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脈通
-
2 # 驚龍軒
藝術家似乎很擅長將生活中的醜用美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學畫的朋友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外面寫生時,總喜歡找些殘垣斷壁之類的物件來畫,那些整齊排列的高樓大廈是很難入藝術家的“法眼”的。找模特也喜歡找那些結構和服飾很有特點的人,如果沒啥特點,再漂亮也激發不了藝術家的創作興致。
但是,藝術家並非天生就對生活中的“醜”情有獨鍾。有一些表現醜的藝術甚至在古代還很受排斥。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觀點更為偏激:“如果哪位詩人一定要表現醜,那我就會毫不留情地將他驅逐出去!”可見用藝術的美去表現現實生活中的醜,並非一開始就受人待見的。
在很長時期內,人們對醜的審美特性的研究始終是一個薄弱環節,醜多是被作為美的反面或陪襯,在研究美的本質時也是一筆帶過。總之,生活中的醜在藝術表現中很難登上大雅之堂。
毫無疑問,大眾對於那些表現生活美的藝術一定是更為青睞的。諸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安格爾的《泉》等經典作品,大多是藝術地再現了生活中的美。但是,這並非是藝術美的全部內涵。
藝術美應該是藝術家對現實世界的審美反映和審美創造凝聚,並透過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在涉及藝術美時,不能僅僅侷限於再現生活中美好事物,而不顧及現實中醜惡的東西。
藝術有著極大的相容性,它既包含了對自然美和現實美最真切的關照和美化,又包含了對生活醜的透視剝露和審美轉化。雖世有醜物,但用藝術的手法表現,可使醜以特殊方式被接受。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體會藝術美的獨特魅力。
什麼是“美”?美的東西留給人的印象應該是優雅、善良、完整的。但是現實生活中並非都是美的存在,總會有很多事物都是殘缺和不和諧的。
我們畫畫時總是強調比例要準確,在美學理論中,也常以比例作為身體之美的基礎。如果比例失調了,無疑會破壞審美平衡,產生了殘缺或失衡感,一般就會被視之為醜。
如何將現實生活中的醜轉化為藝術美?這是藝術理論研究中一直在探討的話題。
從希臘時期的鬼神形象、超自然主義的怪異生物、十七世紀的現實主義和諷刺漫畫極度誇張的形態等等藝術品,其實都是藝術家對"醜"的主觀表現,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現實生活中的“醜”轉化為藝術美的方法。
藝術大師羅丹有一幅代表作《歐米哀爾》,塑造的就是一個年老色衰的妓女形象。曾經的風華不再,變成這樣一個乾枯、瘦弱、難看的老女人,佝僂的駝背,枯癟的乳房,滿是皺褶的肚皮,形體之“醜”無以復加。
面對這樣一位現實生活中“醜”的物件,羅丹強調的是藝術要以真為美。正是透過羅丹真實地、藝術地描繪出這樣一位老妓女的形象,這件作品才能被譽為“醜得如此精美”,並被奉為經典之作。
總之,藝術美麗是離不開真實的,要把生活改造成藝術美,並不是要改造生活醜的性質,而是要把醜描繪得逼真傳神。
-
3 # 南河以北
藝術家就是把普通的普遍生存的草木搬運到荒蕪之地,美與醜,是審美相對而言的,在農家普遍被燒柴的樹根,在根雕藝術家眼裡或許就是美不可言的作品,在亂石堆裡,奇石收藏家就鍾愛奇醜無比的東西,丑角演員就專門鑽研醜的角色。綜言:美與醜,是審美欣賞的不同而已,在藝術家眼裡,兩者可統一可調換。
-
4 # 黃智637
現實生活中有美的事物,也有醜的事物。人們對美的事物總是喜歡和讚美,而對醜的事物都是討厭和批判。藝術家對生活醜的事物,進行分析、整理、加工,然後創作出具有藝術美的作品。有藝術美,也就有藝術醜,藝術美不是生活中的美,藝術醜也不是生活中醜。
一、生活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醜陋的事物。 藝術家是創造藝術美,併為人們提供了審美享受。生活中醜陋的事物是客觀現實,經過藝術家的藝術加工,轉化成藝術美的作品,是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從而使人們認識到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具有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二、藝術中化醜為美,透過藝術的典型化,從藝術效果看已成藝術形象的美。藝術醜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透過典型化的描繪,更加揭露醜的本質,這種揭露在藝術效果上是一種審美理想。藝術中的醜是藝術家從醜的角度來直接反映襯托美的形式。
三、藝術中的醜是藝術家運用打扮醜陋的外形,表現出滑稽的藝術形象美。在藝術中以醜為美,透過美與醜對照,使美更突出,更有感人的藝術形象性的美感。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社會生活,藝術醜來源於生活中醜的事物,是現實生活中美醜的形態在人們心中的心靈感應,是藝術家創作勞動的豐碩成果。
-
5 # 藝術狂人2
生活中的醜,為什麼會轉化成藝術中的美?
西方美術史上,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新古典主義畫派,巴洛克畫派,創作宗旨就是美化生活,達到理想美的境界
古典油畫流派,美化生活,達到理想美境界,如安格爾的油畫藝術,追求崇高的精神性,產生一種近乎潔癖的固執,追求潔淨無暇的境界,如安格爾畫筆下的女人體,過濾掉感官的煽動,追求一貫優雅和崇高精神。
新古典主義雕塑家卡諾瓦的人體雕塑,如同安格爾的古典藝術,追求古典優雅含蓄之美,使雕琢的人體變得輕盈細膩,把令人悸動的感官顫動收斂在古典形式美中。
新古典藝術,追求對古典世界的一廂情願的渴慕和嚮往,把現實提升美化為古典的理想。
但是,現實並不是理想,現實中充滿人性憤怒,焦慮,嘲諷,危機,悲劇
古典藝術一貫的優雅理想美,離世俗生活太遠,不食人間煙火氣,無法面對現實世界多變的風貌
古典藝術,面對真實人生變得綁手綁腳,動彈不得。
歐洲社會,19世紀經歷改革,社會風氣雲湧的革命狂潮,工業革命帶動生活節奏快速發展,表達美感的新古典主義淹沒在浪漫主義思潮中。
而真正反映生活的油畫流派,是現實主義畫派,俄羅斯巡迴畫派
畫家格列柯,維米爾,卡拉瓦喬,庫爾貝,米勒,戈雅的創作,是真實表達生活,不加粉飾。
卡拉瓦喬,繪畫創作時表達人性的貪婪,殘酷,市井生活,肉體的墮落腐爛,青春的虛空,豐饒果實上蟲蛀腐爛的斑點。
畫面米勒,專畫農民題材,如播種的農民,晚鐘下虔誠祈禱的農民,如彎腰拾穗的農村婦女
米勒的油畫,不僅僅反映農民艱苦,勤勞的生活,彰顯土地勞動的意義,如彎腰拾穗婦女,在米勒畫筆下,化作莊嚴的雕塑,是大地永恆不朽的標誌
畫家米勒用畫筆,歌頌自然,歌頌土地,歌頌農業,歌頌勞動樸實勤儉的生活,雖然不及古典油畫藝術的優雅,崇高,聖潔,但是卻是生活中平凡的美麗,毫無矯揉造作的真實的美麗
回答完畢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從兩方面來理解和回答。
第二,藝術上的角度來講,不會因為它描繪的客觀事物的美和醜來決定這個藝術是否是美的。我們平時講批判社會醜陋表現的新聞是好新聞,那麼藝術也是一樣的。當他在以批判形式表達社會中的醜的時候,成為美的藝術就成為可能。
所以有人說,那人長得不怎麼樣,但心底善良對周圍的人和實物都充滿了善意,心靈美充滿正能量。那麼藝術在表現社會中的醜的時候,只要它是充滿正能量的,那麼它就能從社會中的醜提取到藝術的美。