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偉觀察

    作為一個金融工作人員,對銀行存款增幅放緩或下降問題了解得比較深透,也有專門的研究。現在將我個人分析的意見發來與大家分享。

    商業銀行存款增長放緩並不是偶然的,是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一種必然結果。就目前而言,導致商業銀行存款增長放緩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其一,銀行存款下降和存款搬家將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也將是未來銀行存款增長的一種新常態, 因為網際網路等新興金融組織的出現,對銀行金融機構傳統儲蓄理念及存款習慣等都產生了較大沖擊,極大地分流了居民手頭的資金。尤其,近年投資理財產品多元化,理財產品不斷創新,也對居民手頭的資金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大量居民儲蓄存款轉化為理財產品,產生存款搬家現象。而且,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將大量居民的投資和剩餘的財富吸引到了樓市領域,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居民儲蓄存款,這也是居民儲蓄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尤其,隨著貨幣政策趨緊、金融監管趨嚴,受資管新規等一系列監管政策影響,商業銀行表外轉表內、非標轉標不斷加快,表內信貸佔比進一步上升,負債端壓力逐步顯現,銀行金融機構存款增長壓力加大,這是這個經濟時代變化所帶來的必然產物。

    其二,中國銀行機構長期實行的負利率政策已讓民眾深深感觸到存入銀行的資金在不斷縮水,隨著投資理財渠道增多和投資理財意識覺醒,民眾已心生“奮起反抗”之意,決心將存入銀行的存款加入到能夠確保自身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領域。據相關資料,近20年來,中國房價翻了好幾番,各種大宗商品的物價水平也漲了若干倍。尤其中國的M2總量從1998年的104498.5億元增長到2017年底的167.68萬億元,再到2018年7月增加到177.62萬億元,M2翻了近17倍,可見通貨膨脹之高;而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增長幅度以一年期為例,1998年銀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78%,而2017年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依然只有1.5%,這與M2增長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存款利率不僅沒有提高,反面下降了,這與實際物價水平上漲指數嚴重不符,導致民眾到銀行存款嚴重貶值。銀行這樣低利率的存款,根本無法趕上物價上漲指數,老百姓存款越多,財富縮水越大,銀行存款實質上是對民眾財富的無情剝奪。在這樣一種負利率政策背景下,又怎能讓銀行存款對民眾產生吸引力呢?現在銀行之所以還有這麼多的存款總量,主要是一些民眾為了防止養老、生病、買房和上學而不得不儲備的,其實老百姓也打心眼裡不想到銀行存款。

    其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去產能化,淘汰殭屍企業及金融去槓桿,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銀行存款的增長。截止2018年4月底,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規模較大,已逾250萬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達126.16萬億元。顯然,目前中國銀行業槓桿率較高,需要有一個降信用、降槓桿的過程,存款增幅下降和存款搬家有助於銀行加快經營戰略轉型,不再迷戀高擴張經營行為,催促銀行加速調整和最佳化信貸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將資金投向重點領域,並不提高信貸資產執行質量,把提高信貸資金經營效益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這樣降槓桿的結果也對商業銀行經營擴張尤其是派生存款的增長產生了較大的負面衝擊。

    其四,隨著社會保障機制逐步完善,有效推動了居民消費意識的變化,促使了民眾新的消費理念的形成,使民眾對消費升級與超前消費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用於消費支出尤其是高檔消費支出的資金呈逐年上升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居民的儲蓄存款。

  • 2 # 七步知財

    銀行存款不僅是增幅放緩,更多的情況是開始下滑,其中有諸多因素影響著:

    1、經過多輪降息,其實銀行存款的利息已經非常低,先不說活期存款,就連定期存款年化收益也幾乎沒有3%,只有年限較久的定期存款利息才能稍微高一些。在反觀一下透過膨脹,如果一味的把錢全部存在銀行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貶值,證明銀行存款吸引力不斷下降。

    2、因為銀行存款趕不上通貨膨脹,所以很多人會將財富轉移,也就是把錢拿去投資,不限於實業和金融投資,投資理財已經成為居民的必修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資金的保值增值。

    3、從“延遲消費”到“超前消費”。以前的人們喜歡儲蓄,把錢存起來,等到未來的某個時候用來消費,可以用來應急,也可以為了買下高額的物品進行積累的過程。但是因為金融的發展,為超前消費提供了便利和低成本,很多人不僅把存在銀行的錢花了,還不未來的錢使用出去,個人銀行儲蓄肯定是要降下來的。

    4、現在的生活支出結構與過去有所不同,隨著房價一直高企,加上養老、教育、醫療等費用增多,人們生活剛性支出壓力加大,不僅不會有大量存款,反而負債累累。特別是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主,一個房子就能壓垮一個家庭。

    銀行存款增幅放緩的原因有非常多,以上4點是比較典型的因素,銀行存款增幅放緩甚至下滑都不是壞事,是這個時代發展的一面罷了。

  • 3 # 春風旭日5O4s

    存款增幅降低應是中國今後較長時期的一個常態化。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先從存款增幅降低原因來分析一下:

    一是人們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年輕一代不再像上一代窮怕了,沒有存款沒有安全感,更不會超前消費。現在超前消費者應在增多,並且應呈上升趨勢。

    二是投資多元化了。過去投資渠道單一,老百姓只有把錢存銀行獲利息收入。現在股票、股權、期貨、信託等理財產品眾多。自然分散了存款。

    三是存款(貨幣)財富增長放緩。過去GDP都是10%以上,少的也有7、8%,現降到了6%左右。GDP的增長速度己降低,且是一個長期趨勢。

    四是房價上漲,房子做為剛需品,老百姓的主要資金都投入到了房子上面,存款下降是自然的。

    五是股市池子擴容在加速。再加上房地產行業資金沉澱在加大。這兩個大池子基本上就消滅全國的存款80%以上。這是一個趨勢。

    六是利率下調,利息收入越來越少,嚴重的影響存款。

    六是全世界投資的大門己開啟。移民投資、留學、對外投資、比特幣的交易等都將國內財富向外轉移。存款下降。

    總之,存款增幅放緩將是一個常態。

  • 4 # 財思思

    居民存款增速放緩,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未來這種現象仍然會繼續存在。

    中國居民大部分的財富都聚集在哪?在房地產。華人對買房這件事上,充滿執念,一套不夠,接著買兩套、三套。房地產儲存了大多數居民的財富,尤其是近幾年房價不斷上漲,不少人看好房產是財富增值保值的方式,因而,一有閒錢,會存在銀行嗎?未必,先研究研究哪個盤入手。

    隨著居民的理財意識增強,理財產品也分流了大部分存款,。面對如今不斷上漲的物價,通貨膨脹已經成為了事實,錢存在銀行,只有活期或定期利息,怎麼樣讓錢增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選擇。加上現在投資多元化,網際網路金融崛起,不少年輕人喜歡某寶類理財,買買基金或炒炒股,另外還有信託、私募基金對銀行存款虎視眈眈,因而有閒錢,放在銀行裡不是首選了。

    還有一個因素是消費更全球化,中國每人每年有5萬美元外匯額度,像子女出國留學,買境外保險、出國消費旅遊等,也分流一部分存款。以前銀行是躺著賺錢的時代,現在銀行依舊還是躺著賺錢的時代,只不過賺得少些,面對各種各樣的衝擊,傳統銀行也是需要做過改革的,畢竟每個季度末拉存款的任務依舊很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桂花樹不嫁接不會開花嗎,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