其中有一個曲折的故事。

    包拯的夫人是董氏,董氏給包拯生了兒子包繶,但包繶二十歲便英年早逝,留下妻子崔氏一人守寡,一直守在包家照顧公公婆婆。

    包拯有一個侍妾孫氏,孫氏曾得到包拯幸御,並且懷了包拯的孩子,但不知什麼原因,包拯把孫氏趕出家門,攆回了孃家,不過當時包拯和孫氏應該都不知道孫氏懷孕的事情。

    後來孫氏在孃家生了一個男孩,由於她沒有丈夫,孃家當然不願讓自己姑娘養一個“來路不明”“沒有父親”的孩子,包繶的遺孀崔氏聽說後,知道這是包家的骨血,就把這個男孩抱回家,自己一人撫養著他。

    等到第二年,包拯六十大壽時,崔氏才把這個男孩的身世告訴包拯,說這是您的兒子,也是包家惟一的後人,包拯聽了老淚縱橫,激動萬分,畢竟老包家不至於絕後了,他給這個兒子取名包綖(後來改名包綬),這個時候包綬只有1歲。

    後來包拯去世了,享年64歲,此時包綬只有5歲,還是一個孩子,又是崔氏毅然挑起重擔,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包綬撫養長大,養育成才,所以後來包綬對崔氏十分孝敬。

    所以說,包拯第一次見到兒子包綬是在包綬1歲時,去世時包綬只有5歲,包綬後來長大成才,真的要多多感謝自己的長嫂崔氏,這是一位傑出的女性楷模!

    包綬去世時48歲,他有四個兒子,所以包家還是香火不斷,一直延續到當代,著名的“香港船王”包玉剛據說就是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孫。

  • 3 # 我是越關

    包拯的後代有一位名人,那就是被譽為“世界船王”的包玉剛,美國《財富》曾稱呼其為“海上統治者”。1981年時他曾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過鄧小平總理的接見,後來包玉剛還出資5000萬人民幣,為浙江寧波修建了寧波大學。

    包玉剛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孫,而包家能夠傳承下來,並且開枝散葉,和包拯一段老來得子的經歷密切相關。

    首先說一下,包拯雖然老來得子,但最開始並沒有見過這個兒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兒子。一直到60大壽的時候,包拯才見到了自己唯一的兒子。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包拯第一次見到這個兒子時,是他1歲的時候,而不是5歲的時候。

    包拯一生有過兩段婚姻,三個老婆。由於包拯一生清廉、剛正不阿,所以和一些達官貴人交際非常少,這也註定了他的妻子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因此歷史上關於包拯三位夫人記載非常少。

    從一些後人整理的資料中,我們僅僅可以得知包拯的第一位夫人姓李。不過非常不幸的是在嫁給包拯之後,很快便因為一場大病而去世了。

    李氏去世後,包拯續絃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董氏。董氏性情溫和,琴棋書畫也都非常精通,兩人結婚後,董氏成為了包拯的賢內助,把包家打理的井井有條。同時董氏也為包拯生下了長子包繶。

    包繶成年後,娶了崔氏為妻,之後也讓包拯抱上了孫子。但就在一家人沉浸在快樂之中時,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包繶突發重病而亡,孫子包文輔也夭折了。

    失去了長子長孫後,包拯一時間陷入了絕望,每天的生活都心如刀絞。但同時包拯為人也比較開明,不希望崔氏因為自己的兒子而守寡一輩子,力勸其改嫁。崔氏當時瞭解公婆的苦心,但離開兩位失獨的老人卻又於心不忍,於是下定決心照顧包拯夫婦一輩子。

    董氏失去獨子後,心中非常雖然無比的痛苦,但由於傳宗接代的問題,董氏便安排了自己的丫鬟孫氏侍寢包拯。可能是包拯不想耽誤孫氏,於是便將孫氏給打發回老家了。但此時的孫氏已經懷有身孕,不過僅有兒媳婦崔氏知曉。

    崔氏瞞著包拯夫婦,給孫氏送去了很多的財物和衣服。公元1157年,孫氏為包拯生下了一個兒子,但此時催氏也沒有告訴包拯夫婦。

    第二年包拯60大壽,一家人都來為包拯慶生,但包拯卻因為膝下無子而暗自神傷。就在這個時候,崔氏把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抱了出來,並且說明了情況。

    聽到自己有後時,包拯大喜過望,整個60大壽都笑的合不攏嘴,當即給僅僅1歲的兒子取名為包綖。

    公元1162年,包拯去世,宋仁宗得知後親自趕往靈堂弔唁。此時宋仁宗看到了年僅五歲包綖衣著普通,完全不像一個朝廷大員家的兒子,所以對包拯的清正廉潔心生懷念,於是冊封包綖為太長寺太祝,並且記錄在案。

    喪禮結束後,包綖跟著長嫂崔氏護送著包公的靈柩回到了老家合肥。在這之後,包綖也在長嫂崔氏的撫養下逐漸成人,這件事也改編成為了小說中包拯被長嫂撫養長大的經歷。

    成年後的包綖處處仿效包拯,同樣也成為了一名剛正不阿的廉吏。去世時行李之中僅有47枚銅錢,因此也有人推測他就是因為經濟原因病餓而死。不過從他開始,包家開枝散葉,他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包康年、包耆年、包彭年、包景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慧語音客服機器人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