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彩虎

    縱觀各國的軍工武器裝備研發歷程,大家總會發現各國的武器裝備都是在基本研製成功時,才會正式向國際宣告又要亮相新型裝備了。而且是越威力強大的裝備,保密性越強。中國有60000中國士兵連夜神秘失蹤,18年後真相曝光,只為研製原子彈。美國這個世界第一軍工大國,當然也是不遑多讓,54萬人秘密參加,歷時3年砸下25億美元,也就是173億人民幣,只為了建造當時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這項絕密工程54萬人裡,最初只有12人獲知了全盤計劃,最後保密性和原子彈能完美成功實屬不易。

    那時候是1942年,美國當局集中了當時整個西方最優秀的一批核科學家,展開了曼哈頓計劃。這項複雜的工程被稱作是美國科學的熔爐,甚至在一些部門中,博士的數量比一般的工作人員還要多,甚至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這些科學家以奧本海默為首,歷時3年時間,頂峰時期有54萬人參與其中,總耗費高達25億美元。終於在歷經種種磨難後,在1945年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這次絕密工程的成功,是之前任何一次武器試驗都無法相比的。特別是奧本海默所提出的一些思路方法,不僅大大縮短了工程時間,從更長遠來說,還促進了二戰後系統工程的發展。

    剛開始的時候該工程對困難預計不足,只召集了5名科學家和100多名技術人員。後來的程序一直不是很令人滿意,畢竟當時所有人都不知道分裂鈾235的3種方法哪種最好,只能同時3種都進行。而且該項計劃的最終目標,有一項就是要趕在二戰結束前完成造出原子彈的重任。所以後來,又陸續有更多的科學家和工作人員參與進來。

    而在整個工程區,因為保密性只有12個人知道所有計劃。絕大多數的人員都不瞭解自己的工作的真正目的,也是在這樣的絕密性和數目眾多的全球頂尖科學家鑽研下。美國最後成功研製出3顆原子彈,都投給了日本,兩顆爆炸造成30萬人傷亡。最後一顆爆炸失敗被日本收集起來,轉手賣給了蘇聯,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冷戰時蘇聯短時期內快速擁有原子彈。

  • 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自從核裂變所產生的巨大能量,被科學家發現後,軍事上的應用就很快提上了日程。擁有這個制高點就擁有了世界,於是德華人開始進行“U”計劃,美國後來居上,籌備了“曼哈頓工程”,兩個陣營間緊鑼密鼓的進行著。雙方都在自身的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各種干擾對方、破壞對方的間諜偵察和破壞活動。有60萬人參與的“曼哈頓工程”居然能在長達4年的時間裡,未被德國間諜機關發現,堪稱奇蹟。人們不禁要問:他們是怎樣封住60萬人的嘴?

    一、加強內部防洩密措施,處理好善後工作,“保密”是每個人需要重視的頭等重要的大事。

    首先,分解研製內容,分塊進行研究。由於涉及的內容多,同時為了更好的防止洩密,“曼哈頓工程”被分成幾大塊,分別是新墨西哥州、田納西州以及華盛頓等地秘密的、分開的進行。各個研發地之間沒有直接的溝通和聯絡,研發的內容也因為被拆分,工作人員很難將他們和原子彈聯絡在一起。只有上層核心清楚他們的工作和作用,當各研發地研製成功後,會在另一個更加保密的地方進行組裝和除錯。

    其次,建立一批盡職合格的保密人員隊伍是首要任務。這些經過訓練的保密人員,要求是:1.所有人員的談話只能用暗語;2.對核心研製人員的行動進行一對一的監控;3.負責檢查收發的每一份檔案資料,並對辦公區內的每一張紙片都要進行詳細的檢查處理,做到萬無一失。其中對參加研製人員的嚴格控制,是最難的環節。但他們恪盡職守,一對一的嚴密監控所有可能接觸到核心機密的成員,經常用嚴厲的防洩密制度來約束研發人員。他們是工作區,真正的“老大”,哪怕是高層領導還是達官顯貴,到了這裡,都要按他們的指令去做。否則,可能要面臨幾年或幾十年的牢獄或暫時關押。

    第三,妥善處理好調離或解職人員,是嚴防洩密的關鍵。60萬參與人員都簽訂了嚴格的保密協定,當然待遇好也是應該的。拿著“封口費”還亂說話,處罰也是嚴厲的。四年中大約有2000多個因說話隨便、口風不嚴的職員受到了處理。並且他們密切觀察每一位工作人員,發現有不適合從事高度機密工作的人及時善後處理,比如:調離工作崗位時會周到、圓滿的處理,不會因為被解僱後產生不滿情緒,而導致對“曼哈頓工程”產生危害。

    二、專家人身安全和防洩密工作是重中之重。

    參加研究的科學家們的保密工作是最困難的。因為這些人,很多都是業界數一數二的,尤其是在國際原子物理學方面的著名人物。就那麼幾個人,柏林只要掌握這些人的行蹤,自然就會推測出白宮到底想要幹什麼。因此,“曼哈頓工程”的反間諜機構給他們每一個人編上代號,並派專門警衛人員(可不是一個人,往往是幾個人的小組)負責他們的行動安全和防範洩密。

    這些措施十分到位,不僅成功地使外人不知道本國科學家的行蹤,而且還十分成功地將許多其他國家的專家帶到美國,並在絕密的狀態下參與研製工作。例如:在英國情報六處的幫助下,世界著名的原子物理學家玻爾教授被他們從丹麥成功的營救出來,化名“貝克”,秘密地在研究所從事了長達2年之久的工作。

    三、對外的防洩密措施很到位,就連盟友也依然不放過。

    在當時,雖然計劃被嚴格保密,但依然有蛛絲馬跡引起了柏林的注意。因此,他們曾經派出兩名最優秀的科學家以“學術交流”的名義來到紐約,試圖刺探美方原子能的研究進度和深度。美方決定“將計就計”,不但成功地阻止了他們的企圖,還利用難得的“交流”機會,使他們產生錯誤的判斷,以為美華人的研究還停留在初期的階段,遠遠落後於他們。

    反間諜工作不僅僅針對德華人,就連最親密的盟友英華人也不例外,“手下不留情”。例如:該計劃一度引發了英國物理學家阿蘭的極大興趣,他曾三次前往參觀。隨即引起反間諜部門的警覺,迅速採取措施加以防範,並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調查。結果發現,阿蘭曾向前蘇聯方面提供過鈾標本和原子能研究的進展情況,英方立即採取措施將其逮捕並判重刑。

    四、採取“隱真示假”,混淆視聽,破壞對方研究設施。

    你也許產生疑問,憑當時德方間諜機構的高超水平,怎麼探聽不到美方的研究進展呢?其實,這也恰恰反映了當時美方反諜報部門工作的出色。一方面,美華人也知道這麼大的過程,不露出一絲風聲,顯然不合乎常理,但是他們要做的是如何把風險控制在最低。於是在“曼哈頓工程”實施期間,美方情報部門不斷地向柏林提供假情報,以製造假象來迷惑德華人,使他們始終誤以為美華人的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

    另一方面,與德方情報部門的錯誤判斷有很大關係。日耳曼人愚蠢的優越感使他們自以為是地認為,就連世界上最優秀的德國科學家都不能有關鍵性的突破,美國的科學家更不可能超越他們。然而,事實相反,美英情報部門不但準確地把握了他們的研製進展情況,而且還成功地策劃了一次重大的破襲行動,炸燬了他們的重水工廠,最終使柏林放棄研製計劃。

    結語

    參加“曼哈頓工程”的工作人員前後達60萬之眾,任何一個人的口風不嚴,都可能導致警覺性極高的外國間諜的注意,導致計劃暴露。 正是由於美方反間諜工作的出色,使他們能在長達4年的時間裡,未被德方間諜機關了解到研製核武器的行動計劃。“曼哈頓工程”的防洩密工作真可謂史無前例的奇蹟,的確是美國反間諜部門的一項成功大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來佛祖在印度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