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門觀雪

    不算,周王才是君主,定公沒有稱王。後世的武周最後一刻則天大帝,已李家媳婦的身份入葬於丈夫高宗陵墓內,所以武周算入了唐王朝的一部分。蓋棺定論,定公雖有王的權利,但並沒有稱王所以算不得君主。

  • 2 # 迷惑你的生活

    拒絕複製黏貼,只談個人見解。

    周定公,是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後裔,當初周公旦被分封到魯地,但他沒有去,而是留在了鎬京,輔佐周王,他的後代都稱為公,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享受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

    那麼我們看一下週王朝的王表,周定公並沒有在列,沒有被歷史所認可,他就不是周王一員。他是在公元前841年,華人大暴動,周厲王逃走後,和召穆公一起執政,史稱周召執政或共和行政,十四年後,周厲王死,周宣王登基,也結束了這他的執政。

    這個共和執政期間,應該是周定公代王執政,就像我們現在的,領導不在,總要找一個代班的領導工作,代班領導是不可以列在編制內的,這樣大家就好理解了。。

  • 3 # 亮話歷史

    謝謝邀請!我認為周定公不算周朝的君主,而是周朝所屬公國周國的國君。所以他稱公,而不稱王。周國,是周朝建立後封賜給周公旦作為世祿的田邑,也叫采地、封邑、食邑,周定公就是周公旦的後人,是這塊封地的繼承人,因此,周國和周朝是兩碼事,周國是周朝的一部分。只能說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他很像周朝的君主,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他具備君主的特徵

    周厲王出逃後,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政,史稱周召共和,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共和制了。他倆上臺執政原因是周厲王無道,引發華人暴動,一個君主引發了華人的直接暴動,這也算少有了。周厲王外逃,周定公召穆公自然就代為履行君主的職權了。從他的這個號“定”字,也可以看出人們對他是認可的。可以說,當時他和召公,是以地方政府首腦的身份,在共同行使著周天子的權力,管理著整個國家,但從名義上來說,他們沒有稱王,只是代管;從血統上來說,他們也不是正宗周朝王室的後代,只是族人,也稱不了王,更稱不上週王朝的君主。

    二、他維繫了周朝統治

    他雖不是直接傳承的周王的後人,但他也是周王的族人,他上位後並沒有篡奪權力,也沒有改朝換代,而是繼續和召公執政,這在當時情況下對周朝是有利的,也力挽狂瀾,維持了周王朝的國祚。一直到周厲王死後,太子繼位,也就是後人所稱的周宣王,他們自然讓出了權力,還政於正統的周天子,而不是捨不得讓出權力,這是值得肯定的。因此,無論從能力、貢獻,還是道德上都是讓人敬仰的。但歷史就是歷史,周定公雖然掌過周王朝的大權,做出過貢獻,但在名稱上也只能算是周朝內一個公國的君主,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他不是周朝一代君主。只不過這個公國的名字也叫周,他稱周定公罷了。

  • 4 # 浩中一內

    我的回答是周定公不算是周朝的君主!而確切的說,應該是周王朝的諸侯國國王。

    周定公在周厲王到周宣王時期擔任周公,周公旦的後裔。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暴虐,引發華人暴動。周厲王逃走,周定公和召穆公(召虎)一起主持朝政,史稱共和行政或者周召共和。十四年後,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太子姬靜繼位,史稱周宣王,共和行政結束。

    雖然周定公與召穆公一起執政14年,但那是因為周厲王逃走後,厲王的兒子姬靜還處於幼年,無力繼承君王之位執掌政務,而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輔政,並在此十四年間培養教導公子姬靜學習政務。

    周武王建國之後,實施大封功臣元勳,周初分封大小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十五國,同姓之國四十國,諸侯國的國王按照周王室賜的爵位,有不同稱呼,爵位分為公候伯子男五個等級,諸侯國國王爵位最高的公,周定公也就是周王朝的眾多諸侯國其中之一的諸侯國國王,所以稱為“周公”,是一個爵位的稱呼。

    至於後來有人誤認為周定公就是周王朝的一代君主,可能是因為他曾經代理執政十四年,並在此期間維護了周王朝的安定,具有君王風範!

  • 5 # 欲雲談史論今

    所謂“周定公執政十四年”的說法,源頭應該是《史記·周本紀》:“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既然明確說是“二相”執政,而且召公位次還在前,那麼周公當然不可能被算作周王了。

    更何況,所謂召、週二相“共和”執政,從多種史料綜合來看,其實就是一個歷史誤會,真實的歷史應該是“共伯和”執政。

    對於西周“華人暴動”之後的歷史,《古本竹書紀年》中記載:“厲王既亡,有共伯和攝行天子事。”所謂“共和”執政,是一位名叫“和”的共國國君攝政。《史記·索隱》也引用了最原始的汲冢《竹書紀年》記載,是“共伯和幹王位”。所謂“幹”王位,就是“篡”王位。《史記·正義》引《魯連子》:“衛州共城縣本週共伯之國也。共伯名和,好行仁義,諸侯賢之。周厲王無道,華人作難,王餎子於彘,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號曰‘共和’元年。”從《魯連子》記載可知,因為共伯和為諸侯所推崇,才在周厲王被推翻後,得以被眾人推舉為天子。因此,要討論周定公是不是天子的問題,還不如討論共伯和是不是天子。

    近年來火熱的清華簡《系年》也有類似記載:“至於厲王,厲王大虐於周,卿士、諸正、萬民弗忍於厥心,乃歸厲王於彘,共伯和立。”這麼多資料都證實了“共和”執政,應該是“共伯和”執政,而不是召、週二相共同執政。

    有關共伯和執政,在考古發掘的青銅器銘文中也有體現。《師毀簋》銘文上說:“隹(唯)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伯和若曰:‘師毀,乃祖考又勞於我家,……’毀拜頓首,對揚皇君休。……”在《師毀簋》銘文中,出現了“伯和父”的稱謂,晁福林先生將此銅器定為共和元年器。伯和父對人訓話時,用上了“若曰”二字;而“若曰”,在周時文獻中一般都是用在周王對大臣的訓話。唯一的例外,是周公旦“語錄”也用上了“若曰”。但根據《逸周書·度邑》,周公旦應該是周武王臨終前指定的唯一接班人。因此,後人所謂周公旦“攝政”,實際上當時的周王就是周公旦!周公旦“語錄”用上“若曰”,也就絲毫不奇怪了。在《師毀簋》中,伯和父“語錄”也用上了“若曰”,足見他的身份已不同尋常。更何況,在銘文的最後,師毀還尊稱伯和父為皇君,更證實了他身份的高貴。再結合其他一些列的銅器如《元年師兌簋》、《三年師兌簋》、《師釐簋》等等,今天許多學者認為,就構成了共伯和篡位的有力證據。

  • 6 # 拈華壹簫勘風雲

    首先明確不算,因為這個史書沒有記載,另外那是共和執政,除了你所謂的周公還有邵公,說白了就是一個貴族聯合體,而且還有其他諸侯國,承認這個政權嗎?所以根本就不算

  • 7 # 15053348832

    共和,是一個獨立的紀年年號。

    雖然,此時的厲王仍然在世。但是,厲王奔彘,意味著作為周王朝的統續的“王”,已經被廢棄了。而且,有明確承繼的關係的是“共和”。故,在周王朝的歷史上,厲王王年截止於共和元年的先一年。其次年,以共和紀年。共和紀年止於共和十四年,其年厲王崩。次年,宣王紀年開始。

    這一點,是西周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情況,也是中國古代史上獨一無二的一個政治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69集,雪清河出現,拉攏唐三,他其實是比比東的女兒,你怎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