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璞

    儒家思想的仁,培養了華人相互仁愛,與人為善的品格;

    儒家思想的義,培養了華人義字當頭,義在利先的觀念;

    儒家思想的禮,培養了華人彬彬有禮的行為意識,成就了中國禮儀之邦的美名;

    儒家思想的智,培養了華人崇尚智慧,注重經驗的傳統;

    儒家思想的信,培養了華人無信不立,童叟無欺的風俗。

    儒家思想的忠,培養華人忠於國家、精忠報國的信念;

    儒家思想的孝,培養了華人孝敬父母、親愛家人的家風;

    儒家思想的溫良恭儉讓,培養了華人溫和、善良、恭敬、勤儉、不爭的民族性格;

    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讓華人不極端,不偏激,追求做人做事不過分,適可而止;

    儒家思想的忠恕之道,讓華人凡事要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應該唯我獨尊;

    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讓華人能夠包容任何不同的思想、觀點、文化、民族、宗教、風俗,推崇教化的作用,而不是透過武力來強迫。

  • 2 # 紫天雲

    儒家思想,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誠等為價值理念,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提倡教化和仁政,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富於入世理想與人道主義精神。

    儒家思想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孔子、孟子,到程顥、程頤、朱熹,再到陸九淵、王陽明,一直到五四運動前後出現的現當代新儒學思潮,處處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巨大影響力。今天,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儒學就是國學(傳統文化)的代名詞,儒學就是國學的核心與主體。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這一價值取向,鮮明的塑造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社會文化心理人格,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人在內的主流思想。

    01 仁者愛人

    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論話·顏淵》)。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論語》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這種仁愛,也就是明代大儒王陽明所說的“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在《傳習錄》中這樣說道:“夫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凡有血氣,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也就是說,聖人之心,視天地萬物為一體,在聖人眼中,芸芸眾生沒有什麼內外之分、遠近之別,眾人都是他的兄弟、子女那樣的至親,希望他們全都平安無事、頤養天年,並且能夠加以教化、養育,以順遂聖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德、宏願。這裡,王陽明所闡發的,正是具有博大仁愛道德理想的“聖人”,當然也是泛愛黎民蒼生的“仁者”。

    02 仁者孝悌

    《論語》雲:“孝弟(弟通“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裡,子女對於父母的愛,稱為“孝”;兄弟之間,哥哥對弟弟要關愛,弟弟對哥哥要尊重,這叫“兄友弟恭”。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儒家的仁愛精神,就是從對父母的孝開始,延伸到對兄弟的悌,對朋友的信,以至於對天下眾人廣泛的愛,所以說,孝悌,是“仁”德的根本所在,如果連基本的孝悌都做不到,又何以稱得上“仁”呢?

    03 仁者忠恕

    《論語》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由此看來,如何實行仁,在於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所以說,忠恕之道同時就是仁道,行忠恕就是行仁道。

    04 仁者取“義”

    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為。如《孟子》所云:“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種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價值取向,正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崇高道德精神品格的集中體現。

  • 3 # 草民879

    甭再扯有什麼影響了。自從人類進入近代工業文明的歷史時期,以儒治國就是死路一條。儒學中沒有滋生近代工業文明的一寸土壤,也沒有自由、民主、科學的生存空間。

    在那個不長的時代,儒學曾經被連根拔起,掃地出門,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政黨的意識形態體系,華人的精神面貌為之煥然一新。

    近幾十年,儒學沉渣泛起、死灰復燃,在一片道德與情懷的鼓譟聲中,世風日下、道德淪喪……

    以中為師一千多年的日本,在鴉片戰爭爆發後,毅然摒棄以儒學為根基的中華農耕文明,張開雙臂擁抱西方近代工業文明——這就是為什麼“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大功告成,而同時期的“師夷制夷”、“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前功盡棄的根本原因。

    西方的科學不可能用來維護儒家文明,相反,必將削弱這一文明。——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的觀點正確而深刻。

    殷鑑不遠,好自為之。

  • 4 # 國內ERP專題

    儒家思想對中國的文化影響最深

    真正將儒家思想推行的時代是漢武帝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之前的先秦時代雖然有孔在不斷的遊說恢復禮治,但沒有成功,因為單純的禮治已經不符合當時社會的發展了。孔子宣揚的個人修養而言,調強“仁”,孟子強調義。所以先秦時代的儒家思想只能在民間產生一定影響力。需家思想對個人的修為。總體的範疇包括:仁、義、禮、智、信

    形成了“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義,可以產生利,但是要以義為前提,只要符合義的要求,就可以追求利,甚至可以將這條原則上升為治國理政的根本要義。

    漢武帝時為什麼:“罷黜百家,獨儒術”,為什麼就適合做統治思想?因為儒家是維護君主制度的。這倒是跟法家一樣。但法家的維護不講道理,其手段則無非絕對權威、陰謀詭計和嚴刑峻法(法家稱之為勢、術、法)。所以,法家之道為霸道,法家之政為苛政,法家之製為專制,法家之治為刑治。結果怎麼樣呢?秦帝國二世而亡。儒家則不同,道為王道,政為仁政,製為禮制,治為德治。

    也就是說,儒家維護君主制度是講道理的,也有人情味。這樣的統治,人民能夠接受。人民能接受,政權就穩固。君主和人民都滿意,就雙贏。何況儒家學說有著深厚的根基,這就是小農經濟、宗法社會和禮樂傳統。從這個角度看,儒學成為國家意識形態幾乎是不可避免和無法替代的。所以,法家規範的是人民的行為,儒家則是從思想上建立規則。常講的:“誅心”。

    所以,千百年來,華人民一直是在儒家思想薰陶下生活。包括後續的科舉考試也必須是四書五經裡的內容和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在陽臺種月季,我該挑選什麼樣的月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