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雨喜雨

    歷史不能簡單的看,宋朝是一個體恤百姓的朝代!一戰成名萬骨枯,古時征戰幾人回,打仗是要死人,同時後方百姓既要提供糧草,又要去打仗,百姓有何利益可言!一個朝代的好壞不是他的戰爭機器都厲害,而是要看他讓他的子民得到了什麼,還是失去了什麼,唯國土論,唯軍事論是有問題的!北宋建國於最黑暗的五代十國時期,幽雲十六州是唐後期失去的,所謂的唐朝對契丹戰爭互有勝負,唐後期契丹更是厲害,不是簡單都少數民族,是經過發展,漢化的少數民族,本來建國就早於宋,軍事也是很強大的,雖然強大,同北宋戰爭是平手的,合約也是平等的,15萬兩算什麼,一年收入大幾千萬上億,而且透過邊貿賺回來,可以節省大量軍費,讓百姓休養生息,當時國家已經經過二百年左右亂世,百姓生不如死,國家也因戰爭大倒退。事實證明,因為宋皇帝的仁心,國家得到了大發展,百姓富裕。

  • 2 # 沂藍書院趙月光

    澶淵之盟基本上是一個平等和平條約,對北宋來說並不是一個失敗的條約。

    和議主要有三條內容:

    一、遼主尊宋帝為兄,宋帝尊蕭太后為叔母。

    二、宋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三、尊重雙方目前的邊界線,雙方不招納降附,不沿邊境增築城寨。

    雙方都做了一些讓步,不可能只達到一方的目的。

    澶淵之盟使遼宋稱為兄弟之國,從此雙方保持和平近百年。

    其實,遼宋關係與後來的金宋關係完全不一樣,遼宋之間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金宋之間的靖康之恥可以說是深仇大恨(所以金宋之間不可能有什麼平等條約)。

    遼宋之間的主要問題是:燕雲十六州。但這個問題也不是宋朝時期產生的,而是以前五代的後晉割讓給遼國的,然後是後周世宗趁著遼國睡王當政時,奪回了瀛、莫二州。

    遼國的要求其實不高,只是要求北宋把瀛、莫二州還給遼國。

    北宋開始的要求還比較高,目的是想完全收復燕雲十六州。經過宋太宗的兩次敗戰,第一次在高粱河大敗,宋太宗差點送命,坐驢車狼狽而回;第二次失敗,損失了大將楊繼業。這時,北宋實際已沒有力量完全收復燕雲十六州了,也不作這個指望了,只要能守住瀛、莫二州就行了。

    澶淵之盟時,遼國大軍已經侵入宋國一千多里(可以說是百年後金國入侵的預演),到達黃河岸邊。雖然北宋軍堅守黃河,並用床子弩射死了遼國統帥,遼國的糧草後路被北宋軍威脅,但雙方在軍事上仍然是均勢。

    宋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只是在邊境交割,並不是派人進貢。實際上這些歲幣相當於瀛、莫二州的稅收,北宋把二州的稅收給了遼國,遼國不再要求歸還瀛、莫二州。當前兩者的邊界是過去後晉、後周的歷史遺留問題,雙方不再糾結就可以了。

    宋給遼歲幣,其實僅佔宋財政收入的幾百分之一,宋真宗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並且北宋的開國皇帝和將領都參與了收復瀛、莫二州,北宋太宗兩次伐遼,理稍虧一些,給遼國一點補償,也說得過去。

  • 3 # 庭州行者

    “澶淵之盟北宋不敗而敗”這個說法,有很大的問題。

    從這句話的字面來分析,先說第一個所謂的“不敗”

    北宋真的沒有失敗嗎?北宋軍事上連連失敗,所以才使得契丹軍隊能夠長驅直入,抵達北宋的腹地。這場戰鬥,宋軍取得的最大勝利,無疑是擊斃遼軍的主帥蕭撻凜。而之所以能擊斃蕭撻凜,倒不是因為宋軍在正面戰場吊打了遼國,而是因為蕭撻凜自己太過於自信,沒有考慮到宋軍有超長射程的弩,所以,這可以算作是冷箭射死的。

    所以,僅從正面戰場而言,遼軍佔盡優勢,絕不可說是宋朝勝利了。

    而簽訂的這個條約,難道真的是“城下之盟”嗎?

    也不見得。遼軍雖然在南侵時攻破不少城池,活捉或者擊殺了北宋不少高階將領,但是他們並沒有直接面對北宋北方邊防軍隊的主力,而是利用遼軍機動性強的優勢避開宋軍主力南下,意圖直接攻擊北宋國都汴梁。

    因此,戰事拖得越久,對遼軍越不利,因為宋朝的北方軍隊還在遼軍身後,一旦遼軍進攻不利,那麼就有可能遭到北宋南北兩個方面的夾擊,彼時,北宋的北方軍隊戰鬥力並不弱,且有 楊延昭等名將統帥。所以,遼軍看似戰果累累,但是實際上是兵行險著,但凡一個失誤,那麼其將萬劫不復,因為遼國的蕭太后和皇帝遼聖宗都在軍中,萬一北宋合圍,那麼遼國的兩位核心人物便很危險。

    而此時,遼軍由於已經深入宋朝境內,連續征戰,且行軍速度極快,兵鋒已衰,而遼國的主將又被射殺(無論是怎麼被射殺的,但結果多少有=對遼軍有影響),遼軍士氣已然低落,進無可進,退無可退 。

    所以說,單純地講誰勝誰負,很難說清,故而所謂“不敗而敗”,也便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當時的遼宋雙方,處於一種實力均衡的態勢。宋朝自雍熙北伐之後,再也無力攻擊遼國,只能在邊境防守;而遼國這次南侵,也沒有敢於和宋朝的主力部隊硬碰硬,而是希望以快制勝,但最終發現並不可行。

    所以說,宋朝簽訂澶淵之盟的目的在於,此時的三冗問題已經初步顯現,如果遼軍日後 南侵,那麼軍費支出將變得空前地巨大,而簽約則能夠減少軍費開支;並且此時西北的党項人李繼遷已成氣候,如果遼國這邊擺不平,那麼日後很可能兩線作戰,如此一來,北宋就會被拖死,所以與遼國議和,可以安心應對西北方面的邊患。

    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的目的在於:其一,此時遼軍已經進無可進,退無可退,如果繼續死撐,大機率被北宋兩線夾擊,雖然遼軍的戰鬥力強,但並不能保證能夠無壓力應對北宋的精銳;其二,戰爭拖得越久,遼國內部的形勢月緊張。因為遼國的兩位統治者都隨軍出征,國內無人主政,而遼軍此時又陷入僵局,皇室遇到困難,遼國國內的貴族與其他部族必定會趁機奪取耶律家族的統治權。所以,遼國為了保證自己國內的安定,選擇簽約。

    而二者共同的考慮則是,兩國誰也吃不掉誰,戰爭必然會曠日持久打下去,這樣的話很容易兩敗俱傷,為了各自國家能夠更好地發展,所以需要和平。

    再說條約的內容,無非以下幾點:一是兩國為兄弟之國,由於宋真宗年長,遼聖宗得尊他一聲“皇兄”;二是北宋每年送給遼國歲幣,絹二十萬,銀十萬;三是在邊境設立榷場,兩國自由貿易;再有就是停戰。

    看似北宋每年都在賠錢,但是透過榷場,北宋民間每年基本上可以透過貿易把送出去的錢賺回來,因為北宋手工業產品是契丹所必需的,契丹必須透過購買獲得;而北宋稀缺的戰馬,契丹又限制出售,對於契丹的其他商品,北宋的需求量並不大,所以,整體而言,北宋在貿易中佔據優勢。

    最後,關於澶淵之盟的利弊,也得分開看。

    有利之處在於,兩國停戰,避免了人員的傷亡,而北宋由於取得了相對寬鬆的外部環境,所以國內文化事業發展繁榮,由此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的又一個巔峰。

    而其弊端在於,使得宋遼兩國缺少威脅,軍事退化嚴重。在澶淵之盟簽訂三十年之內,北宋的北方防線徹底廢了,由於不存在戰爭的可能性,士兵訓練水平降低,軍隊戰鬥力斷崖式下降,且防禦工事破敗,當新興的女真人崛起後,宋遼兩國已經徹底的由於和平而腐爛,最終,短短十三年,兩個東亞的超級大國,被一個女真小部落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忙碌,沒太多時間精力打理,適合養什麼盆景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