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夜暴富兒孫滿堂

    什麼鬼?張良哪裡離開了?他不一直在朝廷裡效力嗎?你說他不攬權,不惹是非,行事低調,都行。離開?他不曾離開。

    劉邦於漢五年在山東定陶稱帝。漢六年,劉邦封功臣,劉邦給張良的待遇是“自擇齊地三萬戶”(蕭何曹參最終也只是一萬戶左右),這待遇沒的說。張良辭讓說三萬戶不敢當,就把我和皇帝初次見面的地點,留縣賜給我吧。所以被封留侯。

    同年,劉邦第一批封功臣,大家翹首以盼,結果封了二十來個,剩下還沒被封的功臣不安,人心浮動,張良給劉邦提建議先封你的仇人雍齒,諸將看見雍齒這個和劉邦有怨仇的功臣都被封侯了,自己絕不會被皇帝遺忘,所以都安定下來了。

    關於在哪裡建都,張良也出過力。劉邦身邊的很多人都是東部人,建議定都洛陽,但是樓敬提出定都長安。劉邦猶豫,張良出面支援樓敬,講解定都關中的好處,劉邦採納建議,定都長安。

    張良只比劉邦小五歲,西漢建立時他已經快50歲了,因為體弱多病,經常在家裡養病,但是在劉邦建都長安以後他還是有各種政治活動。

    最著名的就是幫助呂后穩定太子劉盈地位的事了。劉邦想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呂后著急,讓自己的大哥呂澤“劫留侯”,然後問計張良。張良給呂后建議把“商山四皓”這個劉邦最仰慕的賢人組合請來輔佐太子,壯大太子的聲勢。

    後來英布謀反,劉邦病重,想讓太子代替自己出徵平叛,呂后對劉邦哭訴說英布是天下聞名的悍將,太子怎麼是他的對手?你的部下一個個都桀驁不馴,太子怎麼壓得住他們?皇帝你雖辛苦,但是為妻兒也要硬撐一下啊。最後劉邦無奈,自己雖然重病纏身,依然決定親征英布。張良此時也病重,但是還是強打精神到劉邦到大營送行,劉邦這個病人看見同樣被疾病折磨的老朋友,感慨萬千,對張良說,我這次親征,讓太子監國,子房雖然身體有病,但是請你強打精神,盡力輔佐太子。然後讓張良行少傅事。

    劉邦成功平定英布,卻在戰場上中箭受傷,回來後自知時日無多,想盡快完成換太子的事,張良勸諫劉邦,劉邦不聽。還是張良建議呂后請來的“商山四皓”起了作用,這四個劉邦仰慕已久的賢人簇擁著劉盈出席典禮,讓劉邦以為太子已得天下的人望,所以放棄了換太子的念頭。

    在這之後,還有張良的記載。張良養病不見起色,於是想學方術修仙,辟穀不吃東西。正逢劉邦去世,呂后去看望張良,勸張良說人生如白駒過隙,先生何必這樣自苦呢?張良不得已,進食。

    張良在呂后執政時期病故,諡文成侯,兒子繼承爵位。

  • 2 # 隨風履霜

    現代人說性格決定命運。而對於漢初的開國功臣們來說,是智慧決定命運。在那個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年代,一時間有多少英雄豪傑在馳騁縱橫。笑到最後,抱得“天下”這個美人歸,或者分得一杯羹的無不是百戰餘生的風雲人物。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風起雲湧之後依舊能笑傲江湖的已經寥寥無幾。能坐看雲起雲落,花謝花開的非有大智慧者不能為。作為漢初三傑之首的張良,最大的智慧不再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而是功成名就後的一句“臣願從赤松子遊”!

    這種智慧的背後在於知人。都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易,自知也是極難,沒有大智慧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的知人和自知的。張良與劉邦相遇之時,劉邦實力還很弱。經過短暫相處,便終身跟定劉邦,一句“沛公殆天授”流傳至今。如果說,赤帝子殺白帝子之說或許是劉邦自編的忽悠和籠絡人心的手段,那麼“沛公殆天授”這句話的背後除了對劉邦才略識見的肯定外,還有一種遙相呼應、互相襯托的作用吧。

    正因為這種對劉邦的深知,所以張良在功成之後毫不猶豫的離開,這更是一種絕大的智慧。當時許多“狡兔死走狗烹”故事還沒有發生。能見事於未萌,這需要多麼長遠和智慧的目光。可以說,在那樣一個時代裡,張良的遠見卓識是無人能出其右的。也許有人會說,劉邦也不是所有的功臣都殺。只能說有些能活下來的人多少都有一些幸運或智慧的成分。看看蕭何年老之時的牢獄之災,樊噲的差點被殺就知道了。說關係之親,功勞之大,又有多少人能和他們比呢?劉邦只要是疑心一起,出手絕對是毫不含糊的。

    張良能有這麼一個良好的結局,不得不讓後人佩服他的智慧!

  • 3 # 卷舒風雲潤天地

    張良在漢朝的建立過程中功勞很大,劉邦對他也很尊敬,可為什麼張良在劉邦稱帝后選擇遠離朝堂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劉邦的出身

    劉邦出身低,打仗、謀略、治國都不是完全自己親力親為,靠的都是手下人。他自己也說過: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縱觀歷史,歷朝歷代開國君主很多,對功臣最狠的是朱元璋。要說出身,朱元璋是最低的。朱元璋、劉邦這類人,即使當皇帝了也不會忘記當年窮苦的時候,對身邊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功勞很大的人猜忌就會更多。也許有人說這話不對,我舉一個反例,秦始皇被稱為暴君,可你聽說過他殺功臣嗎?一個都沒有。相處久了,張良自然知道這一點。

    二、劉邦的試探

    劉邦稱帝要分給張良三萬戶,表面上看是重視張良,其實也有試探的意味。張良出身貴族,曾經刺殺秦始皇,據說得了《太公兵法》,原來是韓王成的重臣,還在鴻門宴救過劉邦,可以說身份、能力都不低,如果不低調,很容易招人怨恨。第二名的曹參一萬零六百戶,蕭何才八千戶,如果張良接受了這三萬戶,比他們多了幾倍,必定會受到其他功臣的敵視,劉邦也會懷疑張良有自己稱王的野心,肯定也在剪除之列。所幸張良料到了,於是極力推辭這三萬戶。

    三、劉邦沒信用

    劉邦沒什麼信用,鴻溝才定了盟約,回頭就開打,雖然是戰略,但確實也是不講信用。封賞時劉邦發明了丹書鐵券給七個異姓王,結果僅僅五個月就反悔了,又花了幾年時間處理了其中六個加上陳豨,留了一個最弱的沒什麼威脅的長沙王做做樣子。張良要是有三萬戶,比所有的侯都多幾倍,基本就算第八個異姓王了,而且比長沙王聰明的多,有可能更早成為剪除的目標。

    劉邦進了咸陽就享樂,雖然聽了張良的規勸回軍營去了,心裡也知道張良是對的,但必定會不爽。誰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反戈一擊,想和這樣的人共富貴是很難的。

    四、劉邦自私不信人

    劉邦逃難時能把親兒子推下車,就說明他自私的心裡只有自己。他把國政委託給蕭何,出征時卻幾次打聽蕭何的動向。劉邦對最早跟著自己忠心耿耿的蕭何尚且不信任,何況別人呢?

    不信任了就不會留情,所以張良完全不要賞賜也不行,劉邦一定會懷疑張良另有圖謀。好在張良看透了這一點,不要三萬戶,也不敢都不要,就要了一個小縣。就這樣了,張良還不是完全安全,為了避禍假託有病,一整年不出門,直到請“商山四皓”幫劉盈穩定了太子位,憑藉呂后的感激,張良才得以善終。而張良死後僅十年,僅有的留侯封國就被剛穩定了政權的漢文帝找理由給廢了。

    歸根到底,張良太聰明、太能幹了,劉邦不可能對他放心,這還不僅僅是”狡兔死,走狗烹”,應該是“敵國破,謀臣必須亡”。綜合以上幾點,張良遠離朝堂不管事,還必須待在劉邦看的到的地方,才算相對最安全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名嵌入式程式設計師如何成長為全棧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