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止水如心

    三番都是漢人嗎?清朝還有哪些漢人被封王?封侯?

    清朝歷史上的“三番”,的確都是漢人王。他們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他們的確都是漢人,在明朝的時候屬於總督級別的官。因為擁護清朝,所以封王。不過,後來還追封不少,有恭順王孔有德、秦王(也有人說是義王)孫可望、穎水王祝順昌、忠勇王黃芳度。

    下面,簡略介紹一下部分人的簡歷。

    吳三桂,字長伯,江南高郵人,原籍遼東。他的父親吳襄,原來明朝錦州總兵。吳三桂以武舉人承繼父蔭,被明王朝授都督指揮,年輕時就喜歡打仗,又善於戰鬥,做事勇敢而果斷。後金聽說以後,屢次給吳三桂發書信,想招降他。吳三桂始終不為所動。

    後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逼近京城,吳三桂被授予平西伯,急招他進京。吳三桂急忙動身趕赴京城。但是走到半路上,就聽說,京城已經被李自成攻破,崇禎皇帝已經自殺身亡。吳三桂無奈,只好引兵返回山海關。想到崇禎皇帝已死,想投奔李自成,但緊接著聽說最近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所掠,自己的家人也已被殺害,便決意借清軍勢力報仇。引清軍入關。

    清軍入關後,吳三桂揮軍追剿李自成結束後。被清廷封為平西王,其後轉戰各地,打了大小上百次戰鬥,戰爭結束後,清廷令吳三桂鎮守雲南。後清廷撤藩,吳三桂決意反正。奉明三太子,建元周諮(官方史書稱吳帝制自為,國號大周,縱橫西南幾年後,因病而死。其子吳應熊在京師被當做人質,吳三桂在雲南起事後,被殺。

    平南王尚可喜,遼東人。父親尚學禮、兄長尚可義,都是明朝將領,死於和後金的戰鬥中。尚可喜開始的時候,是廣鹿島副將,後來被同僚誣陷,一氣之下,率領所部投了後金,他的軍隊號稱天助兵,後金封尚可喜為智順王。後來,被後金派遣,征討過北韓。清軍入關後,他歸降清廷,征剿李自成,戰後,被封為平南王,鎮守廣東。後隨吳三桂反叛清廷。但就在這時,家裡生了內亂,他兩個兒子互相打了起來。尚可喜憂憤交加,得病而死。

    靖南王耿仲明,字雲臺,遼東人,礦徒出身。初為明登州參將,後隨孔有德叛變明王朝,投降後金。被後金封為懷順王。與尚可喜一起征伐北韓。後隨滿清入關以後,征討闖王李自成戰後,被清朝廷封為靖南王。後提兵入廣東,因所部收納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人,被刑部彈劾,因害怕受到處理,自殺了。他兒子耿繼茂承襲他的爵位,移鎮福建,不久病死,孫精忠繼承爵位,因娶了肅親王豪格的女兒,被封為和碩額駙。後來跟吳三桂一起反叛清廷,戰不利,又降於清,清廷初許以既往不咎,待戰事平被殺。

    定南王孔有德,字瑞圖,遼東人,礦徒出身。明朝崇禎初年為登州參將,率軍援遼,後至吳橋起兵反叛明王朝。受到明王朝大軍嚴厲圍剿,便與耿仲明渡海降後金,被後金授都元帥。所部稱為天祐兵(滿語稱烏真超哈),後來被後金封恭順王,隨軍徵北韓。隨滿清入關後,追剿李自成。戰後被清廷任命為平南大將軍,繼而又改封定南王,駐節桂林。明將李定國以象兵破桂林,孔有德自殺。孔有德其子被俘後,亦被殺。有人考證,孔有德僅留一女,據說就是還珠格格的原型。

    義王孫可望,陝西延長人。開始時,是在張獻忠麾下效力,認張獻忠為乾爹。清廷大將豪格入川進剿張獻忠,張獻忠失敗後,西軍諸將入滇,都相互發誓,共扶明王朝後人。被小明廷桂王封為景國公,賜名朝宗。孫可望想當秦王,廷議不決,引兵入衛,要挾桂王。後為李定國部所擊潰,因此又投降了清王朝,被清廷封為義王,隸漢軍正白旗下。孫可望死後,他的三兒子繼承他的爵位,後來,因為孫可望曾經是亂賊張獻忠舊部,逐漸被清廷疑忌,御史奏本,降爵。

    另外,還有一些被封公、侯的。他們是:一等公年羹堯,一等謀勇公孫士毅、三等威信公嶽鍾琪、承恩公白文選、公陳福、海澄公鄭克塽、續順侯沈志祥、一等順勤侯馬得功,一等靖逆侯張勇、一等延恩侯朱之璉、一等昭勇侯楊遇春、一等肅毅侯李鴻章、二等順義侯田雄、二等果勇侯楊芳、二等恪靖侯左宗棠、三等侯李國翰、三等靖海侯施琅、同安侯鄭芝龍,恭順侯吳惟華、建義侯林興珠、慕義侯譚洪、一等侯袁世凱等。

  • 2 # 歷史不是個東西

    清朝是一個由關外滿族人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初年,清軍在進入山海關後,考慮到自身八旗兵兵力不足和中國地域的廣大的緣故,扶植了漢人為統帥的三藩軍隊,作為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和南明的先鋒,即“以漢制漢”。

    三藩即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孝、尚之信襲爵)、福建“靖南王”耿仲明(後其子耿繼茂、孫耿精忠襲爵),這三個人都是漢人。三藩雖然在清朝統治初期為愛新覺羅家族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康熙皇帝即位後,三藩可掌控當地軍隊、稅賦等,已經勢成割據,幾乎是尾大不掉,嚴重威脅著清王朝的統治。後被康熙出手徹底剷除,從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吳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九吳世璠自殺,清軍進入昆明,三藩之亂歷時八年。

    除了赫赫有名的三個藩王之外,還有另外三個漢姓王爺,分別為定南王孔有德、義王孫可望,忠勇王黃芳度。

    孔有德,原為毛文龍部將,毛文龍死後,於崇禎四年(1631年)發動吳橋兵變,不久投降後金。崇禎九年(1636年),受封為恭順王,出征北韓、錦州、松山等地。八旗漢軍成立時,被編入漢軍正紅旗。入關後,隨豫親王多鐸追剿農民起義軍,鎮壓了江南各地的抗清鬥爭。順治六年(1649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廣西。順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被南明將領李定國打敗,被困桂林,清廷破格予以厚葬,並追諡為武壯。相傳其女兒孔四貞則被孝莊太后收為養女。

    孫可望,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大西政權主要將領、南明永曆時期權臣,很受張獻忠器重,為張獻忠四個養子中之長子。 孫可望為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學士三十人,並與大將李定國不合,導致內訌。孫可望降清,出賣西南軍情虛實,使李定國和西南抗清武裝最後失利。清廷封他為義王(後其子孫徵淇、孫徵淳襲爵)。

    黃芳度,其父黃梧初為鄭成功總兵,守海澄,順治十三年降清,而黃芳度在其父死後襲海澄公,戰死於漳州,贈郡王,諡忠勇。

    清朝初年大概封了13個侯爵,分別是延恩侯朱之璉、同安侯鄭芝龍、靖海侯施琅、續順侯沈志祥、建義侯林興珠、順義侯田雄、順勤侯馬得功、靖逆侯張勇、懋烈侯李國翰、慕義侯譚洪、恭順侯吳惟華、昭勇侯楊遇春、果勇侯楊芳。這些人多為降清的前明大將,是清朝朝廷為了鞏固統治所為,其中固有果勇侯楊芳等一干悍將,但也不乏一些名不副實之輩,如昭勇侯楊遇春告老還鄉後,皇帝御賜題詩扇子一柄,但是扇面沒有一個字,楊遇春恐懼萬分,竟被活活嚇死。

    清末,朝廷所封的漢人侯爵主要有如毅勇侯曾國籓、肅毅侯李鴻章、恪靖侯左宗棠,此三人鼎鼎大名、無需多言。除此三人之外,還有一等侯袁世凱,於宣統三年被封侯,此人竊取辛亥革命果實成為民國首任大總統,後稱帝八十餘日,在華人的謾罵聲中死去。

  • 3 # 聊聊歷史上的那些事

    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都是漢人: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鎮廣東;靖南王耿繼茂(父仲明、子精忠),鎮福建。

    還有29個王侯,比如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丕稱帝后,三次發兵征討東吳,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